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發現,收購行動在亞洲普遍較為成功,創造價值的交易占到了51%。但在中國,該數字卻低于亞洲或全球的 平均值,在此期間股東總回報為正值的并購項目僅有46%。
黃金時機。如果交易在宏觀經濟周期的“上升”階段中對外公布,那么往往可以實現比經濟下滑期間所宣布的交易更多價值。從整個亞洲來看,企業為股東創造價值的最佳契機,便是在牛市的上升途中采取行動,而不是當市場回落,或在經濟復蘇的早期階段中出手。那些認為在經濟下行周期中可以對被收購企業進行“抄底”的看法,無疑是短視的。從以往來看,通過并購創造價值的最好年份分別是2002、2005、2006及2011年。
小規模交易的成績優于大型并購。就中國企業來說,不超過20億美元的并購行動比更大金額的交易更能創造價值,大多數此類規模的項目均創造了良好的股東回報。
現金為王。我們發現,現金交易在中國的成效明顯好于股權交易,其股東總回報率的平均水平高出了后者9個百分點。
馬航370失聯事件至今沒有定論,最終如何賠付也沒有明確的說法。但是,根據包括洛克比空難在內的歷次航空事故和泰坦尼克號沉船事故的理賠金額預測,保險公司在馬航370事件中最終賠付額可能高達2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