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的高估值,并不等于就是泡沫。同時,美股雖然集中度很高,但頭重腳不輕。盡管如此,美股面臨的宏觀不確定性已然上升。
當前美股估值水平已達歷史第三高點,僅次于1999年末和2021年末。前兩次估值達峰后,美股均經歷了深度調整。但是,高估值不等于“泡沫”,還得看估值的合理性。首先,當前美股估值和股價表現,與其盈利表現高度匹配,這是高估值或不構成“泡沫”的關鍵理由。其次,2024年美股IPO數量遠低于1990年代和2021年,不存在一二級聯動的股市泡沫。再次,美股估值的堅挺可能也歸因于股債性價比的提升。本輪美債利率上行對美股的“殺估值”尚不明顯。投資者可能在主觀上賦予美股更高的性價比,一方面是更加忌憚債券投資相關風險,另一方面也是看到以科技股為代表的企業股價和盈利表現穩健。
從前10大公司在標普500指數的市值占比看,當前美股集中度回升至2024年7月前高,基本達到歷史最高水平。歷史上,美股的高集中度時常伴隨經濟金融危機。但我們認為,這次或許不必過憂。首先,美股市值水平的分化更多是企業盈利分化的體現。其次,2024年標普500等權重指數也有不錯表現,可謂“頭重腳不輕”。反映股市廣度的指標A/D線,在2024年9-11月上升,目前保持高位,說明標普500公司股價的上漲(如果不區分幅度的話)是廣泛而非個別現象。再次,美股相較全球主要地區股市的集中度不算高。
2024年,美股表現離不開積極的宏觀因素,即美國經濟保持韌性,美聯儲開啟了降息周期。隨著2024年接近尾聲,“特朗普交易”進一步加持美股;如果2025年美聯儲能繼續保持在降息周期,還能為美股提供一定流動性支持。
但是,美股面臨的宏觀不確定性已然上升。首先,特朗普政策引發的通脹上行風險,可能是美股最大的威脅。2022年以來,我們也能觀察到美股對通脹問題的敏感性,當通脹過高或者下降較慢時,美股都可能出現調整壓力。其次,關稅和貿易保護政策的負面影響可能顯化。如果特朗普上任后率先祭出“全球關稅”政策,可能引發投資者對政策影響的新一輪重估。美國的關稅以及其他貿易保護行為,或不利于對全球科技行業,放大美股高集中度的風險。美股大型科技企業對全球經貿關系和非美經濟生態有較高暴露。再次,美國財政和債務壓力也是美股不得不面對的風險。新財長能否切實改善美國財政壓力,需要時間檢驗??偨Y與展望。我們看到了本輪美股高估值、高集中度的合理性。不過,高估值和高集中度之下,投資者可能加大對宏觀風險的覺察,繼而增大美股波動。展望2025年,我們維持對美股“謹慎樂觀”的基準判斷,但投資者也需做好應對政策預期差與股市波動的準備。(財富中文網)
作者鐘正生為財富中文網專欄作家,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財富中文網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編輯:劉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