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喬布斯的圖書
????在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叱美國商界的 30 年間,流傳很多關于他精辟、尖銳和值得引用的說法,其中我最喜歡的一句出自蘋果公司早期的一位職員:“他本來能成為一位出色的法國國王。”但即使是路易十四也會嫉妒他,因為有兩代的記者寫了大量關于他的文字,試圖向人們展示史蒂夫國王的真實生活。 ????我承認自己并未全部閱讀書桌上擺放的 21 本關于喬布斯的大作。它們占據了我書桌的大部分空間,幾乎讓我沒地方擺放自己的蘋果產品了:24 英寸、2.93GHz 的 iMac 電腦,120G 的 iPod 播放器,iPhone 3G 手機,以及我備用的 Mac Mini 蘋果電腦。(我還弄到了蘋果電視的登錄許可,這似乎是非常必要的。)時間不夠固然是一個原因,但還有一個因素,我稱之為“莫瑞茨因素”:比如其中一本蘋果傳記的第 177 頁可能是另一本第 252 頁的重寫,后者是對第三本第 69 頁的轉述,而這第三本中的相關文字則出自記者邁克爾·莫瑞茨(Michael Moritz)的《小王國》(The Little Kingdom)。就拿有關他能夠成為法國國王的說法來說吧,它就跟 YouYube 網站上的病毒視頻一樣在有關喬布斯的傳記中傳播。 ????20 世紀 80 年代初,喬布斯給予莫瑞茨幾乎不受限制地接近其生活及蘋果公司所有方面的自由。這一經歷產生了兩個后果:一本很不錯的傳記,以及喬布斯決定向之后的記者關閉接近他的大門。(他偶爾也會有例外,但巧合得不可思議的是,這些例外的接觸幾乎都與新產品的推出時機非常接近。) ????盡管《小王國》相當出色,但自 1984 年出版以來已過去了 25 年的時間,其間發生了眾多事件,如喬布斯被逐出公司后又意外重返、iPod 和 iPhone 推出、懸浮式玻璃樓梯問世,以及喬布斯身患重病。(也許正因為如此,莫瑞茨才決定在去年 11 月重新發行該書;更多詳情參見下文。)盡管關于蘋果和喬布斯的一些新近之作高度借鑒了《小王國》,甚至有些抄襲過頭,但其中幾位作者還是給我們帶來了不錯的著作,大大深化了我們對喬布斯殿下的了解。 ????這些書可以分為三種類型。第一種類型主要描述 Macintosh,(簡稱 Mac 機)或其他科技成果的誕生過程,這當中的英雄是“天才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 Genius)。第二種類型主要圍繞 20 世紀 90 年代蘋果公司的業績下滑和喬布斯的出走展開,專注于他所謂的性格缺陷,這一類型的著作定義了一個“討厭鬼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 Creep)。第三種類型主要關注他重返蘋果公司的情況及之后 iPod 和 iPhone 的開發情況(但它們很少不提及他那麻煩的個性),因此主要描寫了一個“討厭的天才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 Creepy Genius)。 ????第一種類型的兩個最佳例子是斯蒂芬·列維(Steven Levy)的兩本書,它們刻畫的都是天才版本的喬布斯:第一本是 1994 年的《瘋狂地卓越》(Insanely Great),關于 Mac 機的演進過程;第二本是 12 年后推出的《完美之物》(The Perfect Thing),關于 iPod 的開發情況。列維曾在《商業周刊》(Newsweek)長期擔任科技方面的專家,現服務于《連線》雜志(Wired)。他在這兩本書中采用的寫作手法是不涉及喬布斯的私人生活,并且對其職業劣行也僅作輕描淡寫的描述,而專注于他的商業才能。列維在兩本書的寫作過程中都得到了喬布斯的合作,這種寫作手法顯然功不可沒,使得作品與喬布斯之間具有一種心照不宣的親近感。在這方面,莫瑞茨之后的大多數其他傳記作者都無法企及。 ????在天才類型的傳記中還有一些后起之作,如利安德·卡尼(Leander Kahney)的《撬開蘋果》(Inside Steve's Brain,2008 年出版),它們都無一例外地提到喬布斯的性格問題。“這是我在蘋果公司迄今看到的證明三位數智商的第一個證據。”卡尼寫道。興奮的喬布斯先生對 OS X 開發團隊就是這么講的。但是《撬開蘋果》更傾向于關注喬布斯好的方面,包括他極度專注細節(卡尼講述喬布斯如何指派一個設計小組花費 6 個月時間對 OS X“滾動條精益求精”),以及他不可動搖的信念:客戶調查會扼殺創新。據卡尼描述,喬布斯認為客戶完全不了解自己想要什么。 相關稿件
|
500強情報中心
|
深入財富中文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