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熙亮的困境
????華爾街上似乎人人都認為摩根士丹利掌門人必須立即采取重大措施。他對此有何說法? ????作者: David Rynecki ????10月下旬的一個星期二下午,裴熙亮(Phil Purcell)站在一張 1.4 米高的書桌后面,這件家具是為緩解裴先生的慢性背疼而特意設計的,看上去與辦公室里的其他擺設不太協調。這位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身高 1 米 98,身材魁梧,中學時曾是學校的足球明星。書桌旁邊,緊挨著妻子和七個兒子的照片的地方有一臺彭博(Bloomberg)終端機,屏幕上不停地閃爍著摩根士丹利公司的股票價格。股價在當天上漲了幾個美分,但 3 月份以來已經下降了 21%。彭博社的一篇報道說摩根士丹利正在苦苦掙扎,并暗示裴氏只有將公司出售給一家大型商業銀行才能保持競爭力。這個話題令裴氏感到一絲涼意,盡管他公開宣稱自己不需要一個合作伙伴,但有傳言說他已經在考慮與美國運通(American Express)、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第一銀行(Bank One)以及 J.P. 摩根(J.P. Morgan)進行合作的可能性。 ????裴氏時刻受到合并問題的困擾,通常對此都不加理睬。但今天不同,他顯得有些心煩意亂。他目光堅毅,突然像加里?庫珀(Gary Cooper,美國西部片明星─譯注)在電影《正午》(High Noon)里凝視著一個槍手那樣。裴氏轉向報價器,鍵入另一個代碼。一張表格很快出現在屏幕上,表格顯示了華爾街重要投資行的最新排名情況。“全球股票承銷業務第一,”他說,“這有點失敗。”他又鍵入另一個代碼,閃現出另一個列表。“IPO 業務第一。這也是失敗嗎?”他反問道,“摩根士丹利贏了。我們的業務模式很有效。”如果說裴氏多少有點在為自己辯護的味道,那也是可以理解的。一群批評人士(分析師和機構投資者)認為這種模式不行。他們認為摩根士丹利是一個畸形的混血兒,它包括: 頂級的投行和交易業務,背負著一個苦苦掙扎的零售經紀網絡(原來的添惠公司,Dean Witter),該網絡下屬的顧問人數幾乎與美林公司相當,但收入卻只有美林的五分之一;資產管理業務(摩根士丹利和 Van Kampen 共同基金),表現一向不敵其他同行;信用卡業務(Discover 信用卡)只占 5% 的市場份額。 ????順著這一思路觀察下去還可以發現,摩根士丹利規模太小,無力與花旗集團(Citigroup)這樣的巨無霸競爭,后者借助其巨大的借貸能力延攬投行客戶。另一方面,相對于高盛公司(Goldman Sachs)這種動作敏捷、業務專注的證券投資行,摩根的規模又顯得太大,贏利能力不敵前者。因此,裴氏必須將摩根士丹利與一家大型商業銀行合并,或者出售其中增長緩慢的非核心業務。無獨有偶,美林公司面臨著同樣 的困境,所不同的是美林正處于歷史上的鼎盛時期。而摩根士丹利卻沒那么幸運,其利潤水平比 2000 年時的高點下滑了 30%。“他們站在一個十字路口,”FoxPitt Kelton 公司分析師戴夫?特羅恩(Dave Trone)說,“摩根變成了一個重負在身的高盛。”裴氏對于前述種種又有何說法呢?噢,這只是問題的一部分。裴氏承認自己喜好獨處,他很少在華爾街拋頭露面,人們通常難得有機會接觸到他。他每天好幾個小時都憋在自己的辦公室里研究戰略問題,除了幾個內層人員以外,其他人很難窺探他的辦公室。但他卻給了《財富》記者一個會面的機會─作為十多個小時的采訪的一部分─在此以前,裴氏很少與分析師、投資者或媒體討論有關公司未來的問題。 ????裴氏沒有為摩根士丹利描繪出一幅清晰的圖景,令華爾街上的一些人忿忿不平。“投資者認為摩根士丹利遇到的問題并不是無藥可治,”Sanford Bernstein 分析師布拉德?欣茨(Brad Hintz)說。他很喜歡摩根士丹利公司的股票。“他們知道 Discover 信用卡遇到了問題。他們知道添惠不是最好的經紀行。但這是一個溝通的問題。裴氏和他的管理團隊對這些問題一聲不吭,公司的股票因此遭受一個不確定性折價。”欣茨自己也有一種挫敗感。“我連續三年被評為優秀分析師,”他說,“我在摩根士丹利集團做了十年的合伙人。我在股票業務上表現超群,但我從來沒有機會和董事會主席面談。” ????這是個美好的秋日。翼腳高爾夫球場(Winged Foot Golf Club)的烤肉餐室外,61 歲的裴熙亮高高地坐在一把椅子的邊緣上。他開始閱讀助手打印好的新聞剪報和電子郵件。突然,他抬起頭盯著我。他剛剛看到我發的一封電子郵件,詢問摩根的經紀業務(裴氏曾經掌管該部門多年)是否仍然算得上華爾街的一個重要玩家。他伸手從文件夾里拿出最近出版的一期《Barron's》雜志,其中選出全美 100 位最好的高端股票經紀人。“看看這個,”他尖刻地說,“我們有 13 人入選。這就是你錯誤的證據。” ????稍后,我們站在了風景如畫的第十洞開球區。裴氏一手拿著啤酒,一手拿著球道木桿。“別把我的啤酒打翻了─這很重要,”裴氏開著玩笑,把塑料杯子放在草地上。他做了一個試探性的揮桿動作,然后把球打到了 183 碼之外離杯子不到 15 英尺的地方。不等人肯定這出色的一擊,他就轉而接著回答一個有關摩根士丹利不借助合并能否保持競爭力的問題。“你這是在問我們的業務模式是否可行,”他說,“我告訴你,這種模式很順利地度過了一個非常艱難的周期,除了摩根士丹利,我不想做任何其他公司的首席執行官。” ????當然,裴熙亮以前就曾經使常識大跌眼鏡。1996 年,摩根士丹利首席執行官迪克?費舍(Dick Fisher)和他的當然繼承人約翰?麥克(John Mack)開始與添惠公司首席執行官裴熙亮認真商談兩家公司合并的事宜。裴氏提出很多要求,其中包括由其擔任首席執行官─而不是按照當時大型合并的通行做法,擔任聯席首席執行官。奇怪的是,費舍和麥克答應了他的要求,合并后他們擔任公司總裁。他們同意這樣做的原因,常常被認為是渴望盡快達成交易。但是,還有另一種說法。“這兩個家伙認為裴氏只是一個來自芝加哥的鄉巴佬,不出 6 個月就讓他夾著尾巴滾蛋,”裴氏的好友、第一銀行前任首席執行官約翰?麥考伊(John McCoy)說。 ????裴氏樂于讓麥克和其他摩根士丹利人員─例如機構證券主任彼得?卡克斯(Peter Karches)─掌管公司的日常運作。他把精力集中在董事們身上。費舍及其他忠于摩根的人退出董事會之后,裴氏代之以來自中西部的外部人士和舊部下,例如愛默生電器公司(Emerson Electric)的查爾斯?耐特(Charles Knight)。麥克開始要求擔任首席執行官一職時,遭到董事會一次又一次的斷然拒絕。最終,他 2001 年年初辭職走人。麥考伊說: “裴氏的智慧挫敗了華爾街最聰明的產權交易專家。他掌握了游戲的技巧,他贏了。” ????曾幾何時,裴氏不但掌控了自己的職業命運,似乎也把握住了公司的命運。1997 年,裴氏將添惠并入摩根士丹利,描繪了一幅新型公司的圖景: 擁有傳統華爾街投資行所有積極的方面,而沒有因單純依賴動蕩的交易及投行收入所產生的風險。在專注于證券業務的同時,摩根士丹利將擁有四個獨立的收入來源: 交易及投行業務,零售經紀業務,資產管理業務,以及信用卡業務。他將這種業務模式描述成一個接力隊。如果宏觀經濟形勢的改變導致一個業務單元景況不佳,總會有另一個業務單元隨時準備接過接力棒。 ????這一計劃連續三年都表現不俗。20 世紀 90 年代末期摩根士丹利真是春風得意。其在全球并購交易市場的占比從 1997 年時的 23% 上升到 2000 年的 35%。每 5 宗首次公開募股中就有一宗是由其打理的,而公司合并時這一數字是每 20 宗才有一宗。權益報酬率飆升,從合并前的 15% 上升到 30% 以上。盈余翻了一番還多,從 1997 年時的 26 億美元上升到 2000 年時的 55 億美元。股票價格上漲了近 400%。 ????但是,當危機來臨之時,事實證明摩根士丹利對于市場風險并沒有那么強的免疫力。股票承銷業務從頂峰時期每年 580 億美元下降到 2003 年的 400 億美元。2002 年并購業務的市場份額減少了一半。結果,來自機構證券業務的凈利潤從 2000 年時的 35 億美元驟跌至兩年后 17 億美元的水平。 ????危機對于摩根士丹利旗下其他市場相關業務的打擊同樣沉重。2000 年經紀業務凈利潤為 7.15 億美元,一年后慘跌到 2,300 萬美元的水平。來自資產管理業務的利潤在 2000 至 2002 年間下降了三分之一,減少到 4.18 億美元。Discover 信用卡是唯一仍能接手接力棒的部門。但是,它 7.6 億美元的利潤(2002 年)遠遠無濟于事。2002 年摩根士丹利的盈利驟減 30 億美元。相反,多元化程度遠高于摩根的花旗集團,盈余從 2000 年的 135 億美元彪升至 2002 年的 150 億美元。 ????現在,新的威脅層出不窮。為了應付危機,美聯儲開始調降利率,公司借貸的積極性因而增加。這進而放大了擁有商業借貸業務的大型銀行的優勢。這些銀行通過向潛在客戶提供條件優惠的貸款,著力吸引承銷業務(承銷是一項利潤豐厚的業務)。一夜之間,諸如瑞銀證券(USB)、J.P. 摩根和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之類的銀行都加入到了花旗集團的行列。例如,2004 年前 9 個月 J.P. 摩根在全球并購業務方面取代摩根士丹利排名第二 [不過,老摩根家族的該分支(即指從事商業銀行業務的 J.P. 摩根銀行,另一分支是從事投資銀行業務的摩根投行,即現在的摩根士丹利─譯注)處理的價值 2,610 億美元的交易,包括了它自己收購第一銀行的價值 580 億美元的交易。裴氏很樂意指明這一事實]。其他銀行的排名也在不斷爬升,例如美國銀行的市場份額為 8%,瑞銀證券為 12%。 ????裴氏承認,某些摩根高管催促他尋求與某家銀行聯姻,以此來增強摩根士丹利的借貸能力。但是,他一向認為摩根士丹利無需成為一家銀行也能照樣與銀行競爭。他說,最近的經驗證明他這種觀點是正確的。他以安然(Enron)和世通公司(WorldCom)的慘局作為自己的例證,很多銀行向它們提供了大量貸款,結果損失了數十億美元的資金。摩根士丹利與這些公司沒有任何業務瓜葛,部分原因在于它沒有能力提供如此慷慨的貸款。“在某些方面我們可能比較走運,”裴氏說,“我還認為,我們在資金的使用上比較守規矩。”但是,裴氏真正要說的是,摩根士丹利無需通過提供貸款來招攬業務。他說: “我們的優勢在于吸引優秀人才的能力、創新的能力以及迅速作出反應的能力。” ????雖然裴氏仍然堅持認為他的業務模式沒有錯,但如今他也承認該業務模式的某些方面并不靈光。例如,他認為摩根士丹利的銀行家過度熱衷于炒作下一宗交易,而不是扮演客戶的長期戰略顧問的角色。“我們必須回到自己賴以起家的根基,關注客戶,而不是盯著下一宗交易,”維克拉姆?潘迪特(Vikram Pandit)說。潘迪特在摩根士丹利工作了 20 年之久,是機構證券交易部門主任。 ????裴氏的職業生涯從麥肯錫公司開始。危機之后,他設計了一個新型銀行業務結構模型,將產權交易專家轉變成半職業性的管理顧問。他向自己的銀行家提供非正式的培訓,內容涉及聽取有關客戶調查的報告,之后他又告誡這些銀行家不要一心關注產權交易,而應該注重與客戶培養關系,這樣做最終能夠給公司帶來更多利潤。他遴選一批曾參與過大型并購交易和首次公開募股的明星銀行家,指派他們負責具體的公司客戶。 ????新模式效果如何?裴氏說摩根在全球證券承銷業務中排名第一,這證明新模式是有效的。他正在將自己鼓吹的那一套付諸實踐。他親自出馬贏得了好幾筆交易,其中包括 Google 和德意志郵政銀行(Deutsche Post Bank)的首次公募,并且在中國建設銀行的首次公募中可能扮演牽頭人的角色。IBM 首席執行官彭明盛(Sam Palmisano)過去兩年間曾聘請摩根士丹利辦理了幾筆重大交易,他對裴氏有這樣的評價: “與裴氏會面,你會感覺到他很有見地。他有意識地仔細了解我們的戰略,而不只是參與進來,然后簡單地把交易項目搞定。” ????至于裴氏曾經領導的業務部門,即 Discover 信用卡和原來的添惠,他更是不急于作任何變革。他的理由是它們都是同類中的佼佼者。事實上,這兩個部門所賴以為繼的業務模式現在似乎都已經落伍了。例如,Discover 信用卡多年來一直如履薄冰。裴氏在西爾斯公司(Sears)擔任戰略策劃總監時設計了這張信用卡。它的思路在于通過向持卡人發放回扣與維薩(Visa)和萬事達(MasterCard)進行競爭。但是,Discover 在信用卡市場的占比從來沒有超過 6.3%。一個聯邦法院最近裁決,維薩和萬事達阻止 Discover(和美國運通卡)通過銀行銷售信用卡的做法觸犯了反托拉斯法。分析師認為,如果能夠達成和解,將會有數十億美元分流到摩根士丹利,并為其打開與銀行合作的大門。但是,信用卡市場已經充斥了大批的競爭者,它們每年花費數十億美元大打營銷戰,以此互相挖取客戶。沒有任何跡象顯示 Discover 能夠擺脫作為一個細分市場玩家的命運。 ????經紀業務的前景更加不夠明朗。添惠依靠向“大宗富裕”投資者─中上等家庭─出售股票和內部共同基金曾經風光一時。但是,這些投資者現在好像對追隨大市失去了興趣。研究發現,多數投資者現在都把錢投向了共同基金,而不是用來直接買股票,美國基金(American Funds)、先鋒集團(Vanguard)和富達基金(Fidelity)卷走了大部分新入市的資金。美林一向瞄準高收入人群,因此這種趨勢對其所造成的打擊也相對較小。去年,美林經紀人獲得的傭金及費用收入平均為 75 萬美元,而摩根士丹利的經紀人通常只有 45 萬美元。 ????與此同時,監管者對拋售內部基金的經紀人也開始采取不友善的態度,而拋售內部基金正是原添惠的業務中樞。美林和美邦(Smith Barney)都針對這種變化做了很好的業務調整,但摩根士丹利好像很難改變自己習以為常的舊套路。《Registered Rep.》雜志的一項調查顯示,摩根士丹利強迫其經紀人出售內部產品的可能性比任何其他投資行都要大。事實上,監管機構 2003 年查出該公司花了 100 萬美元用以激勵銷售內部基金的經紀人,這筆開銷包括布蘭妮 斯皮爾斯演唱會的門票,并發現它在費用方面存在誤導基金投資者的現象。僅在 2003 年,因為被查處在共同基金銷售方面存在違規做法,摩根士丹利被迫向監管機構支付 5,000 多萬美元。另外,在紐約州總檢察長艾利奧特?施皮策(Eliot Spitzer)調查其研究業務一事中,摩根士丹利還支付了 1.25 億美元。雖然贏利狀況已經開始走出危機之后的低谷,但經紀業務對于摩根士丹利盈余總額的貢獻仍然很小。分析師越來越急迫地渴望裴氏能夠索性放棄這一業務。“原來的添惠越來越沒有用處了,”FoxPitt Kelton 公司的特羅恩說,“他們很清楚這一點。但是,他們不愿意承認。” ????如果裴氏確實有什么終結摩根士丹利種種不幸的宏大戰略,那也仍是一個他不讓人知曉的謎團。他談論過要發起幾筆小規模的收購以增強其核心業務,但他卻說不需要能夠使公司徹底改頭換面的交易。他聲稱沒有與其他公司合并的計劃,但是很快又加上一句: 什么事情都有可能發生。他說自己打算四年內退休,但又拒絕透露任何有關潛在繼承人的信息。 ????有猜測認為,裴氏正籌劃辦理另一宗能夠在華爾街留下深刻印記的大規模交易,然后全身而退。但是,打完在翼腳場地的這一回合時,裴氏沒有透露有關自己計劃的任何信息。他懶得再回答任何問題,而是全神貫注地打最后一桿球,他要贏下這一局。天色已晚,夕陽西下。他的眼神又變得剛毅冷峻起來。他揮桿將球打入洞內,贏了 16 美元。而后,話題又轉到了他的未來,他一邊向俱樂部走去,一邊說: “摩根士丹利沒有必要作任何改變。” ????譯者: 蘭磊 相關稿件
|
500強情報中心
|
深入財富中文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