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藝術品收藏熱
????特約作者:邵紅 ????一到春秋兩季,北京就有一部分人變得很忙碌。他們主要是文物鑒定專家、藝術品收藏家、拍賣公司負責人、博物館館長以及社會上的文物鑒定愛好者。他們的目的很明確:看東西。什麼東西?上千萬元一件的藝術品。 ????今年 4 月末的北京,拍賣會上千萬元一件的藝術品至少有 3 件:一件是盛佳公司易蘇昊經理手上的米芾的字,據說上了清代宮廷藏品目錄《石渠寶笈》,共 5 幅。之前上過《石渠寶笈》的是北宋的《張先十詠圖》,經翰海秦公一拍,以 1,780 萬元成為北京故宮博物院館藏。這幾件拍品當然只能由國內博物館和企業收藏,個人無權收藏。個人在市場上通過交易獲得的中國古代藝術品,年代必須是乾隆 60 年以后,也就是 1795 年之后,還不能沾“宮廷”的邊,這是中國《文物保護法》規定的。 ????第二件是宋徽宗的字。宋微宗的詞流傳了很多朝代。他的親筆字能流傳至今,且首次現世實在是個傳奇。嘉德公司今年春季的拍品中就有此一例。有中國藏書第一人之稱的田濤說,早在 20 世紀 30 年代,就有“一頁宋版,一兩黃金”之稱,用來評價宋版書的物稀價高。 ????這個時節的北京收藏家云集,香港的佳士得公司自然也想吸引買家,于是攜寶而來,給收藏家提供了重新分配銀兩的機會。佳士得帶來的是一幅明朝永樂年間御制刺繡唐卡,估價 1,000 萬─1,500 萬元港幣。鑒賞家說這一刺繡唐卡是中國宮廷御制藝術精品中的精品。 ????藝術品收藏家之間“斗藏品”,看誰能有真品、稀有品、直至絕版品;比誰花錢更多;比誰造化大,能遇到優秀鑒定家推薦真品。拍賣公司是中介機構,他們之間也有一比,比誰能收到真、稀、絕藏品送拍。 ????1.專家怎麼鑒定 ????去年 10 月的北京,在正午垂射的陽光下,在干燥的空氣中,佳士得香港公司書畫部的馬成名疾走在各大收藏家、收藏機構、鑒定機構之間。身高 1 米 60 的他,手上拎著最普通的尼龍袋,里面裝著后來賣到 1,450 萬港元的《乾隆大閱圖》。 ????當緙絲《乾隆大閱圖》呈現在中國書畫鑒定大師徐邦達先生的畫案上時,15 米的長卷在徐先生面前被徐徐展開。當長卷剛展開到二叁米時,徐先生就激動地說:“不用看了,這個不會是假的。”因為精美至此,無法造假。據專家說,此畫應該是曾經得到過當時清王朝西洋宮廷畫家的指點。有拍賣公司老板說曾拍賣過這種“江南織造”的緙絲包袱皮,一個包袱皮就賣了 10 萬元。 ????單國強先生是故宮的字畫專家。單老有一次到芝加哥博物館參觀訪問,得見一幅館藏的明代畫家沈周的《石湖歸棹圖》。“人家知道我是研究沈周的,特意將這幅畫拿出來讓我欣賞。剛開始看的時候覺得不錯,是沈周晚年時的一幅作品,后來一看有的地方畫得不太好,有一些毛病。比如樹的畫法,沈周的樹畫得都是兩根直線直著上去,而這幅畫畫得跟麻花一樣,擰著畫上去。心里琢磨,怎麼會是這樣畫的。后來就看款子,一看是明成化二年。拍照下來后一查,成化二年,當時沈周是 40 歲,40 歲算是他的早年,畫得還很細膩,而這張畫的風格是他晚年的風格。時代就不對了。進一步的考證就證明是假的。后來和一些‘大家’再談,都同意我這個觀點。這就是一個很典型的早年款子、晚年風格的贗品。”當問及這件事跟芝加哥博物館說了沒有時,單老回答說沒有。“但和一些國外的朋友說了。這個東西要小心。不好直接說,比較忌諱。” ????2. 怎麼找買家 ????資深的拍賣公司對買家的地域分布是有一定把握的。比如今年 9 月 20 日香港著名藏家葉承耀醫生的多年珍藏品拍賣,就定在紐約。葉醫生曾任香港著名藏家組織“敏求精舍”的主席,也是香港東方陶瓷學會名譽會長。在中國藝術品收藏界這個圈子里,聽到葉醫生的名字,眾人腦海中即會浮現出美麗的明式家具。這次拍賣難得之處在于整個收藏系列 68 件一次推出,避免了一般藏家留一級品、送拍二級品或留二級品、送拍叁級品的弊病。 ????這批成交總額預計為 380 萬美元的家具被佳士得公司定在紐約拍賣是有想法的。佳士得駐京辦單女士說:古家具拍賣一直以香港為輔,紐約為主。自從 1996 年在紐約的家具專場拍賣會起,就引起了國內外買家對家具的重視。當時發起的中心在美國,在那里可以吸引眾多的外籍人士,而香港、臺灣買家只要喜歡,跑到天邊也會買回來。 ????而今年春天的那塊唐卡,中國人不喜歡,為什麼還安排在香港拍賣?專家說,那是因為唐卡一直為歐美人收藏,現在是他們的后代出貨的時候,不會再買進;日本人一直收藏各國藝術精品,像油畫收凡高的、瓷器收宋明官窯,這塊同等 品、全世界僅存 4 塊的唐卡,應是日本藏家志在必得的拍品。 ????唐卡一直不被漢人喜歡,國內市場價格一向比國際市場價格低。原因主要有叁:一是沒有深入研究,未能形成專家群;二是圖騰雖顏色艷麗,但不賞心悅目,不是神就是鬼的,所以漢人不喜歡它;叁是歐洲人動手早,一直以來總是想方設法買唐卡,他們欣賞、研究、收藏唐卡的歷史比中國的漢族人要長得多。而且唐卡大都在廟里,因此只能從廟里獲得,存世就會越來越少。不像青銅器,挖一個墓,就有可能出一堆,又不會腐爛。 ????現在,普通的唐卡市場還比較平和,品質好的在國際市場卻搶手之 。收藏唐卡的人本身就不多,價格又很貴,國內藏家能收到好的唐卡的可能性已經很小。只怕今后當大家有資金能力競買時,可能已經沒什麼好的了。 ????據了解,這幅唐卡精品由美國人送拍,買家來自日本。臺灣有人出價,但沒爭過日本人。臺灣人買,是因為他們收藏比較早,研究唐卡也比較早,企業收藏藝術品又有減稅優惠,所以一些國際市場上的中國文物精品,臺灣人出大價錢的比較多。 ????3. 中外買家的差別異 ????古董賺地域差價是很正常的一件事。而從國外買回手續則很復雜。比如從紐約買古董家具,要先上出入境增值稅,出境時再辦理退稅手續;入中國海關時還要求執行《動植物檢疫法》。象牙制品就更麻煩了,如在美國購買,需先向美國野生動物保護組織申請許可證才能出境;入中國境后,為以后出境方便,還需向中國市級林業局申請許可證。這些煩瑣的手續對于機構收藏沒有影響,因為這些機構已經習慣于這些手續,而且有專人跑各種手續;對于個人收藏來說麻煩則太大了。但港臺地區受此影響不大,對于以古董買賣為生的人來講,古董就是要賺地域差價,除掉一切費用仍有得賺就可以做。所以至今,全世界最好的家具經紀人和家具古董店仍在紐約。 ????地域差價反映了各地收藏品味的不同。去年 11 月在倫敦拍賣中,一件清雍正青花釉里紅梅瓶的定價 為保守,僅為 4-6 萬英鎊。獨具慧眼的亞洲藏家經過一番白熱化的競爭,最終落槌價高達 60 萬英鎊,足足高出估價底限 10 余倍。 ????收藏家馬未都認為:古董價格國外和國內肯定有差異,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是審美觀點的不同。目前,中國高檔古董在國外貴些,因為西方人研究中國文物已超過 100 年,博物館藏都是世界數一數二的精品,他們具有雄厚的資金實力的歷史也比我們時間長。低價位的古董也是國外貴,他們把一、二百美元當我們的一、二百元人民幣來花,絲毫不覺得貴。中檔的,國內價位就偏高了。這是因為自 1840 年到 1990 年中國文物一直外流,導致古董稀缺價高。比如清朝康熙年間的花觚,國外幾千美金一只,國內就得 10 多萬人民幣。 相關稿件
|
500強情報中心
|
深入財富中文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