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周航已告別易到轉身投資,但共享出行在他身上仍印有深深烙印。他如今出現的場合,多數是以“易到創始人、順為資本投資合伙人”這樣的身份。
12月5日,廣州舉行的財富國際科技頭腦風暴論壇,周航現身一場關于共享出行的論壇。在接受騰訊財經專訪時,對于當下外界最關注的“摩拜和ofo將合并”話題,作為共享汽車領域的先驅者,他的回答是,“共享單車和共享汽車有一些本質上的不同,我甚至大膽地猜想,他們對合并的看法不都一樣。”
騰訊財經追問所謂的“他們”是否指摩拜和ofo,周航并未正面回應。他只是解釋稱,商業的有趣之處在于合并并不意味著戰爭結束,攜程和去哪兒、滴滴和快的、58和趕集、百度和餓了么……互聯網的世界里,“戰爭永不眠”。
之所以戰爭永不眠,是因為“互聯網沒有邊界,有時很難用專業性來評判互聯網的商業模式。”這就導致了“敵中有我,我中有你”,這是互聯網給周航的最大啟發。“商業簡直就像一個萬花筒,可能動一動就是一個新局面。”他說,戰爭不新鮮,戰爭也不丟臉。
不同于此前的創業,作為投資人,如今時間和精力主要花費在看項目上——深入創業公司內部,深入它的供應商和用戶,甚至還要了解監管層對相關產業的態度傾斜。
剛到順為資本時,周航曾請教雷軍——也是他所在的順為資本的創始合伙人兼董事長,給他一些建議。雷軍的建議:歸零。并沒有更多解釋,周航仔細琢磨僅有的兩個字,他得出這背后的含義:不要將過去在別的行業的經歷帶到新的行業,容易形成誤判;感同身受容易讓你火眼金睛,但這往往更容易產生否定,因為投資的價值正是在于不確定性。
周航又似乎不完全認同創業經歷對投資的一無是處。“一個有過創業經驗的投資者,可能對創業者的幫助,會遠大于大于單純的財務投資者。”這主要基于兩點:一方面,他能理解創業者在創業過程中遇到的所有,心情起伏、弱點、挑戰……另一方面,雖然可能并不知曉怎樣做是正確的,但是一定知道不能怎么做。
幾天前,一個公開場合,周航的命題演講是“如果我再創業……”。他將創業比作“徒步”,“是一件挺上癮的事情。盡管過程很艱苦,你會覺得你每天在路上走,要經歷各種近極其艱苦的挑戰,你會巴不得早點結束,巴不得早點回到城里。但是,總是過了這一段時間,你又莫名其妙地想去體驗了,而且是自虐式的狀態。”周航告訴騰訊財經。
然而,如何去平復那顆仍舊未眠的創業心?周航給出的答案是:做什么都要像創業一樣去做,哪怕是做投資,也要像創業一樣。不僅要忍受路途的孤獨,而且也要有強大的內心來支撐自己的判斷和決策。
順為給了周航一個“寬松”的環境,包括關注的領域和投入的程度都相對自由。“今年對我來說,還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周航說,不僅僅是以出手投資來證明自己。反倒是周航自己,對于互聯網+新零售的些許想法,他個人投資并促成了“全民小麥鋪”的創業項目。
他也為“錢太多,好項目太少”的失衡而隱憂:“如果處理不好,未來幾年,大量機構的投資表現都不會很好,因為他們都用過貴的價格,投了太多高風險的項目。”周航認為,真正的機會在于,大規模制造和連鎖商業正在向數據驅動的新智能商業轉移;在轉移的過程中,中國的引領地位是巨大的機會,地區性差異帶來了多浪疊加迸發的機遇。
騰訊財經《一線》李思誼
?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