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愛沙尼亞的“袖珍型”經濟
????然而,盡管量“小”,愛沙尼亞這個經濟體的質卻是相當“精”的。由于波羅的海緯度高,每年通航季短。筆者有幸趁今年八月暑期之際,去地處北緯57.3與59.5度之間的這個東北歐小國旅行了一趟,親身體會到了這個量“小”而質“精”經濟體的點點滴滴,感覺到了那里民眾生活的寧靜與幸福。
????愛沙尼亞經濟體的“精”,首先在于其“富足性”。去年人均GDP達到18,027美元,愛沙尼亞位居世界第43,遠遠將排在第86名的中國(去年人均GDP 6,629美元)甩在后面。愛沙尼亞在前東歐陣營中名列前茅,僅次于斯洛文尼亞(22,657美元)、捷克(19,243美元)和斯洛伐克(18,089美元),遠超身為前東歐陣營老大的俄羅斯(15,650美元),更是在與其同時獨立的周邊兩國立陶宛(15,358美元)和拉脫維亞(15,285美元)之上。
????除了“富足性”,愛沙尼亞經濟體的“精”,還在于其“恒富性”。以近三年數據為例,斯洛文尼亞去年人均GDP 22,657美元是不假,但和前年的22,193美元相比,增長僅為2.09個百分點;而與2011年相比,更是倒退,退幅高達9.09個百分點。捷克從2011年到2012年,也倒退了9.88個點,盡管去年比前年增長了3.57個點。同樣,斯洛伐克從2011年到2012年也倒退了4.48個點,盡管去年比前年增長了7.04個點。
????與排名靠前的這三國相比,愛沙尼亞的經濟業績顯然是一個亮點:去年與前年相比,人均GDP增速高達10.46個百分點,盡管2012年比2011年略有下降(- 1.46個點)。按照現有的增長速率,大致可以估算出愛沙尼亞2014年的人均GDP數值:盡管若按購買力平價計,人均GDP將達24,284美元,名列世界第47;但若按國際匯率計,愛沙尼亞的人均GDP則將達到20,179美元,名列世界第41,比去年進步兩個臺階。人均GDP的“可持續”增加,在前東歐陣營里為數不多。
????而除了“富足性”和“恒富性”這些可量化特性,愛沙尼亞的“精”還在于愛沙尼亞人不可量化的這種秉性:“寧做雞頭,不做鳳尾”。盡管歷史上數次經歷北歐和東歐列強的統治,依然不屈不撓。1918年第一次獲得獨立,后又被納入前蘇聯版圖,直至前蘇聯解體之際,才最終贏得國家的第二次獨立。接著,愛沙尼亞于2004年同時加入歐盟與北約,并于2007年成為申根國的成員國。
????愛沙尼亞因地制宜,著力發展旅游業。興許是自然資源匱乏的緣故,礦產只有為數不甚多的油頁巖和石灰巖;而成為申根國成員國的便利條件,更是為這個小國的旅游業如虎添翼。筆者今夏,徒步旅行了愛沙尼亞的首都塔林。這里有歐洲中世紀最古老的防御城墻,而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古城至今得以近乎無損地完好保留下來,吸引著成千上萬的游客駐足。
????而旅游業,在旅游旺季八月,筆者估計每天至少就有5千人左右乘坐巨型游輪而至,另有5千人乘坐擺渡或其他交通工具來到塔林。可以想象僅憑每天這上萬的游客,就能給塔林古城帶來多么客觀的經濟收益。
????其實,愛沙尼亞人十分勤勞,這和有些人對有些東歐國家的印象興許有些出入。沿著塔林古城的主街道,一直走到盡頭,即可見到一個大的花市。一問開市時間,竟然是24小時營業。而古城處處可見借暑期勤工助學的女大學生們的身影,更是為塔林平添了幾分色彩。
塔林古城墻腳下,一名女大學生勤工助學。
????同時,加入歐元區,則是愛沙尼亞的一大舉措。從東歐陣營中脫胎而出,很快融入歐盟的大家庭,并從2011年1月1日起使用歐元。不可否認,愛沙尼亞經濟的強勁,歐元的貢獻應該功不可沒。當然,光有歐元也不夠,愛沙尼亞人充滿自信與熱情也是一個關鍵,這似乎也與東歐不少國家迥異。無論是主街道上,十多歲小姑娘歡快地在發單,還是市政廳門口的市場上,大姑娘沉著地在招攬,無處不傳遞著這個地方的人向往美好生活的心愿。在筆者看來,愛沙尼亞的“均富性”——0.34的基尼系數,不能不說是促成愛沙尼亞人快樂天性的秘訣之一。
????而愛沙尼亞的特殊地理位置,以及“先俄后歐”的歷史經歷,也決定著這個國家特殊而巧妙的外交政策。哪怕在二戰期間,愛沙尼亞也得益于這種特殊的地位。據說蘇聯、德國兩大強國,都沒有大規模地轟炸這個國家,只是由于兩國都認為愛沙尼亞是其國家的一個組成部分。
????先擺脫了強硬的“東歐陣營”,后加入民主的“歐洲聯盟”,這個波羅的海小國應該對前蘇聯和現歐盟的特點和優勢深有體悟。美國總統奧巴馬剛訪問過愛沙尼亞,9月3日周三在塔林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不懷疑俄軍參與烏克蘭東部的軍事行動……。因而,如何汲取俄、歐雙方乃至更多方的優勢,并在俄、歐雙方乃至更多方之間保持平衡,則是愛沙尼亞的一大挑戰。
????愛沙尼亞——波羅的海上的一顆“明珠”,盡管其經濟體的量雖“小”,質卻“精”,堪稱“袖珍型”經濟的典范。相信生活在這顆明珠上智慧的愛沙尼亞人,定能再次巧妙地在多個強大力量之間游刃有余。(財富中文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