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網站有趣的花招——統計單個賬戶一年消費總金額——為人們的閑聊和攀比提供了素材。于是周期性的曬單族出現了,他們自稱 “敗家”,夸張而愉快地表演痛心疾首。從技術的角度看,這個有用的花招,或者稱之為受歡迎的網站功能,標志著產品設計者的進化;無論他們是否意識到,產品經理們已經從專注于用戶的體驗,提升到同時管理用戶的“經驗自我”和“記憶自我”。
????電子商務的增長曲線可用陡峭來形容。2013年9月商務部數據,2012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規模達到8萬億元人民幣,2013年數據尚未統計完成,預計約為10萬億元,2015年將上升到20萬億,2020年保守估計超過30萬億。滲透率同樣驚人,2010年中國城鎮人口中有過網購經驗的人還只占1/5,2013年迅速增加到1/2,不曾網購的人變成少數派。盡管如此,“互聯網用戶”仍然不能和 “網購族”用等號連接,買東西吃東西歡樂多多,也用不掉全部時間,所以國內最大的電商公司阿里巴巴做云存儲,做手機操作系統,做終端和終端上的各種應用,現在做游戲平臺,用各種應用占據人們的時間。
????當然消費的定義可以很寬泛,網上的消費行為不一定通過支付寶、網銀、貨到付款來實現,閱讀電子書,玩手機游戲,哪怕是“免費”的,都可以稱為消費——信息消費和娛樂消費。撇開語義學的問題,我們至少可以說,在幾個電商網站的頁面上流連忘返,無法滿足多數互聯網用戶的全部需求。
????阿里巴巴布局移動互聯網,要和用戶聯系更多,2014年1月,終于再次不顧馬云2008年和2010年之間常說的“餓死不做游戲”的豪言,宣布進軍手機游戲平臺。2012年淘寶已經放棄了反游戲理想主義的立場,運營網頁游戲。兩年后,智能終端的粘性高于個人電腦的今天,阿里布局手游,正在情理之中?
????最緊張的是騰訊。游戲是騰訊的金牛業務,貢獻一半以上的利潤,當阿里巴巴出現在競爭對手列表上,哪怕剛剛傳來消息,股市已經做出劇烈反應,1月9日騰訊公司市值一天縮水130億港元,這說明業界普遍視阿里巴巴為騰訊游戲的真正的威脅。
????三強爭霸賽繼續上演,百度、騰訊和阿里巴巴用并購、合資、合作的方式,組織以這三家公司為“頭領”的企業部落。競爭的烈度持續增加,三塊原本遙遙相望的地盤,各自擴大,越來越近,終于接壤,彼此進入了。而以己之輕,攻敵之重,正是實用的兵法。游戲戰場,阿里輕,騰訊重,阿里無戰果無妨,一旦有小戰果,對騰訊而言卻是大傷害。
????阿里巴巴進入手游之后,傳言已久的騰訊入股京東更具現實性,這樣企鵝就能在貓狗大戰里和狗聯合起來攻擊貓,同樣在對手的腹地攪局。
????互聯網巨頭腦門上的標簽花花綠綠,原本的角色模糊了。作為互聯網中的結點,人的角色一直保持著多樣性。僅僅當一個網購用戶不能令人滿意,就像宮崎駿說的,“看到新產品就猛撲上去,抓到手里就得意洋洋——那樣的人只是一個消費者;你首先應該成為一個生產者。”(財富中文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