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貿易 平衡世界 | 杭州G20峰會開啟亞歐經濟共同體新時代
按說最初的二十國峰會(G20),充其量只是一個“非正式的會談(Informal Talks)”——規模也不算大,來人通常圍張圓桌而坐,會議期間的用餐也頗為簡陋。有的輪值主席國更是“摳門兒”,不乏只能靠比薩或者漢堡充饑的峰會。在G20峰會的選址上,不少的輪值國未必把峰會設在這個國家最為重要的幾大城市之一,有的干脆找個小城鎮了事。
相比之下,顯然這次在中國杭州市召開的G20峰會,無論從會議的籌備時間之長,還是規模之大,抑或規格之高,以及為了確保杭州的“G20藍”地方政府所做出的巨大努力,都可以看出G20所有的既往峰會,顯然都難以與在杭州舉辦的G20峰會同日而語。
對此次杭州G20峰會的“超高規格”,自然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其中不乏有些不同之聲。筆者對此不想做任何的評價,只是想從另外一個視角來看待杭州20國峰會的重要意義所在:“亞歐經濟共同體”將從杭州G20啟程。換言之,杭州G20峰會開啟了“亞歐經濟共同體”的時代。
筆者曾經于今年2月在《財富》中文網上撰寫了《亞投行,助力“歐亞經濟共同體”》一文。在文中,筆者首次提出了“歐亞經濟共同體”的概念;而后在為社科院歐洲所的年會研討會所寫的論文《“一帶一路”戰略實施將助力“亞歐共同體”的創建》中,筆者將之前提出的“歐亞共同體”稍加修改,變為“亞歐共同體”,正式提出了“亞歐共同體”的概念;并且進一步將“亞歐共同體”細分為“亞歐(政治)共同體”、“亞歐(經濟)共同體”、“亞歐(貨幣)共同體”等亞概念。
杭州G20峰會討論的議題,也頗為廣泛,而其中經濟更是峰會諸多議題的重中之重——既有宏觀經濟,也有微觀經濟;既有工業領域的結構性改革,也有貨幣領域的匯率政策;既有產能過剩,也有出口管制;既有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也有經貿合作;既有全球經濟治理,更有創新政策、綠色經濟等等,不一而足。
而參加的國家盡管有20個,堪稱當今世界最強的20個經濟體,但若稍加歸類,便不難發現,其實真正的角力還在于“中美歐新三國”。筆者在2012年刊出的《中美歐已是“新三國”,中國將勝出》一文(趙永升,新華社,2012年5月7日)中,就已經提出了“中美歐新三國”的概念。筆者當時就主張歐盟與中國雙方要聯手,以共同應對美國霸權。中歐聯手,將有利于全球的力量平衡與世界局勢的穩定。
盡管筆者提出“中美歐新三國”的概念已經整整四年有余,但此次杭州G20峰會凸顯出的依然是中國、美國和歐盟這世界三大經濟體,尤其是在經濟領域里的“針尖對麥芒”。倘若說2012年筆者只是提出了“中美歐新三國”這個概念的話,那么毋庸置疑的是,此次杭州的G20峰會體現出的正是這個概念在現實世界中的付諸實踐。
“中歐聯手,共御美國”,若只論經濟領域的話,“亞歐經濟共同體”自然是最佳的藥方了。因此,筆者認為杭州G20峰會是“亞歐經濟共同體”的一個里程碑,準確地說是“亞歐經濟共同體”將從杭州G20峰會啟程。
而在杭州G20峰會召開之前,中國政府已經做了堅實的鋪墊——最大的舉措,眾所周知是“一帶一路”戰略。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合稱,“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于2013年10月率先提出的一個偉大構想。
上文提及的“中美歐新三國”的概念,其實指的是從地緣政治視角出發,為杭州G20峰會做鋪墊的“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將有助于“亞歐(經濟)共同體”的創建。而隨著該戰略的實施,尤其是昔日“陸上絲綢之路”的恢復和拓展,亞、歐兩個大陸就能夠真正實現互聯互通了。由于作為“海洋霸主”的美國,其海上力量在短時期內還難以被中國超越,這種通過揚長避短之策,其實是相當有智慧的做法。
除了從地緣政治視角出發,若要從金融貨幣視角出發的話,“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還將助力“亞歐(貨幣)共同體”的創建。盡管人民幣現在姑且還是作為一種“國家貨幣”(中國貨幣),充其量也只能算是具有部分職能的“區域貨幣”(亞洲貨幣),但無論如何,人民幣早晚是要國際化的。
要實現人民幣的“國際化”,第一步要走且已經在走的是人民幣的“亞洲化”;而在人民幣“亞洲化”之后甚而同時,筆者認為中國政府要走的即是人民幣的“歐洲化”了。綜合當今世界的幾大“國際貨幣”(硬通貨)與“世界中心貨幣”(美元)的態勢,不難理解在未來人民幣國際化的整個過程中,最為關鍵的步驟莫過于人民幣的“歐洲化”。而習近平主席倡導的“一帶一路”計劃,恰是助推人民幣“歐洲化”進程的一大舉措。
顯而易見,中國擬通過“一帶一路”計劃,來加強東部亞洲與西部歐洲的聯系。如果說中亞、西亞是該戰略的中間“驛站”,那么無疑西部歐洲則是該戰略的目的地。
其一,為杭州G20峰會做鋪墊的“一帶一路”是資本與金融的戰略。例如,中國要從“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內陸省份開始,擴充修建鐵路、公路以及輸油管道,推進內陸貧困地區的發展,并且縮短與中國東部與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的差距。無論是中國出資400億美元成立的“絲路基金”,還是投資于海上絲綢之路的160億美元,都是“一帶一路”計劃的關鍵目標。這個目標是要給沿線的諸多國家或者地區經濟體,提供在基礎設施、資源開發、產業協作與金融合作等領域的投融資支持。
其二,為杭州G20峰會做鋪墊的“一帶一路”是貿易與結算的戰略。“絲綢之路經濟帶”與“海上絲綢之路”,必將快速密切中國同中亞、西亞等地的政治與經濟、文化聯系與貿易往來。其實,歐洲與亞洲從地理上而言是相連的,被統稱“歐亞大陸”。歷史上歐亞之間歷來貿易往來甚密,尤其是從歐亞大陸這一端的中國到歐亞大陸另外一端的西歐諸國,蜚聲古今中外的“絲綢之路”即是明證。無非是由于陸地交通與途中各種“路障”的阻隔,后來才逐漸開辟了“海上絲綢之路”。
加上“一帶一路”沿途、沿岸涉及的諸多國家,原本一直是歐盟諸多成員國或疏或密的經濟和貿易伙伴。此次,習近平主席將陸上的“絲綢之路”與海上的“絲綢之路”合二為一,提出“一帶一路”戰略。這將在經濟、貿易以及與此緊連的結算上所產生的意義之巨大,實難量化。
鑒于“一帶一路”既是資本與金融的戰略,又是貿易與結算的戰略,而與這些關系最為密切的工具和介質自然都是貨幣。因此“一路一帶”計劃的實施,必將直接推動中歐雙方之間的貨幣即人民幣和歐元在操作層面上的合作快速加強;進而,隨著“一路一帶”戰略的推進,中歐貨幣合作無疑將從操作層面提升到戰略層面。
而憑籍資本與金融、貿易與結算,外加貨幣這三斧子,杭州G20峰會以及作為會前鋪墊的“一路一帶”戰略,在筆者看來,此番已經著實開啟了“亞歐經濟共同體”的時代。
其實,為這次杭州G20峰會做鋪墊的無論是“路上絲綢之路”,還是“海上絲綢之路”,早已是歷史上亞洲與歐洲之間的通道,也是東方與西方之間至關重要的一條交流紐帶。世界上頗為輝煌的兩大文明,正是通過“絲綢之路”連接到了一起,共同創造了人類文明史。
而習近平主席率先倡導的“一帶一路”戰略、配合該戰略設立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尤其是此次的杭州G20峰會,恰是將恢復歷史上歐亞大陸之間的輝煌時代——“亞歐經濟共同體”將從杭州G20峰會啟程。至于“亞歐共同體”與“亞歐經濟共同體”的具體可行性操作步驟,筆者將在未來的文章中加以詳盡闡述。(財富中文網)
本文作者趙永升為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經濟學教授,法國全法中國法律與經濟協會副會長,財富中文網的專欄作家。
(注: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