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公司的進步
????全球性企業都在尋找能夠將責任與業績完美結合的戰略,而亞洲公司是其中進步最快的 ????作者:Alex MacGillivray, Pual Begley ????次級貸款市場危機導致美國企業多位首席執行官去職,Gap 和美泰(Mattel) 管理全球供應鏈的方式也飽受批評,2007 年儼然成了公司的責任年。不過,從我們的 2007 年企業責任排行榜看,世界最大的 100 家公司正在變得越來越“負責”。全球性企業,盡管存在行業或地區差異,都在尋找能夠將企業責任與業績完美結合的戰略。而且有趣的是,亞洲公司是其中進步最快的。 ????中國公司承諾可持續發展,已不是什么新鮮事。成千上萬家中國公司通過了環境管理體系 ISO14000 認證。129 家中國公司已承諾遵守聯合國全球契約十項原則。不過,國際性排行榜在評比最具備可持續發展性和最受尊敬的企業時,通常都容易忽略中國和亞洲公司,而更多考慮北美和北歐公司。 ????《財富》雜志的年度企業責任排名是個例外。本排行榜由國際智庫 AccountAbility 及其合作伙伴 csr Network 編制。這是唯一一項不考慮企業國別,而考量所有世界性大企業表現的排名指數,旨在體現哪些公司已經做好準備,在未來市場的競爭中成功勝出。 ????2007 年榜單顯示,能源公司、銀行和汽車制造商在企業責任方面表現最出色。BP(第 1 位)、巴克萊(Barclays,第 2 位)和標致(Peugeot,第 7 位)已經建立起了行之有效的流程,將可持續發展與總體戰略整合為一體。誠然,一味講求企業責任,并不能保證產生良好的業績。不過,如果你的核心業務對環境和社會影響較大的話,將你的經營之道公諸于眾,不失為明智之舉。 ????企業責任排行榜考量公司戰略、治理體系和接觸利益相關方的流程的水平。排名基于公開信息和對 100 項公司表現指標的審慎分析,有關信息均來自公司在自身報告和官方網站上所披露的內容。排行榜的目的還在于實際檢視公司行為帶來的現實影響,重關注爭議性事件、碳排放和可持續發展領域合作的成功案例。 ????我們的名單中名列前茅的是歐洲和美國企業,這不足為奇。由于經常受到來自政府、投資者、媒體和非政府組織等方面的強大壓力,這些公司多年來一直在企業責任體系方面進行投入。令人稍感意外的是,一些強勢企業如蘇黎世金融服務(Zurich financial Services)和 Target 的表現仍然相對較差。在中國,對環境條件的關注和史無前例的大發展帶來的社會連帶影響推動了追求負責任競爭力的趨勢。這些因素也影響到亞洲其他地方的公司。日本企業對企業責任體系投入巨大,尤其是電子行業的環保創新。在印度,以塔塔集團(Tata)為代表的公司在社區慈善這一長期傳統的基礎上推進企業責任。評比結果顯示,亞洲最大的企業今年在企業責任方面的表現優于美國同行。日本電氣巨頭松下電工(Matsushita Electrical Industrial,第 29 位)和東芝(Toshiba,第 30 位)是排名最靠前的亞洲企業,而中石化(Sinopec)和中石油(China National Petroleum)則是 2006 年以來進步最快的五家企業之一。 ????另一家有亞洲淵源而表現優異的公司是匯豐銀行(HSBC,第 4 位),在業務戰略領域排名首位,該領域主要考量如何將社會和環境目標納入到公司的業務決策之中。匯豐最近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名聲大噪,正在“提供真正的投資解決方案”。銀行董事長葛霖(Stephen Green)表示,“這讓我們的客戶得以將氣候變化納入他們的投資決策。”其他銀行如荷蘭銀行(ABN Amro,第 14 位)和巴克萊(第 2 位)在這個領域表現都很優異,它們都強調管理貸款人和借貸意圖的高度重要性。 ????第二個領域─治理體系,重在檢視用于實現社會和環境目標的高管及董事會成員負責制流程。石油公司如殼牌(Shell,第 6 位)和雪佛龍(Chevron,第 9 位)在公眾聚焦的氣候變化和健康安全等問題上表現搶眼。 ????與利益相關方互動是第三個領域,這包括信息披露、保障及與廣義利益相關者互動的水平。沃達豐(Vodafone,第 5 位)、特易購(Tesco,第 11 位)和 SK 能源(SK Energy,第 44 位)是其中的佼佼者,這些企業都具有綜合性流程,用來與利益相關者保持接觸、明確實際問題并通過可信的審計方出具的可靠第三方保障聲明來支持其溝通行動。 ????索尼(Sony,第 34 位)和通用電氣(General Electric,第 13 位)在應對沖擊領域名列前茅,許多亞洲公司在這方面也表現出色。這個領域通過三項元素來分析企業表現。一是使用瑞士排名機構 Asset4 的綜合數據來評估媒體上的爭議性事件,如在政府羸弱或失政的國家開展業務等。二是依據企業公布的每一美元收入的碳排放量。最后一項則是考量公司如何與多個利益相關主題如人權、氣候變化和艾滋病等主要健康問題進行互動。 ????“2007 企業責任排行榜”提供了針對世界最大企業的綜合性分析。不過,優異的企業責任表現是否會自動轉化成良好的經濟效益呢?這里有些顯而易見的案例:通用電氣投入 200 億美元的綠色創想計劃(Ecomagination)和豐田汽車(Toyota)在混合動力汽車上的先行一步。不過,通過改變市場來提升社會及環境表現并非輕而易舉。 ????我們的分析發現,有四大原因導致“善有善報”的缺失。其一,雖然許多公司明白可持續性是在未來市場取勝的必由之路,不過它們才剛開始將認識轉化為行動。其二,走在前頭的企業采取的可持續發展的關聯戰略尚未能轉化為財務數據。沃爾瑪實施了環保計劃─“Sustainability 360”,這是 100 強企業中最為雄心勃勃的計劃,不過成果基本上還未體現出來。其三,有些公司可能只是單純地投資于廣受推崇的慈善性社會或環境項目,但這些項目卻絲毫無助于增加它們的收益。 ????對于把企業責任和漂亮的財務數據完美結合遭遇到重重困難的最終解釋,或許是因為未來市場屬于明日之星,而非今日巨頭。而這些創新型公司還不具備躋身 100 強所需的巨大銷售收入。 ????如果以上論斷正確,那么亞洲公司也許將從負責任競爭力中獲益良多。它們已經占據了《財富》世界 500 強名單的 25%,這一比例必然還將增加。中國的 24 家世界 500 強企業,包括中國五礦(China Minmetals)、和記黃埔(Hutchison Whampoa)和中遠集團(China Ocean Shipping)等明星企業,在站穩腳跟成為全球品牌后,所面臨的挑戰是需要以有特色和有效的方式來提升承擔責任的程度。對那些努力實現企業責任和業績雙贏的企業,全球投資者、消費者、監管者和員工們的關注正在與日俱增。《財富》的企業責任排行榜將繼續以這些關鍵目標作為基準來衡量企業所取得的進步。 ????譯者:陳曄 相關稿件
|
500強情報中心
|
深入財富中文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