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景象
????不過,現在還為時過早。如果網絡公司的倒閉可以給我們一些啟示的話,那就是情況可能變得很糟糕。例如,2001 年,當破產的客戶在拍賣行出售包括 Sun 服務器在內的資產時,Sun 公司(Sun Microsystems)陷入了困境。當幸存下來的公司決定最好購買二手設備時,Sun 公司的客戶又流失了一大批。這種情況很可能會再次上演。 ????當被問及如何看待華爾街目前的困境時,銷售額達 130 億美元的磁盤驅動器和服務器生產商希捷公司(Seagate)的 CEO 比爾·沃特金斯(Bill Watkins)語帶雙關地反問道:“你能讓他們也別做空我的股票嗎?”但是,從更深層次來考慮,他顯然擔心出現灰色市場。“我們的企業業務中有 15% 到 20% 是銷往華爾街的,”他說。“我們擔心的問題是,大家是否準備開始出售他們的資產。好消息是,還有大量交易產生。所有這些數據必須存儲起來,而且還要備份、保存。” ????向食物鏈的下游探尋,情況會變得更加糟糕。新興的公司或者那些使用尚處於試驗階段的技術的公司很可能會被視為無足輕重。資歷更久但投資不足的私營公司也有可能陷入真正的麻煩。首次公募的窗口已經關閉了一段時間,而且華爾街的動蕩意味它在近期內還不會開放。由於公共市場“出口”極度缺乏,導致那些處於發展末期的風險資本公司真正陷入了絕境,而且老牌的私營公司背負了巨額債務。(如果你開辦的是一家成立不久的服務器中心,那就請上帝保佑你吧。)“處在發展末期、支出率極高,而產品又主要銷往美國市場的公司所面臨的局面最糟糕。”舊金山 Crosslink Capital 公司總合伙人彼得·里普(Peter Rip)說。“那的確是情況非常糟糕的領域,而且對這些公司來說,貸款成本相當高。”Crosslink Capital 管理一家風險投資公司和一家對沖基金。處在發展初期的風險資本公司的情況可能會好一些,但鑒於末期的資金已經枯竭,因此它們不得不更長時間地依賴手中的投資,并且從中壓榨出更多利潤。同樣,由於天使投資人發現自己的財富開始縮水,因此他們不可能再為眾多的新興公司投資。簡而言之,所有人都會變得更保守。 ????最近,替代能源一直是沙山路(硅谷風投公司集中之地─譯注)上最熱門的行業。由於這些公司要求巨額基礎設施投資,因此人們自然而然地會想象環保技術的泡沫正在破裂。但是,外部因素在這里發揮了作用。“清潔技術不僅值得擁有,而且還是必需做的工作。”全美風險投資協會(National Venture Capital Association)會長馬克·希森(Mark Heesen)說。“政府要求推廣它。消費者愿意花更多的錢構建更美好的世界。” ????而且,就目前來看,投資人也持同樣的態度。就在雷曼兄弟公司(Lehman)倒閉的時候,太陽能公司 SolarReserve 宣布,公司已從花旗集團(Citigroup)、瑞信(Credit Suisse)等公司籌集到了 1.4 億美元資金。高盛(Goldman Sachs)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它們都是大型綠色投資者─向銀行控股公司的轉變顯然不會改變它們的環境戰略。“就我們的再生能源投資業務而言,不會有任何變化。”高盛公司發言人邁克爾 ·杜瓦里(Michael DuVally)說。 ????不過,據新能源金融公司(New Energy Finance)研究北美市場的負責人伊桑·津德勒(Ethan Zindler)介紹,依賴銀行融資的公司將感受到痛苦。“我們已經發現,一些大型太陽能和風能交易出現了部分撤資情況,”他說。“擁有穩定資產負債表的大型開發商不會受到影響,但小型公司可能會陷入麻煩。” ????這種情況在任何行業都有可能出現。如果微軟公司的 400 億美元股票回購計劃說明了某些問題的話,那就是該公司找不出更好的投資場所。如果這種情緒蔓延至微軟的同行,那么收購行動肯定會放慢步伐。對於數目龐大、以功能為導向的網絡新興公司來說,這肯定是個嚴峻的消息,因為它們成立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微軟、谷歌和雅虎(Yahoo)來收購自己。如果這些網絡巨頭停止收購,許多 Web 2.0 成果便會夭折。 ????但是,既然消亡和失敗是硅谷靈魂的一部分,那么樂觀主義也不例外。彼得· 蒂爾認為,人們對這場危機的反應過於激烈了。“我堅持認為,在未來幾個月里,股市尤其是金融股會上揚,”他說。“目前人們對美國的態度過於悲觀了。” ????他對硅谷的態度更樂觀。“我們現在的杠桿金融泡沫和上世紀 20 年代的泡沫非常相似,而且有人認為,我們正在向類似於上世紀 30 年代的大蕭條邁進,”他說。“在 30 年代,哪里是最好的去處?很可能是洛杉磯。那里是新媒體和技術的中樞,那里有無線電和飛機。硅谷就是上世紀 30 年代的洛杉磯。” ????但是,如果資金枯竭,作為硅谷生命力的創業家還會來嗎?蒂爾說,“如果有什么不同的話,那就是我們將看到大批人才涌向真正的工程領域,而不是金融工程領域。” ????譯者:錢志清 相關稿件
|
500強情報中心
|
深入財富中文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