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鐵必須兩條腿走路
????問:也就是說您覺得中國大力發展輪軌高鐵的技術方向是有問題的,其實,發展磁懸浮高鐵對中國還是有一定的優勢和必要性的?
????答:當然。其實那時存在著一個最大的、看似有根據的對于磁懸浮的批評,即跟輪軌系統相比磁懸浮造價太高。當時龍陽路線的造價,整個體系算下來每公里大概兩億多人民幣,在當時這是一個天文數字,因為當時測算高鐵輪軌每公里造價最多是不會過億的,這等于說從造價上看,磁懸浮對于中國太奢侈了。但其實這一討論是被當時現有的專家體系操縱和扭曲了的,事實上,這些專家起了一個非常不好的阻礙磁懸浮在中國應用的作用。當時,國內的絕大部分軌道交通專家都是既有鐵道部體系內的,對于磁懸浮技術抱著負面的態度,而且在誤導領導和民眾反對磁懸浮技術上,這些專家做得要比高鐵出了事故后的閃爍其詞高明有效得多!
????事實上,京津這條線(全長約115公里,編者注),預算是100多億,實際上是花費了220多億,因此,輪軌現在的造價并不亞于磁懸浮的造價。武廣高鐵完工后,鐵道部對外宣布每公里的造價是不超過1億;當時我讓一些專家去算了一下武漢和廣州這條線,了解到這一造價只是軌道成本,不包括涵洞隧橋車站機車系統,如果把所有費用都加進來,算出來的結果大概是每公里1.9億多。如果磁懸浮按照現在的技術水平,造到像京津、武廣這么長的距離,造價肯定會低于目前輪軌高鐵。原因很簡單,現有的短途龍陽線的機車系統占整個造價的比重很大,但如果長途的話,機車系統的成本就會被攤薄。
????問:也就是說,現在看來,兩者的造價是差不多的。但這里有一個問題是,現在磁懸浮這個造價,比如龍陽路是兩億每公里,但真正做起來的這個估計的造價和實際的會一樣么?
????答:也許不會,但磁懸浮會更有成本競爭力。因為龍陽線建設,當時朱镕基他們設想的是一個很合理的方案,即把高架軌道這個產業鏈單獨作為預制件產業來做,為規模效益埋下了伏筆。實際上,現在的高鐵決定用高架系統,這也得益龍陽這條實驗線的技術貢獻。因為磁懸浮是無摩擦運動,所以材料的損耗主要僅限于電子元器件,運營維護成本會低得多。另外,對核心技術專利支付的技術使用費與輪軌相比也會低得多,而且確實是在為本土自主創新的全球最領先的技術而買單。所以從成本方面來看,沒有理由再反對磁懸浮了。
????問:但從中國的實際情況來看,確實存在磁懸浮和輪軌非此即彼的可能性。因為無論使用哪項技術,投資都是非常巨大的,比如2萬億投資了輪軌高鐵,可能就沒有錢投在磁懸浮上了。
????答:我個人不認為是或此或彼的。因為磁懸浮這個系統是對飛機的替代,無論從宏觀效應還是微觀效應,一旦它商業化運行的話,是對航空的補充和替代。
????問:與航空相比,磁懸浮的運輸成本,您有測算過么?
????答:西門子當時磁懸浮團隊測算過,也通報給中國有關領導和專家。飛機無論用什么標準衡量相對磁懸浮都毫無優勢:載客量、能耗、成本、服務水平(飛機受天氣影響)、本土產值,基建投入(不需重復建設機場和高鐵車站)等等(據公開資料,中國目前鐵路、公路和航空噸公里運輸成本分別約為0.1元、0.4元和5元——編者注)。現在的高速輪軌系統,每用一項技術都要付費。而磁懸浮技術,專利引進和轉讓的商業談判則對中國極為有利,因為中國不用,所有相關技術都是廢紙。中國一旦能夠通過短途商用后進一步優化和自主開發完善,就能真正全面開放地主導這一全球最領先的產業。同時,有一點是我個人堅信的:通過全球范圍內的開放式自主創新與合作,如果能夠把iPad這么先進的軟件能力創新性地運用到磁懸浮上,它的速度甚至可以達到時速800公里以上。
????劉志軍等犯了一個對公眾利益危害極大的狹隘性錯誤,他們建設高速輪軌就是為了把磁懸浮給封殺掉。這也是為甚么高鐵必須要開到380公里/小時,現在我們都知道這一做秀是以乘客的生命為代價的。大家知道,全世界高速輪軌系統已經做了30到50年了,這是一種摩擦運動,無論是從材料磨損還是安全性,或是能耗和經濟性來考慮,輪軌技術的時速其實在二三百公里之間是非常合理的速度。
????問:實際上,國際上商業化運營的輪軌高速沒有超過300公里/小時的,對吧?
????答:對!并沒有。
????問:那么是不是說您認為中國鐵道部之所以設定380公里/小時這個速度,更多地是從跟磁懸浮競爭的角度考慮的,是拔高了輪軌高鐵的速度?
????答:對!現在大家都知道劉志軍是黑道白道都無所顧忌,且不擇手段、無所不用其極。在這場博弈中,磁懸浮領軍人物,像朱镕基前總理、吳祥明總指揮等這批教授、清華高材生們,明顯是秀才遇到兵,無可奈何沒了方向。這一點,我覺得特別的可惜。
????采訪人:周展宏
????采訪助理:譚艷雷
相關稿件
? 中國需要發展高鐵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