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 另一個歐洲
????作者: 胡泳 ????在布羅代爾的《文明史綱》中,俄羅斯被稱為“另一個歐洲”。西歐盡管發(fā)生過那么多事變,但在激烈程度上卻無法與俄國相比。這一個歐洲是很晚才發(fā)展起來的,其時間幾乎和美洲一樣晚。它的空間十分遼闊,長期空無人跡,這也讓人想起美洲大陸的遼闊土地。 ????以北冰洋和波羅的海為一側,以里海和黑海為另一側,其間地勢較低的低地構成了俄羅斯的歐洲部分。北面是大片大片的森林,南面則是樹木不多的大草原。俄羅斯的使命從來都是從一個海走向另一個海,將它們連接起來。只有控制住從波羅的海到南方湖海整個地域之間的所有通道,才會有真正的俄羅斯。 ????從 10 世紀起,俄羅斯文明和俄羅斯世界被納入拜占庭軌道,這就促使東歐與西歐分道揚鑣。11 世紀初,第聶伯河上的基輔統(tǒng)治著現(xiàn)時俄羅斯的南方。基輔是斯拉夫國家與拜占庭之間、西方與遠東之間進行貿易的一個重要驛站。經(jīng)由基輔的商路上不僅流通著商品,而且?guī)砹烁R魝鹘淌康牟嫉溃麄兪够o的君主們皈依了東正教。 ????12 世紀末,基輔失去其重要性,接著遭到蒙古人的蹂躪。13 世紀,莫斯科公國成立,并于 1480 年擺脫了蒙古人的控制。在伊凡大帝(1462-1505)的統(tǒng)治下,莫斯科公國的戰(zhàn)士越過了烏拉爾山脈,在西伯利亞站穩(wěn)了腳跟。也是從此時開始,莫斯科開始和西方對話,這一對話由于彼得大帝(1689-1725)的膽略和急迫、由于葉卡捷琳娜二世(1762-1796)長期統(tǒng)治的對外光榮而得到加強。形形色色的商人、冒險家、各種建議或規(guī)劃的兜售者、建筑師、畫家,等等,越來越多地抵達莫斯科;英國和荷蘭的大船則頻頻造訪圣彼得堡,它是 1703 年起在涅瓦河上翻建的新都。俄羅斯越來越變成歐洲的俄羅斯。 ????然而,從 15 世紀,直到 20 世紀,雖然俄羅斯的歐洲化在加強,但那只觸及人口中的一個微小部分,包括一些非常大的領主、政界人物和知識分子。當封建制度在西方消失之際,它卻在俄羅斯扎下了根。同歐洲貿易的發(fā)展,把領主改造成小麥生產者和商人。易北河以東歐洲的開闊平原成了西方城市中心的糧倉和畜牧場。產品(谷物、皮革、動物脂肪)的出口刺激了土地的固定所有。然而,正如一位經(jīng)濟學家所說,三種事物不能并存: 自由的土地、自由的勞力以及龐大的莊園。當農民們可以離開、到邊疆地區(qū)去耕種自己的土地的時候,他們?yōu)槭裁催€要簽約或留下來充當雇傭勞力呢? ????這意味著,在俄羅斯,想大規(guī)模地進行農牧生產的領主必須把自己的勞力固定在土地上。因此才出現(xiàn)了被稱為“第二次農奴制”的現(xiàn)象。它是對農民義務的一種漸進性的加強,使他們淪落到近似奴隸的地位。這種政策可以見于一連串的法令。例如,伊凡四世(伊凡雷帝)1581 年頒發(fā)的一道沙皇敕令,禁止農奴再遷移。同時,他們肩上的徭役和佃租的負擔加重了。 ????這些農奴只剩下一條出路可行,那就是逃往西伯利亞或南方大河流域,甚至在邊境與哥薩克亡命之徒同流合污。然而,他們在事實上獲得的自由在法律上存在爭議──沒完沒了地贏得自由,沒完沒了地得而復失,這就是俄羅斯的自由的永歷史。領主永遠有權抓獲逃亡者,俄羅斯實際上成了一個巨大的監(jiān)獄。毫不奇怪,這塊土地上發(fā)生過為數(shù)眾多、規(guī)模龐大、令人生畏的暴動。 ????時間越是流逝,俄羅斯農民的處境就越是惡化。即使 1858 年、1861 年及 1864 年大規(guī)模的農奴解放,也沒有去除這種劣境。只有在 1917 年,通過俄羅斯歷史上發(fā)生的最大的土地革命,問題才片刻解決,這是大革命深刻而具有現(xiàn)實意義的原因。但那僅僅是片刻而已,因為不久集體化就開始了。在俄羅斯,農民不能完全單獨地長期享有所有者的地位。農奴制在上層培育了愚蠢的狂妄,在下層培育了貪婪和嫉妒、憤懣和惱怒。即使在解放農奴之后,這些品質依舊對俄國的發(fā)展構成了最重大的障礙。俄羅斯的雙重面孔在強烈的矛盾中一覽無遺: 面對歐洲,是現(xiàn)代性;面對自己,是倒退的中世紀。 ????伴隨 19 世紀中葉開始的工業(yè)化,給這個具有根本性的農民問題火上澆油。不自由的勞動力不會賣力或正直地工作。圖拉兵工廠在 1861 年的一份報告中說: “看來有一個通常是無可爭辯的事實,即只有自由人能正直地工作。一個從兒童時代就被強迫工作的男人,只要他的社會狀況保持不變,他就不可能負起責任。”沙皇懇請外國人幫忙,出錢請他們在俄國設立工廠。個別的一些土地占有者容許具有創(chuàng)業(yè)精神的農奴去從事貿易和工業(yè),以金錢貢賦作為回報。其結果是一種不規(guī)則的、發(fā)育不全的工業(yè)化。 ????俄羅斯是國家驅動發(fā)展的集大成者,其目標是采取西方的方法來趕上西方。這種推動是間歇性的,部分原因是它由上層發(fā)動,不是每一個沙皇都有這種愛好。無論如何,農奴解放還是迫使企業(yè)雇用自由的掙工資的勞力,這就強制改善了勞力的待遇,使人員的錄用更加仔細,并且為采用新工藝和更高標準開辟了道路。最終,俄國的工業(yè)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它又是脆弱的。在 1860 年到 1914 年間,俄國在世界工業(yè)大國中從第七位升到第五位。然而,到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一個無能的政府失去了合法性,結果這個政權被推翻了。整個過程驗證了一個道理: 一個工業(yè)化落后的大國應付不了裝備較好的國家的要求。 相關稿件
|
500強情報中心
|
深入財富中文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