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變法與明治維新何以迥異(之一)
????只有推翻或徹底改組舊政權,維新才可能成功 ????作者: 胡泳 ????談到日本的明治維新,人們往往會聯想到中國的戊戌變法。這兩次維新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它們的歷史背景相近、時間相隔不遠,先后發生在 19 世紀下半葉受到西方列強侵略的兩個東亞前現代國家。它們的目標類似,措施雷同,都是向西方學習,通過政府命令自上而下推行改革,目的是建立一個君主立憲制資產階級國家。而且,戊戌維新實際上就是以明治維新為榜樣、亦步亦趨進行的。然而,兩者的成效、結局和命運卻非常不同。明治維新取得了成功,實現了一系列改革,日本從此走上資本主義近代化的道路。它不僅維護了民族獨立,而且使日本成為亞洲唯一的帝國主義強國。而中國的戊戌維新卻是曇花一現,迅速失敗,光緒被幽禁,維新人士遭屠殺,改革新政全成泡影。中國不但沒有阻擋住帝國主義的瓜分狂潮,而且在半殖民地深淵里越陷越深。戊戌變法與明治維新何以走入了迥異的發展路徑? ????從最直接的原因來看,維新運動成敗的關鍵在于維新勢力能否掌握政權。只有在推翻或徹底改組專制舊政權、確立和鞏固資產階級新政權的前提下,才能保證改革措施的推行,保護和促進資本主義的發展,否則一切都要落空。日本明治維新實現了這一變革。它是以暴力奪取政權作為維新的前提。日本維新者是“藩政改革”的核心力量,在奪取藩政實權、推行改革措施的過程中,他們同腐敗的門閥保守勢力反復較量,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建立了倒幕的武裝力量和基地。他們打出“尊王攘夷”的政治口號,集中力量打擊幕府,符合日本民眾渴望建立統一強大的中央集權國家的社會心理要求,以結束當時國內由 260 多個藩的割據造成的分裂局面;順應日益高漲起來的愛國主義、民族主義情緒,以結束列強對日本的侵略;適應千百年來形成的奉王政為正宗的傳統道德輿論,具有極大號召力。1868 年初,維新勢力以天皇名義宣告“王政復古”,廢除幕府,幕府舊勢力當然不肯自動交出政權,由此日本歷經了持續一年半的戊辰戰爭,最后推翻幕府封建統治,建立起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政權的更替,通過暴力斗爭得以實現。由此可見,“明治維新”的先決條件是“倒幕運動”的成功。 ????與日本相比,中國的維新派卻始終沒有真正取得政權。當時,雖然名義上是光緒皇帝親政,在百日維新期間,也發布了一系列具有資產階級改革性質的新政詔令。但是,舊政權實際上并沒有發生多大變化,最高權力仍然掌握在慈禧太后手里,重大問題的裁決,高級官員的任免,都要由她決定。中樞機關軍機處與總理衙門的實權也還在守舊勢力的控制下。至于中央各部尚書、侍郎以及地方擁有軍政實權的總督、巡撫等大員,也絕大多數是反對維新的守舊派。京城周圍的軍隊北洋三軍,則掌握在慈禧的親信直隸總督榮祿手中。維新派成員地位最高不過是四品銜軍機章京譚嗣同,能夠見到皇帝,起草諭旨而已。而維新派的首領康有為仍然是個地位很低的工部主事,僅僅見過一次皇帝,在頑固派阻撓下,只封了一個總理衙門章京這樣的小官。維新派另一位代表人物梁啟超只是個舉人,連個官職也沒有。就是維新派所依仗的光緒皇帝,本身也并無實權。他下了那么多新政詔書上諭,在各級守舊官員抵制下,基本上未得到貫徹執行。由于沒有經過類似日本的“倒幕運動”,中國的保守勢力仍占據絕對的統治地位。沒有政權的改革,必然遭致失敗。 ????中國的維新派為什么不能像日本的維新派那樣建立新政權,實現變法?這取決于多方面的因素。從客觀形勢上看,在明治維新前夕,日本國內革命時機已經成熟。當時日本農民、市民暴動此起彼伏,動搖了幕府統治的基礎。另一方面,統治階級內部的斗爭和分化也日益激烈。圍繞批準日美親善條約與選擇將軍繼承人的爭論,多年不干預政治的天皇也有了政治發言權,逐漸形成了朝廷與幕府兩大政治中心。強藩、下級武士普遍對幕府不滿,離心傾向越來越大。1859 年,幕府大老井伊直弼制造了“安政大獄”,迫害維新志士,次年即被反幕派武士刺死,說明雙方矛盾已經不可調和。接著,1864、1865 年幕府兩次發兵征討長州藩,標志著幕府與強藩的矛盾已公開化。幕府統治處于內外交困的嚴重危機之中,維新派及時抓住時機,發起尊王倒幕,抬出天皇,宣布大政復古,并用武力討伐幕府,取得戊辰戰爭的勝利,終于推翻了幕府封建舊政權,建立起維新派執政的明治新政權。 ????而中國戊戌維新時卻沒有出現這樣的形勢。自從 1864 年太平天國農民起義失敗后,捻軍和西南西北少數民族起義也相繼被鎮壓。此后,下層群眾的斗爭主要是矛頭對外的反洋教斗爭。在統治階級內部,掌握清政府大權的滿洲貴族對外向外國侵略勢力投降妥協,對內則向漢族地主勢力讓步,依靠以曾國藩、李鴻章為首的湘淮系軍閥官僚鎮壓農民起義,辦理國防外交,使清朝政權暫時得到鞏固與穩定。統治階級內部雖然還有洋務派、頑固派、清流派以及帝黨、后黨之爭,但總的說來離心力不大,舊政權尚未產生嚴重的統治危機,推翻舊政權的時機尚未成熟。 相關稿件
|
500強情報中心
|
深入財富中文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