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公司的不幸
????公司不像人們通常想象的那樣詭計多端 ????作者:Cait Murphy ????我們不妨礙把此人稱為由偷獵者轉變而成的獵場看守人。32 歲的丹尼爾?利特溫(Daniel Litvin)最初的職業是記者,他在《經濟學家》負責環境問題的報道,之后他加盟了 Rio Tinto 礦業公司,為公司的人權政策建言獻策。如今,利特溫在倫敦開設了一家名為 Percept Risk & Strategy 的咨詢公司,專為公司分析社會和道德問題。利特溫在自己的新書《利潤帝國》(Empires of Profit,Texere 出版社)中指出,從 18 世紀英國的東印度公司、20 世紀的聯合水果公司(United Fruit)到今天的全球巨擘,跨國公司“運用他們的力量時一直都很盲目,不夠沉 穩,而且往往弄巧成拙”。我們請到了利特溫,他談到了印度的王公、不切實際的社會改良人士以及美國的律師。 ????問:這是一本反對全球化的書嗎? ????答:不完全是。反對全球化的人認為,跨國公司正在接管整個世界。但是我認為,公司通常不像批評人士想象的那樣詭計多端,而且它們在政治上的控制權也并不是那么大。以 18 世紀的英國東印度公司為例,當它結束對印度的統治時,從很大程度上說它對該地區的侵略其實只是一個管理上的失策:公司在當地的管理者卷入了與不肯合作的印度王公的戰爭,為此公司付出了沉重的代價,這與公司倫敦總部的忠告和意愿是截 然相反的。 ????問:這與今天的全球化浪潮有何關聯? ????答:歷史經驗表明,公司未能從周圍的社會和政治環境中預見并建立自己的優勢。現在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如殼牌石油(Shell)、耐克(Nike)和孟山都(Monsanto)──所有這些大型公司的做法,在世界各地都突然間遭到了社會公眾的抵制。 ????問:聽起來你好像仍然對公司持批評態度…… ????答:其實,我對非政府組織(NGO)同樣不滿。西方的激進主義分子總是對自己的喜好念念不忘,卻往往忽視了當地人的真正利益。例如,反對在貧困國家雇用童工的運動實際上已經損害了兒童的利益。研究表明,在諸 如孟加拉國這樣的地方,出口工廠解雇童工后,這些兒童往往在國內繼續從事更加惡劣的工作,如砸石頭或色情行業。 ????問:有人在美國對公司的海外經營提起訴訟。這個辦法好嗎? ????答:我對那些聲稱代表當地人利益的美國律師表示懷疑。有些訴訟是有價值的,但也有一些破壞了當地的和解和談判進程。事實上,他們只是帝國主義的改良空想家。 ????問:如果沒有了跨國公司,世界是不是會變得更美好? ????答:不會,我們需要跨國公司來創造和散播財富。問題在于,我們如何在保留資本主義優越性的基礎上,消除它的陰暗面,如社會分化和環境 問題等。 ????譯者:蕭艾 相關稿件
|
500強情報中心
|
深入財富中文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