國際化的先行者
位置:
雜志
中化的國際化探索 ????《財富》(中文版)問:目前,中化的國際化處于什么階段? ????劉德樹答:作為從貿易公司轉型而來的企業,中化走向國際化,可以追溯到改革開放起始的時候。但是,那時僅停留在國際貿易層面。真正的國際化應該是利用全球資源、市場、人才等要素,進行多方位的組合運作,從而使企業獲得快速發展。如果把國際化作為一個過程來看,中化已經是一個國際化企業,但如果從對全球資源、市場等要素的利用程度來看,包括中化在內的眾多中國企業與西方跨國公司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國際化還處于初級階段。 ????問:中化國際化的經驗是什么? ????答:我們有兩點很深的體會。首先,國際化要與公司戰略需求緊密結合,就是說要非常清楚企業國際化的目的是什么。對于中化來講,我們把國際化作為獲取發展資源、增強競爭優勢的手段,不是為國際化而國際化。其次,要具備國際化的管理水平。可以說,管理能力是國際化的基礎。管理如果跟不上,即使企業從國際市場上得到資源、品牌、技術,也不會得到預期的回報。 ????管理能力體現在三方面。一是企業的經營理念。中化的經營理念是創造價值,回報社會和員工,這也是全世界企業共同遵循的。二是要有很好的企業文化。中化主張開放、包容和多元化的企業文化,倡導“做人:誠信、合作、善于學習;做事:認真、創新、追求卓越”的價值觀。三是建立一體化的管理制度和流程,包括戰略、財務、風險、人力資源等方面。企業的管理要追求高效率、低成本。有人說,管理制度越多越好,系統越全越好。我覺得,多與少,全與不全,關鍵看效果。在保證效果的基礎上,制度體系越簡單越好,員工越容易掌握。 ????問:如果在國外項目中多使用當地人才,你們怎么管理? ????答:要有一套很好的預算管理和質詢制度。制定預算的過程要體現公司戰略目標和股東要求,這也是溝通和達成共識的過程。之后,公司進行跟蹤評價和過程管理,定期溝通其戰略推進和預算完成進度,同時不斷傳達各種信息,讓海外企業更明確總部的意圖。另外,我們也會加強培訓,讓國外員工知道中化的具體要求是什么。許多沖突,往往是由于總部發出的信號和要求不明確,或者是發現問題卻沒有及時溝通和糾正。 ????當然,文化沖突是難免的,差異客觀存在,但“存小異求大同”,這個“大同”就是要為企業創造價值。國際化一定需要開放和包容的心態。 ????問:目前看,中化的國際化為公司帶來了什么價值? ????答:中化在國際化過程中,首先獲取了許多海外資源,如石油、橡膠等。其次,通過遍布海內外的采購體系和營銷網絡,提高了公司的營運效率。第三,國際化越來越成為我們獲取戰略性資產的重要手段,我們的產品、技術、渠道等很多是通過國際化經營得到的。此外,我們在香港、新加坡等地擁有幾家海外上市公司,這種資本的國際化有助于優化公司的治理結構,提升管理水平。 ????應該說,國際化經營增強了公司的實力,反過來也擴大了中化在國內的影響,提升了我們的產業地位。我們的石油、化肥、農藥、種子等業務在國家相關行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從數據來看,可以說國際化是中化實現戰略轉型的重要途徑。比如,1999年中化集團的資產規模還很小,只有不到400億元;如今的資產規模已經達到1,700多億元,變化非常大。 ????問:今后,中化的國際化之路如何走? ????答:我們走國際化的道路堅定不移,這是唯一的選擇。中化的國際化有先發優勢,我們會繼續圍繞能源、農業、化工等主業,采取并購、合作等多種途徑,繼續從全球市場獲取我們需要的資源、技術、人才等關鍵要素,促進公司發展。正如我所說的,中化的國際化只是一個開始,我們的路還很長,必須持之以恒,最終把中化打造成一家受人尊敬的具有全球地位的偉大公司。 相關稿件
|
500強情報中心
|
深入財富中文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