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_亚洲人成在线高清,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久,国语自产偷拍精品视频偷拍

首頁 500強 活動 榜單 商業 科技 領導力 專題 品牌中心
雜志訂閱

從“漸進式”樓市調控,窺探多方力量的博弈

2023-09-08

從7月24日政治局會議到8月25日住建部、央行和金融監管總局發布“認房不認貸”政策以及8月31日央行和金融監管總局出臺關于降低存量首套房貸利率和調整優化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通知之間,長達一個月內沒有超級重磅政策落地,足以說明關于中國房地產市場背后存在各方力量之間的巨大博弈。

文本設置
小號
默認
大號
Plus(0條)

上周,隨著北京和上海相繼表態執行“認房又認貸”新政,意味著本輪樓市松綁政策最后一塊“城市拼圖”已然完成,中國房地產調控新政已經全面覆蓋,無一遺漏。

毋庸置疑,本輪樓市調控采用漸進式路線,由四五線小城市利用“因城施策”政策空間開啟先鋒,后續二三線中小城市陸續松動跟進,緊接著新一線大城市積極響應,最后一線城市一錘定音,似乎一切都是水到渠成,但是細細分析,個中卻隱藏著諸多博弈。

先回顧一下本輪樓市危機爆發的時間線。

2021年1月1日,住建部和央行制定關于限制重點房地產企業過度舉債的資金監測和融資管理規則——“三條紅線”正式開始實施,原本遏制房企過快擴張、防止房地產行業過熱的金融監管政策反而成為壓垮重點房企最后一根稻草。

2021年1月13日,有關媒體爆出華夏幸福30分鐘投資人電話會議紀要等重磅消息,華夏幸福債務危機正式浮出水面。事實上,資本市場早已做出預警,自2020年12月份開始,華夏幸福上市公司股票和境內公司債券連續下跌多日;2021年1月28日,據外媒援引知情人士說法,華夏幸福計劃建立一個由其最大兩個債權人中國平安和工商銀行牽頭的債委會等兩則消息出爐。由此,中國房地產市場危機“冰山一角”初步顯現,后續藍光、寶能等知名房企相繼爆雷,市場則正式開啟“掉頭下行”模式。

2021年上半年開始,頭部房企恒大集團陸續出現理財產品、承兌商票、債券無法兌付或償還等現金流斷裂現象更是拉開中國房地產全面危機的序幕,鑒于其龐大債務體量和實際控制人過往高調形象,行業危機標志性事件終于引起中央高層重視,此時國家層面關于房地產行業調控政策思路轉變,悄然提上議事日程。

直到今年7月24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正式定調——適應我國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的新形勢,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優化供地結構,更好滿足居民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8月8日,“宇宙第一”房企——碧桂園毫無征兆地爆出未能按時支付在8月7日到期的兩筆美元債券利息,其一直是中央和地方層面在“三道紅線”政策出臺之后重點支持對象,更是眾多房企眼中長期“優等生”,此時卻轟然倒塌,將本輪房地產危機推向新的高潮。8月14日,遠洋集團發布公告,旗下將于2024年到期美元債券未能在8月13日寬限期結束前支付利息導致發生違約,不僅打破央企背景地產公司“金身”,更是撕下眾多房企最后一塊“遮羞布”。

然而,盡管在政治局會議后,住建部、央行、金融監管總局和證監會等中央部委在多個不同場合迅速且密集表態支持中央政策,但是并未像往常一樣立刻出臺實質性重大政策。而從7月24日政治局會議到8月25日住建部、央行和金融監管總局發布“認房不認貸”政策以及8月31日央行和金融監管總局出臺關于降低存量首套房貸利率和調整優化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通知之間,長達一個月內沒有超級重磅政策落地,足以說明中國房地產市場背后存在各方力量之間的巨大博弈。

首當其沖,是中央層面與以房企為代表的泛房地產行業產業鏈之間的博弈。自1998年住房商品化制度推出以來,在城鎮化推進和人口紅利兩大利好加持下,過去二十多年里,中國房地產除去2008-2009年和2014-2015年市場短暫調整外,其余時間里幾乎都是一路蒙眼狂奔,行業飛速發展的同時,也極大帶動建筑建材、家具家電和裝修材料等關聯產業空前繁榮,更是促進中國國民經濟本世紀以來騰飛,因此,房地產行業被譽為過去二十年里中國經濟發展引擎和支柱產業。但是,近十年里,房地產行業過快、過熱和過分杠桿化等“畸形式”發展漸漸成為當前我國宏觀經濟發展中“灰犀牛”,同時高房價所引發價值觀偏離、貪腐問題嚴重和家庭矛盾頻發等尖銳社會問題,更是國家未來穩定發展的嚴重隱患,處理不慎容易逐漸演變成“黑天鵝事件”。

自2016年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一定調以來,“房住不炒”政策已經在中央層面形成普遍共識,更是在大眾層面深入人心,而2023年年中中央政治局會議首次提出“我國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的論斷,并不是因為打破“七年之癢”的市場思維定勢后摒棄“房住不炒”,而是因為房地產市場面臨“四面楚歌”境地,因為房地產行業在國民經濟中重要地位和房產在居民家庭資產配置中核心地位,因為中美戰略競爭加劇、宏觀經濟復蘇不及預期和地方債務問題凸顯等國內外嚴峻形勢。

此時,盡管重提“夜壺理論”也許并不合時宜,但是在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的背景下,中國確實尚未找到一個既能夠拉動消費又能夠拉動投資且可以充當蓄水池的行業,尤其是近期股市波動劇烈,樓市松綁背后更是中央層面與以房企為代表的泛房地產行業產業鏈之間博弈。

從2020年底至2021年上半年,個別城市房地產市場有所升溫,對此,多地出臺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從打擊投機炒房,到金融和信貸政策,再到土地出讓規則的變化,調控不斷提高針對性,不斷細化,對平抑個別城市樓市過熱態勢起到明顯作用。這段時間華夏幸福爆雷事件本應該引起行業警覺,但眾多房企依舊沒有放下繼續擴張步伐,因為他們堅信一旦行業出現系統性風險,基于穩樓市之于穩增長、穩就業和防風險重要性,篤定政府必然出臺政策進行托市。

盡管諸多房企并沒有和中央政府博弈叫板的資本,不過事到如今,除了讓“熊孩子”短暫受點委屈、長點教訓外,“大家長”還確實在最后時刻出手了。從目前局勢看,在這場博弈中以眾多房企為代表的泛房地產行業產業鏈略占上風,只不過更折射出國內外環境異常嚴峻。

其次,是中央層面和地方政府之間的博弈。分稅制改革伊始,中央和地方就博弈不斷,地方經濟發展和財政收入密切相關,作為政績考核“指揮棒”,GDP增長自然成為地方官員主政發展的源動力。房地產行業迅猛發展不僅為地方財政貢獻大量稅收,同時也讓地方政府找到“土地財政”這一致勝法寶,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城鎮化發展這一舉國路線更是將“土地財政”推向新的高度。如今債務危機已經凸顯,但地方政府顯然不會放棄土地財政“搖錢樹”。在過往房地產行業調控或者松綁中,不難發現越是土地財政依賴嚴重、地方債務/GDP占比高的城市,往往調控政策之時執行晚且執行措施松,同時松綁政策之時放開早且執行力度大,央地博弈往往是“猶抱琵琶半遮面”,半虛半實。

無獨有偶,近期自中央政治局會議后,全國樓市調控政策競相出爐,仔細梳理后不難發現,政策出臺路徑是首先四五線城市全面執行、緊接二三線城市迅速跟進,然后新一線城市開始實施,最后一線城市表態落實,特別是最后雙子星北京和上海“臨門一腳式”官宣,各種緣由耐人尋味。

首先,四五線城市因為市場去化原因,近兩年已經幾乎全面放開各種限制,加上由于管理層級和關注度因素,中央政府對于其政策執行監管往往鞭長莫及,本輪政策松綁對其效用不大,帶頭執行多為政治性表態,中央對其基本屬于“放任自流”狀態;二三線和新一線城市,由于城市數量的龐大基數和區域中心的地緣優勢,決定其是本輪政策惠及重點對象和主要關注區域,因此,他們急迫需求“借坡下驢”,盡快通過本輪政策松綁為當地樓市復蘇助力,但是在細則沒有出臺之前,也擔心把握不好尺度,所以不能像四五線城市那樣“明目張膽”式全面放開,只能邊走邊看,一旦得到中央層面松綁細則這一“尚方寶劍”,勢必會連夜制定配套措施,全力推進落實,拯救低迷樓市;最后,對于一線城市特別是北京和上海,政策執行的“風向標”作用勝過實際功效,作為改革開放橋頭堡的廣東省旗下廣州和深圳率先官宣,后由北京和上海壓軸,其意義不言而喻。

央地博弈是因為,中央政府角度是“全國一盤棋”,利用政策工具箱,多管齊下,化解房地產市場風險,地方政府考慮是“局部利益最大化”,著眼當地樓市穩定和經濟發展。因此,城市政治定位和當地樓市基本面是雙方博弈的重要落腳點。在這一輪博弈中,基本上“各自為政”,算得上平分秋色。

最后,是中央層面和商業銀行之間博弈。居民住房抵押貸款是眾多商業銀行眼中“香餑餑”,在房地產上行周期中,由于不動產抵押率充足,房貸利率遠高于其他央、國企貸款利率,被譽為商業銀行最優質資產絲毫不為過。根據央行數據,中國銀行業個人住房貸款余額約39萬億元,據估算,本次調整涉及客戶可能超過4000萬,涉及調整貸款規模可能達25萬億元,利率平均降幅約為0.8%,對于銀行來說,大致就是2000億元左右利潤。根據安永會計師事務所發布《中國上市銀行2022年回顧及未來展望》報告,58家上市銀行2022年度全年實現凈利潤合計2.14萬億元。本輪存量房貸利率下調,大致縮減銀行近10%凈利潤。

近年來,由于經濟復蘇不及預期,央行已經多次下調LPR、SLF和MLF等核心貸款利率,但是相應存款利率并未同步下調,導致銀行最核心收入來源——凈息差進一步縮減至歷史最低位,銀行利潤大幅縮水,鑒于國內主要商業銀行均為上市公司,個人住房貸款利率的大幅下調無疑對于兼顧盈利機構和上市公司雙重身份的商業銀行提出嚴峻挑戰。

盡管中國上市銀行主要是以國有大行和股份制銀行為主體,其國有背景注定在執行國家政策層面必須具備高度政治擔當,但各家銀行反應不一,凸顯上市銀行對監管政策執行力度方面的各自考量。

從7月16日央行副行長劉國強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央行將指導商業銀行有序調整存量個人住房貸款利率,減輕居民還貸壓力”,到8月31日央行、金融監管總局聯合發布《關于降低存量首套住房貸款利率有關事項的通知》和《關于調整優化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的通知》,長達半個月內大部分銀行選擇沉默,只有國有大行和股份制銀行借助召開中期業績發布會時機進行正面回應,而所有銀行均沒有具體細則出臺。不過,8月31日晚間,農行率先發布公告,成為首家響應調整存量房貸利率政策的國有大行,隨后工行、建行、交行、郵儲、招商、廣發等接連發布公告,截至9月1日6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和12家全國性股份制銀行均已發布調整存量首套住房貸款利率的公告。

不過,閱讀上述通知后附帶的記者提問環節內容,不難發現央行和金融監管總局也沒有真正實現“一刀切”,只是表示“將密切關注市場動態,引導銀行與客戶遵循市場化、法治化原則進行自主協商,有序降低存量住房貸款利率,維護好市場競爭秩序”。因此,中央層面與商業銀行之間博弈并沒有完全公開化,監管層雖有充分授權且有充足理由實現政策“自上而下”強力執行,但實際上并沒有行政命令式要求商業銀行無條件執行,只不過框定一個下限,在落地執行層面給予商業銀行一定預留空間,這也增加商業銀行內部競爭的可能。

當前,盡管經濟面臨諸多困難,但堅定信心保衛來之不易的調控成果尤為重要,堅持“房住不炒”尤為重要,萬萬不能中諸多博弈而失去準心,導致最后功虧一簣。不可否認,本輪樓市調控政策松綁也透露出中央決策層面的意志和決心,在房地產行業“救市”舉措已成為舉國上下共識之際,在或明或暗的博弈中,堅持市場化為主,行政化為輔的“救市”戰略將會成為平衡各方利益最好方式,從而有助于形成合力,實現“救市”政策效用最大化。(財富中文網)

作者汪杰為財富中文網專欄作家,創業公司從業者,關注宏觀經濟形勢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財富中文網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編輯:劉蘭香

財富中文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富媒體知識產權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0條Plus
精彩評論
評論

撰寫或查看更多評論

請打開財富Plus APP

前往打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奉化市| 武胜县| 广安市| 平阳县| 灵丘县| 榆社县| 天气| 德阳市| 遂昌县| 福贡县| 高尔夫| 安达市| 淳安县| 通化市| 成都市| 汨罗市| 恩平市| 长汀县| 钟祥市| 和林格尔县| 枞阳县| 琼结县| 柳林县| 德昌县| 乡城县| 枣强县| 嘉善县| 颍上县| 乌拉特中旗| 铜梁县| 马龙县| 咸阳市| 丹凤县| 宜章县| 林西县| 会理县| 塔城市| 五华县| 泸定县| 靖宇县| 仁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