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開上電動車
????電動汽車就是解決的辦法之一。它們排放的溫室氣體比燃燒汽油的汽車要少得多,而且燃料成本也更低,即便油價低廉時也是如此。這是因為電動引擎比內燃引擎效率更高,大規模生產能源(如煤電或核電)的浪費程度,也低于小規模生產能源(如在內燃引擎中燃燒汽油)。 ????以上的概念用數字來反映大致如此:假設你每年駕車 12,000 英里,汽油價格為每加侖 2 美元,電費為每千瓦 12 美分─美國大部分地區的電費大致都是這個價格,那么一輛每加侖油行駛 20 英里的汽油驅動汽車─比如雪佛蘭 Impala 或者寶馬 X3─每年用油的成本為 1,200 美元,排放二氧化碳 6.6 噸。給這些車裝上電動馬達后,年燃料成本可降至 400 美元,尾氣排放量也減少到 1.5 噸左右。 ????問題主要在于,電動汽車的生產成本太高,其中最昂貴的就是電池。一個安全可靠、經久耐用、充電快速的汽車電池,生產工藝復雜,成本高昂。比亞迪公司宣稱,它已經在磷酸鋰鐵離子技術方面取得了突破,但它是否真的能行,誰也說不好。 ????懷疑者認為,比亞迪不可能生產出既在功率上超出競爭對手、成本又相對低廉的電池產品。美國能源部購買了一輛 F3DM 轎車,以便拆下車上的電池進行研究。密切關注該公司的野村證券公司(Nomura Securities)新加坡分部分析師奇特拉·戈帕爾(Chitra Gopal)說,比亞迪正在研發“全新的技術,但它在規模化和低成本生產這種電池方面的能力尚不得而知”。電動汽車網站“電動車世界”(EV World)創辦人兼總編輯威廉·摩爾(William Moore)說:“他們必須讓大家相信,他們銷售的汽車可靠、耐用,質量一流。” ????就連欣賞比亞迪公司的人也說,它生產的汽車從內飾到外觀都遠非完美。“他們的汽車遠遠趕不上豐田汽車,這不可否認。”索科爾承認。比亞迪目前向非洲、南美和中東出口靠汽油驅動的汽車,但他們的競爭優勢是售價而非質量。 ????比亞迪推出的第一輛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叫做雙模式汽車,主要靠電力推動,同時備有一臺內燃式引擎。兩款全電動汽車─E3 和 E6 型─今年晚些時候也將問世,首先在中國銷售,主要賣給團體用戶:政府機關、郵政部門、公用事業單位和出租汽車公司,這些用戶都將建立快速充電中心。歐洲由于油價居高不下,最有望成為比亞迪電動汽車的出口市場。王傳福在去年與一家荷蘭汽車經銷集團 Autobinck 簽訂了協議,由后者在荷蘭及五個東歐國家分銷比亞迪的汽車。
????比亞迪公司尚未決定是否進軍美國市場,因為在美國使用電動汽車不像在歐洲那么劃算。已經進入比亞迪董事會的索科爾說,該公司不如成為全球汽車制造企業的電池供應商。不過,仍然有一些美國人急于同比亞迪做生意。《財富》雜志記者采訪比亞迪的第二天,美國俄勒岡州州長泰德·庫隆戈斯基(Ted Kulongoski)專程來此試開電動汽車,并且敦促該公司通過波特蘭港進口。與此同時,比亞迪的研究人員正在開展下一個大項目,他們稱之為“家庭清潔動力方案”,大體內容是開發一組屋頂太陽能光伏打板,內置儲存電力的電池,以備沒有太陽時使用,所有的組件全部由比亞迪自行生產。“太陽能取之不盡。”王傳福說。“一旦改進了技術,我們就能降低成本。”同時,他還集中精力提高管理隊伍的能力,以推動公司發展。“好的一面是,他今年才 42 歲。”索科爾說。“不好的一面是,他目前顯然是公司的大腦和驅動力。他必須加快管理隊伍建設的速度,我覺得他也明白這一點。”去年冬天,輪到索科爾帶王傳福走訪美國了。他倆從底特律動身─比亞迪汽車在那里舉辦的北美汽車展上引起了轟動,到西海岸結束─王傳福在那里第一次見到了查理·芒格。途中,他倆還在奧馬哈稍作盤桓。 ????“比亞迪是怎么發展得這么快的?”巴菲特通過譯員問王傳福。“我們公司依靠的是專有技術。”王傳福回答。像往常一樣,巴菲特對技術問題小心謹慎,他問比亞迪如何保持領先地位。“我們從不停下腳步。”王傳福答。 ????巴菲特也許不懂電池或汽車,更不懂漢語。不過,開汽車是用不翻譯的。 ????譯者:夏蓓潔 相關稿件
|
500強情報中心
|
深入財富中文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