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富人還有一個謬論是:他們處在一個排外的圈子里,一個代代把持財富、不容外人染指的富豪階層。事實上,1%最富有的人的財富變化極大,在經濟衰退和蕭條期間直線下降。(據一份財富凈值報告估計,在羅斯福開始對百萬富豪階層動刀之后,他們的財富縮水了85%。)此外,1%俱樂部的會員名單也在不斷地變動之中。根據美聯儲的一項研究,在1996年至2005年期間,這1%中有57%的成員跌出了俱樂部。
將今天的美國富人榜與30年前的榜單相比,顯著的差別是那些靠自己努力發家的人們的比例上升。研究表明,目前絕大部分富豪的財富是掙來的,而不是繼承來的。PNC銀行財富管理部門(PNC Wealth Management)在2008年的一項調查發現,在投資資產不低于50萬美元的人群當中,有69%的人是靠打工、辦企業或投資掙到的財富,完全靠繼承獲得財富的只占6%。(另外25%的人即靠繼承也靠自己賺錢。)
遺憾的是,相當的財富來自資本運作藝術而不是辦企業,而且這部分財富的占比還是近些年來最高的。華爾街開出的令人瞠目的薪水和獎金讓公眾發飆,引發了抗議。但即便是這一事實也值得從不同的角度來觀察。根據威廉姆斯學院(Williams College)的喬恩·巴基賈(Jon Bakija)、印第安那大學(Indiana University)的布拉德利·海姆(Bradley T. Heim)以及財政部的亞當·科爾(Adam Cole)的研究報告,在 1%俱樂部中,搞金融的只占13%。這一俱樂部還包括非金融界的高管(30%)、醫生(14%)和律師(8%),也有計算機工程師、銷售人員、房地產交易人員,當然,還有體育、娛樂和媒體界的名人。羅伯特·弗蘭克(Robert Frank)在其著作《富人國》(Richistan)中表明,富人當中占多數的是“利益相關者”,也就是在公司上市后能夠將股權套現的高管。
????——Nina Eas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