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全文釋放的信號來看,2023年中國經濟將實現穩中求進之勢。產業等政策發力點將圍繞“供給側創新驅動+需求側內需拉動”展開,這也是應對當前復雜嚴峻的內外部形勢,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應然選擇。擴大內需戰略下,消費將成為經濟復蘇的基礎拉力,投資將成為經濟復蘇的關鍵推力(推基建、穩地產、拉制造);創新驅動戰略下,現代化產業體系將加快升級,同時注重綠色低碳發展,防范房地產、地方政府債務等經濟金融風險。
2023年3月5日上午,全國人大聽取了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一年一度的政府工作報告是展望全年經濟的風向標。此外,2023年作為貫徹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開局關乎全局,起步決定進程。對于市場主體,企業家、投資者而言,開局之年的新戰略、新政策、新舉措將作為“源頭”,隱含未來5-10年,乃至更長時期的經濟及行業發展方向。
從報告全文釋放的信號來看,2023年中國經濟將實現穩中求進之勢。伴隨著穩增長動能的釋放,及去年基數的影響,全年經濟增速將前高后平。宏觀政策方面,財政強調加力提效,貨幣強調精準有力。產業等政策發力點將圍繞“供給側創新驅動+需求側內需拉動”展開,這也是應對當前復雜嚴峻的內外部形勢,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應然選擇。
擴大內需戰略下,消費將成為經濟復蘇的基礎拉力,投資將成為經濟復蘇的關鍵推力(推基建、穩地產、拉制造);創新驅動戰略下,現代化產業體系將加快升級,同時注重綠色低碳發展,防范房地產、地方政府債務等經濟金融風險。
一、主要量化目標:5.0%左右體現出經濟穩中求進之勢
1、經濟增速目標5.0%左右:理性積極、穩中求進、增速前高后平
經濟增速的目標水平,決定著宏觀政策調控的力度。《中國人民銀行法》中給出的中國人民銀行兩大目標:保持貨幣幣值的穩定,并以此促進經濟增長。2023年GDP增長目標定為5.0%左右,體現出經濟更為理性積極的穩中求進之勢。
2022年,經濟在外部環境動蕩不安,內部疫情等超預期因素的嚴重沖擊下艱難前行,最終實現全年3%的經濟增速,極為不易。2023年,經濟在疫情達峰后走出谷底,站在內生性復蘇的起點上(先行指標PMI:2022年12月47.0%、2023年1月50.1%、2月52.6%)。
2023年5.0%左右的經濟增速目標體現理性積極。其理性在于:第一,外部環境仍動蕩不安,全球“黑天鵝”難以預測,內部防疫措施調整也并非一勞永逸;第二,三年疫情對經濟造成的長期性影響不容忽視,經濟恢復仍面臨諸多困難挑戰,私人部門(民企與居民)資產負債表衰退的修復尚需一定時日,民企投資與居民消費實現環比修復后仍將承壓;第三,今年31省GDP加權平均目標值為5.63%,過去五年全國GDP增速目標較地方加權平均低0.6%,且廣東、江蘇、山東、浙江前四大經濟大省均將今年GDP增速目標值定為5%以上或左右。
其積極體現在于:2012年以來,經濟增速目標的設定多為“左右”,如2017年、2018年、2022年分別為6.5%左右、6.5%左右、5.5%左右;在經濟增長壓力比較大的年份則為區間,如2016年、2019年為6.5%-7%、6%-6.5%。2023年,將經濟增速目標設定為5%左右,給出了清晰的量化目標,體現出明確經濟增長底線的積極態度,穩增長政策或將更有為。
筆者預計,全年經濟增速將前高后平,二季度GDP增速或將達到7%以上的全年高點。對于企業家與投資人而言,需走在經濟周期的曲線之前,順勢而為,提前布局。
此外,5.0%左右的經濟增速目標,體現經濟工作要實現質升量增。質與量并不是站在對立面,要堅持以質取勝,以量變的積累實現質變。同時,也將持續改善民生,保持社會大局穩定,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
2、通脹目標3%左右:溫和上漲,合理區間
通脹的目標水平,同樣影響著宏觀政策調控的力度。2022年,CPI增速目標為3%左右,最終全年CPI增速錄得2%,低于預期目標,經濟在2022年出現了相對通縮的局面,反映在經濟中便是需求收縮,居民消費復蘇受阻,中小企業自主投資意愿轉弱。
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將通脹目標定為3%左右,因去年基數較低與經濟實現內生性復蘇,預計全年CPI將實現溫和上漲,快速上行的風險不高,將繼續在合理區間運行,不會對宏觀政策形成掣肘。
3、就業目標新增1200萬人左右,城鎮失業率5.5%左右:回歸常態
就業目標與經濟增長為正相關,經濟平穩增長,新增就業才能實現。2022年,城鎮新增就業目標為1100萬人以上,實際完成1206萬人,較2021年少增63萬人;城鎮調查失業率目標5.5%以內,實際全年全國平均值為5.6%,較2021年平均值上升0.5%。
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將就業目標定為城鎮新增就業1200萬人左右,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目標高于2022年。隨著穩增長政策的發力,以及經濟內生性復蘇,實現就業目標的主要制約項均實質性改善,回歸常態。預計2023年就業目標將得以實現,整體好于2022年。
經濟的主要量化目標,體現出更為理性積極與“以我為主”的穩中求進之勢。從短期看,今年作為新征程的開局起步之年,則需要保持平穩健康的經濟環境,推動經濟實現強有力的復蘇,使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從長期看,根據2035年遠景目標所提出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則代表到2035年,相比2020年的GDP總量或人均GDP需要翻一倍,這則要求這15年的年均增速需達到4.8%以上。因高質量發展階段經濟增速的逐步下臺階,那么作為第一個五年的“十四五”期間,年均經濟增速應至少達到5%,這也是2023年經濟增速目標定為5%左右的應有之義。
二、宏觀政策:財政加力提效,貨幣精準有力
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對宏觀及各類政策提出的總體要求是“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保持政策連續性針對性,加強各類政策協調配合,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合力”。
1、財政政策:加力提效
報告指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赤字率擬按3%安排。完善稅費優惠政策,對現行減稅降費、退稅緩稅等措施,該延續的延續,該優化的優化。做好基層‘三保’工作”。
首先,赤字率目標較去年的2.8%左右提升至3%,體現在地方加杠桿空間不足、壓力較大的情況下,中央作為加杠桿的主力,財政政策更加積極有為的穩經濟,適度擴大中央財政赤字規模,加大中央財政對地方政府的轉移支付力度。
其次,專項債較去年3.65萬億提升至3.8萬億元,對應基建投資將繼續發力穩經濟。從專項債的發行節奏來看,將繼續前置,如經濟難以實現強有力的復蘇,后續仍存在盤活專項債券結存限額的可能性。
最后,貼息工具與政策性金融工具有望繼續擴容。去年準財政政策的使用體現了靈活精準的效果,并與貨幣政策、產業政策等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的合力。
從財政政策部署來看,基建投資與制造業投資仍將是今年穩增長的重要抓手。下面我們從經濟的三駕馬車角度展開分析其緣由,以及基建投資與制造業投資的重要機遇:
出口:受全球貿易下滑影響,難以作為穩經濟抓手。去年以來,美國歐洲等西方發達經濟體為應對四十年未有之大通脹開啟“暴力”加息縮表,致使其經濟走向衰退,同時全球總需求大幅下降。IMF預測發達經濟體經濟增速將由2022年的2.7%放緩至1.2%,全球貨物和服務貿易數量增速由2022年的5.4%放緩至2.4%。海外供需缺口的不斷收窄,對我國今年出口將形成持續性壓制,穩增長的重心則落在內需,也就是消費和投資。
消費:受居民資產負債表衰退影響,短期反彈后長期難言樂觀。疫情三年,居民資產負債表出現較為嚴重的衰退,尤其2022年居民總資產增長明顯減速(住房類資產、股票股權類資產價值大幅回落),且資產端較負債端回落更快。結合美國、日本等經濟體經驗來看,資產負債表衰退將對居民消費形成一定的壓制。即便隨著疫情放開,線下消費場景打開與居民收入預期回升,在資產負債表轉強之前,消費改善長期難言樂觀。
投資:投資這駕馬車中將實現穩地產、拉制造、推基建。
第一,房地產投資短期止跌壓力仍然較大。2022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10%,是去年經濟穩增長的主要拖累項,最大一只“灰犀牛”。去年下半年開始,政策迅速調整,供給側金融十六條、“三箭齊發”等,重心從“保交樓”到“保房企”;需求側降低首套房首付比、放松限購、建立首套住房貸款利率政策動態調整機制等,因城施策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但從目前房地產市場相關數據來看,在房企投資與居民購房預期轉強之前,短期止跌壓力仍然較大。在樂觀情形下,二季度末有望止跌企穩。
第二,穩增長的重心則落在了制造業投資與基建投資,這里蘊含著企業2023年的兩大機遇:
【機遇一】制造業投資中的機遇:制造業數字化技改、低碳綠色化技改。財政貼息作為今年積極財政政策的一大工具,對制造業設備更新改造,數字化、低碳化技術改造的支持力度會繼續加大(后續章節將重點闡述兩大技改機遇)。
【機遇二】基建投資中的機遇:現代化基礎設施。近年來市場長期存在著“中國基礎設施建設是否已經飽和”、“基建投資回報率低,甚至難以覆蓋投資成本,經濟效益低”等問題的討論。在去年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中,對上述問題作出了明確的回答。
關于中國基礎設施建設是否已經飽和,會議指出,“我國基礎設施同國家發展和安全保障需要相比還不適應”。
關于基建投資回報率已經較低,經濟效益較低的問題,會議指出,“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對保障國家安全,暢通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擴大內需,推動高質量發展,都具有重大意義”“要注重效益,既要算經濟賬,又要算綜合賬,提高基礎設施全生命周期綜合效益”。
會議同時強調,“要適度超前,布局有利于引領產業發展和維護國家安全的基礎設施,同時把握好超前建設的度”。
對于企業而言,現代化基礎設施的重點方向與所涉及的行業,不僅具備因“適度超前”的短期機遇,也具備“保障國家安全、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長期機遇。會議中明確了現代化基礎設施的五大方向,企業可提前布局:
一是交通、能源、水利等網絡型基礎設施。包括交通(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沿海和內河港口航道、水運設施網絡)、能源(分布式智能電網、新型綠色低碳能源基地、油氣管網)、水利(水網主骨架和大動脈、重點水源、灌區、蓄滯洪區建設和現代化改造)等;
二是信息、科技、物流等產業升級基礎設施。包括信息(新一代超算、云計算、人工智能平臺、寬帶基礎網絡)、科技(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物流(綜合交通樞紐及集疏運體系、支線、通用和貨運機場)等;
三是城市基礎設施。包括城市群交通一體化、地下綜合管廊建設、防災減災基礎設施建設、公共衛生應急設施、智慧基礎設施(智能道路、智能電源、智能公交)等;
四是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包括農田水利設施、農村交通運輸、城鄉冷鏈物流設施、供水工程、農村污水和垃圾收集處理等;
五是國家安全基礎設施。要加快提升應對極端情況的能力。
2、貨幣政策:精準有力
報告指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精準有力。保持廣義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筆者預計,貨幣政策發力方向為:普惠小微、科技創新、綠色發展、基礎設施等。
此外,近期央行副行長劉國強在“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指出,“有效需求不足仍然是主要矛盾”。
從1月信貸社融數據來看,總量企穩,但結構上冷熱不均,主要體現在居民與企業之間。1月人民幣貸款增加4.9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增9227億元。新增社融5.98萬億元,雖比上年同期減少1959億元,但為近五年同期次高值。其中代表市場自主融資意愿的相關科目,企業中長期貸款同比多增1.4萬億元,體現政策端的支持及企業內生融資需求的修復;但居民中長期貸款同比少增5193億元,體現居民預期仍未實質性改善。往未來看,下一階段社融結構能否繼續優化,是判斷經濟實現復蘇強弱的關鍵。
筆者認為,今年貨幣政策將繼續從總量上充足發力,從方向上精準發力,繼續維持邊際寬松的立場,助力有效需求恢復,從而推動經濟實現強有力的復蘇。
三、創新驅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大力發展數字經濟
科技創新是中國經濟對內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對外跨越“修昔底德陷阱”的制勝法寶。中國經濟正處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關鍵階段,驅動經濟增長的核心動能必須由要素投入驅動向技術創新驅動跨越。
此外,在日趨復雜嚴峻且充滿不確定性的國際環境中,只有實現科技自立自強,攻克“卡脖子”難題,掌握關鍵核心技術,才能把握住發展的主動權,成功跨越“修昔底德陷阱”。
故“供給側創新驅動”與“需求側內需拉動”一并,是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應然選擇。
1、2023年創新驅動戰略三大重點方面
一是創新驅動目標,報告中指出“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強。完善新型舉國體制,發揮好政府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中的組織作用”“圍繞制造業重點產業鏈,集中優質資源合力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等。
二是創新驅動主體,報告中指出“突出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
三是創新驅動的兩大發力方向,報告指出“促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
提到創新,很多身處相對傳統行業的企業會認為與自己無關。需理解,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創新驅動的新支柱,而傳統制造業是創新驅動戰略的基本盤,二者缺一不可。
2、創新驅動下的企業兩大長期機遇:數字化、專精特新
【機遇三(接上)】數字化已成為企業創新發展的“基礎設施”。數字經濟是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之后的主要經濟形態,數字經濟的發展是由產業數字化支撐,而產業數字化則是由企業數字化轉型得以實現。
報告指出,“加快傳統產業和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著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
這些不僅是數字經濟時代國家實現創新驅動戰略的具體支撐,更是擺在企業面前“真金白銀”的政策紅利。伴隨著未來創新驅動戰略的逐步深化,政策面對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支持力度仍會不斷加大。
此外,2月27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指出,“推動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農業、工業、金融、教育、醫療、交通、能源等重點領域,加快數字技術創新應用”,以上行業的數字化則為重中之重。
【機遇四】“專精特新”已成為企業創新發展的“指路明燈”。“專精特新”一詞自2011年時任工信部總工程師朱宏任首次提出以來,國家對“專精特新”企業的重視程度不斷加深。
2022年6月,工信部印發《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管理暫行辦法》,提出構建包含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個層次的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體系。二十大報告首次提出,“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
相關政府部門一方面以認定獎勵、資金補貼、資源傾斜等方式直接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另一方面聯合科研院所、金融機構、行業內龍頭企業及專業化服務商共同構建了多元化的企業服務生態,通過研發補貼、購買服務等方式,為“專精特新”企業提供精準服務。
對于企業而言,創新發展并不是難以落地的宏大敘事,“專精特新”早已是“指路明燈”。筆者建議企業要盡力、盡早按照“專精特新”的標準去發展。未來,各級政府在財力、人力、物力上會也將投入更多的資源支持“專精特新”。
3、平臺經濟:支持平臺經濟發展
關于平臺經濟,報告指出,“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提升常態化監管水平,支持平臺經濟發展”。
2021年以來,對平臺企業的反壟斷與防止資本無序擴張,使市場產生“全面打擊平臺企業發展”的認知偏差,在執行層面產生合成謬誤,平臺企業預期普遍轉弱,但其政策意圖是為了使平臺經濟在規范中發展,在發展中規范,支持和引導資本規范健康發展。
去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支持平臺企業在引領發展、創造就業、國際競爭中大顯身手”。首先,是對平臺經濟所產生的認知偏差進行糾偏,未來將進行常態化監管。其次,可預計,更多有利于平臺企業長期可持續健康發展的具體政策將逐步落地,不僅要支持平臺企業發展,還需要平臺企業在國際競爭中創造更大的價值。
四、擴大內需:消費擺在優先位置,政府投資帶動全社會投資
當今國際形勢充滿不確定性,全球化逆流、地緣經濟割裂所帶來的全球產業鏈調整與重配、和平紅利下降,將成為一大長期可能性。
從短期來看,2023年外需不足則更需內需發力。我國曾通過擴大內需有效應對了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2020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從長期來看,以內需為主導、內部可循環是大國經濟的主要特征,發達國家多是以內需為主導的消費國。
中國作為擁有14多億人口、4億多中等收入人群的經濟體,人均財富提升空間及內需釋放潛力巨大,更應以我為主、主動作為,搶占發展先機,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內需中,消費是經濟發展的目的,投資是經濟發展的手段,二者關系需要辯證來看。只有目的,沒有手段是不行的,只有手段,沒有目的是萬萬不行的。
在消費端報告重點指出,“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穩定大宗消費,推動生活服務消費恢復”。
短期來看,大宗消費與生活服務消費則是今年政策促消費的重點,企業需重點關注“中低收入人群”的消費力釋放。
在投資端報告則重點指出,“政府投資和政策激勵要有效帶動全社會投資”“鼓勵和吸引更多民間資本參與國家重大工程和補短板項目建設,激發民間投資活力”。
【機遇五(接上)】此外,在擴大內需戰略下,企業家、投資者需重點關注的是去年底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下文簡稱《綱要》),其中蘊含了企業在“擴大內需戰略”下長期發展確定性方向與新機遇。
在第三章節“全面促進消費,加快消費提質升級”中提出:持續提升傳統消費,積極發展服務消費,加快培育新型消費,以及大力倡導綠色低碳消費。
筆者認為,促進消費的四個方面不僅涉及消費行業,而是將消費作為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各方面的基礎。
例如,在“持續提升傳統消費”中重點提出,“推進汽車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等,在“加快培育新型消費”中重點提出,“發展智慧超市、智慧商店、智慧餐廳等新零售業態”“發展新個體經濟”等。
此外,在投資方面,《綱要》也重點指出制造業數字化與低碳綠色化兩大技術改造方向。其重要性上文已作分析,不再贅述。
在第五章節“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釋放內需潛能”中提出:在全國統一大市場框架下充分發揮各地區比較優勢,努力實現差異競爭、錯位發展,釋放區域協調發展的巨大內需潛力。
筆者認為,各地區將趨向于形成“主體功能區”為特征、優勢互補的區域經濟布局,企業需圍繞各區域具備比較優勢的產業做長期布局。
在第七章節“健全現代市場和流通體系,促進產需有機銜接”中提出:破除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建設高效規范、公平競爭的國內統一市場,破除妨礙生產要素市場化配置和商品服務流通的體制機制障礙,降低全社會交易成本。
筆者認為,各地區過去所形成的價格保護機制將被逐步打破,行業集中度上行。交易與制度性成本下降,有利于企業市場邊界擴大,頭部品牌市場將會更廣,區域性品牌企業需力爭成為行業頭部,不可“偏安一隅”。
在第八章節“深化改革開放,增強內需發展動力”中提出:增強資本市場對實體經濟的融資功能,提高直接融資特別是股權融資比重等。
筆者認為,伴隨著全面注冊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入,科技、資本和實體經濟將實現高水平循環。在主板主要服務于成熟期大型企業;科創板突出“硬科技”特色,發揮資本市場改革“試驗田”作用;創業板主要服務于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北交所與全國股轉系統共同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下,創新型企業實現資本化、股權融資的機遇將大幅提升。
因篇幅有限,以上僅為《綱要》部分內容,建議企業家從《綱要》中搜索自身行業的相關表述,理解學習“擴大內需戰略”對自身行業長期發展的影響。此外,《綱要》是“擴大內需戰略”提綱挈領性的文件,未來各有關部門將會進一步細化實化,各地方將結合實際制定本地區擴大內需戰略政策措施。
五、提振信心: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
自2020年疫情發生以來,市場主體,尤其是中小企業長期承受著上游原材料成本居高不下所帶來的供給沖擊;下游終端消費低迷所帶來的需求收縮;疊加多行業政策調整,疫情反復且防疫措施不斷升級,生產經營活動頻繁受阻,從而造成發展的預期不穩、信心不足。
報告指出,“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鼓勵支持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壯大,支持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展,構建親清政商關系,為各類所有制企業創造公平競爭、競相發展的環境,用真招實策提振市場預期和信心”。
首先,二十大報告首次提出,“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2022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明年經濟工作千頭萬緒,要從戰略全局出發,從改善社會心理預期、提振發展信心入手,綱舉目張做好工作”“要從制度和法律上把對國企民企平等對待的要求落下來,從政策和輿論上鼓勵支持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壯大”,政府工作報告所述內容是對上述會議精神的進一步貫徹落實。
【機遇六(接上)】對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筆者認為,2023年政策面對于民營經濟的呵護力度將不斷加大,對“真招實策”應有所期待。往未來看,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將沒有終點,民營企業應對市場上錯誤議論正本清源,拾起發展的信心。
六、綠色發展:推動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推動重點領域節能降碳
中國式現代化有五大主要特征,其中之一便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自2021年雙碳目標被首次寫進政府工作報告后,雙碳目標工作便開始全面展開。
2021年,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提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其中“廣泛”、“深刻”、“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3個關鍵詞同時出現,是自新中國成立至今第3次,前兩次分別是改革開放與住宅商品化,可見實現雙碳目標作為國家重大戰略決策,勢必將對未來幾十年中國經濟、能源、產業、科技、金融等方面產生重大的影響。
2021年10月,《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以及《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兩個重要文件相繼出臺,共同構建了中國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的頂層設計,而重點領域和行業、各地區的配套政策正在陸續出臺,其對各行業的影響,以及增量機遇將會不斷細化。
此次報告中指出,“深入推進環境污染防治。加強城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持續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
并明確,“完善支持綠色發展的政策,發展循環經濟,推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推動重點領域節能降碳,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
可見,實現雙碳目標并不是單一的技術、能源、氣候環境問題,也不是畢其功于一役。
【機遇七(接上)】對于企業而言,低碳綠色化將成為企業創新發展的“標尺”。
首先,近年來國家對企業低碳綠色化技術改造的政策支持不斷加大,對于工業企業的支持尤為突出。2022年6月29日,工信部、發改委等六部門聯合發布《工業能效提升行動計劃》,為全面提升工業能效提出“推進重點行業節能提效改造升級。深入挖掘鋼鐵、石化化工、有色金屬、建材等行業節能潛力”“鼓勵中小企業專注主業、深耕細作、強化創新,在節能提效技術裝備領域培育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單項冠軍企業”等。
其次,當前政府正在逐步用雙碳作為“標尺”引導企業規范健康發展。二十大報告指出,“完善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調控,重點控制化石能源消費,逐步轉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制度”。從2022年開始,政府部門已經開始推動“能耗雙控”轉向“碳雙控”,用碳排放總量和碳排放強度評判企業生產經營是否合規,從而給予不同的獎勵和懲罰。
在政策的引導下,上下游產業合作方將逐步用雙碳作為“標尺”衡量合作機會,資本市場逐步用雙碳作為“標尺”判斷企業資本價值。同行業的競爭對手,如果在同樣產量下的能耗相同,你的碳排放總量和碳排放強度低于他,那么你便會獲得更多的商業機會與融資機會。
七、全面深化改革:完善新型舉國體制
在深化改革工作方面,報告指出,“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大力提振市場信心,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
筆者認為,2023年不僅是經濟重啟之年,也是改革深化之年。對于企業而言,改革的重要機遇,便是“新型舉國體制”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所涉及的重點行業,以及向著“單項冠軍”、“專精特新”的方向發展。
“舉國體制”,顧名思義,是指特殊的資源配置與組織方式,由政府統籌調配全國資源力量,達成相應目標任務。“舉國體制”首次被提出是在2002年《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期體育工作的意見》中,“以新世紀我國在奧運會等重大國際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為目標,堅持和完善舉國體制”。
“新型舉國體制”首次提出則是在2011年《國家“十二五”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中“加快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政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新型舉國體制”,此后“新型舉國體制”便主要用于科技創新方面。
2012年以來“新型舉國體制”共有15次官方表述,2022年至今共有以下五次:
1、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七次會議指出,“健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舉國體制,要把政府、市場、社會有機結合起來,科學統籌、集中力量、優化機制、協同攻關”;
2、二十大報告指出,“健全新型舉國體制,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優化配置創新資源,優化國家科研機構、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科技領軍企業定位和布局,形成國家實驗室體系,統籌推進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加強科技基礎能力建設,強化科技戰略咨詢,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
3、2022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布局實施一批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完善新型舉國體制,發揮好政府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中的組織作用,突出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
4、2023年1月政治局第二次集體學習指出,“要加快科技自立自強步伐,解決外國‘卡脖子’問題。健全新型舉國體制,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優化配置創新資源,使我國在重要科技領域成為全球領跑者,在前沿交叉領域成為開拓者,力爭盡早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
5、2023年2月政治局第三次集體學習指出,“健全新型舉國體制,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優化配置創新資源,使我國在重要科技領域成為全球領跑者,在前沿交叉領域成為開拓者,力爭盡早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
可見“新型舉國體制”的任務便是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實現科技自立自強。
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機遇八(接上)】以二十大報告所指出的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的“四個面向”為中心,同時結合“十四五規劃”以及政治局集體學習等相關內容,“新型舉國體制”所聚焦的重點方向及行業:
1、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電路、生命健康、腦科學、生物育種、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
2、面向經濟主戰場:數字經濟、綠色經濟等;
3、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關鍵元器件零部件、關鍵基礎材料、油氣勘探開發等;
4、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新發突發傳染病、生物安全、醫藥和醫療設備等。
此外,我國的國情特色與體制機制,相較于西方發達經濟體將更好的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其體現在于:
第一,中央決策可最大程度的凝聚全國共識、形成合力,并保持新型舉國體制的長期戰略定力;第二,國有企業在新型舉國體制中將作為戰略性創新的發動機,民營企業將成為關鍵支撐,發揮協同力量。
所以,對于身處其他行業的市場主體、尤其是民營企業而言,“新型舉國體制”的普適性機遇便是其重要抓手—“專精特新”與“單項冠軍”,上文已作分析,不再贅述。
八、安全發展: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
安全是實現高發展的前提,2023年風險防范工作的三大重心分別是房地產、金融和地方政府債務。
關于房地產,報告指出“有效防范化解優質頭部房企風險,改善資產負債狀況,防止無序擴張,促進房地產業平穩發展”。
關于金融,報告指出“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完善金融監管,壓實各方責任,防止形成區域性、系統性金融風險”。
關于地方政府債務,報告指出,“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優化債務期限結構,降低利息負擔,遏制增量、化解存量”。
此外,企業家需注意的是,二十大報告指出,“推進安全生產風險專項整治,加強重點行業、重點領域安全監管”。對于企業而言,安全也是企業發展的底線,在生產經營方面,尤其是數據作為新生產要素,在使用層面要加強安全意識。
總之,2023年,經濟將重啟、改革將深化,唯有以后天的視角思考明天的格局,以明天的格局做出今天的決策,才可不悲觀、不迷茫,抓住長期的確定性!(財富中文網)
作者張奧平為財富中文網專欄作家,知名經濟學家、創投專家,增量研究院院長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財富中文網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編輯:劉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