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梳理了10個比較有名的創始人(創始團隊)回歸案例。與國內公司特別是國有企業職位體系不太一樣的是,國外公司中,CEO往往是一個公司經營發展的靈魂,董事長有時候像個“酋長”,甚至看上去是個虛職,總裁則類似于COO。還有的時候,真正話事的那個人,在公司中的title并不重要,而是要看其有多強勢,有多少話語權。
最近阿里巴巴高層人事劇烈變動,職業經理人張勇將辭去集團董事長和CEO,專職擔任阿里云智能董事長和CEO。十八羅漢中的蔡崇信和吳泳銘分別出任集團董事會主席和CEO。這意味著,阿里巴巴這艘大船重新由創始人掌舵。
美國俄亥俄大學費希爾商學院的“復出CEO”研究報告顯示,從1993年到2005年12年間,全美1500家上市大公司中,共有65位復出CEO,包括28位公司創始人。他們平均復出年齡為61歲,復出前平均已離職2年,復出后任期為3年。
本文梳理了10個比較有名的創始人(創始團隊)回歸案例。順便說一句,與國內公司特別是國有企業職位體系不太一樣的是,國外公司中,CEO往往是一個公司經營發展的靈魂,董事長有時候像個“酋長”,甚至看上去是個虛職,總裁則類似于COO。還有的時候,真正話事的那個人,在公司中的title并不重要,而是要看其有多強勢,有多少話語權。
1.蘋果,史蒂夫·喬布斯
1976年,喬布斯和斯蒂夫·蓋瑞·沃茲尼亞克、羅納德·杰拉爾德·韋恩等人創立蘋果。由于經營理念與絕大多數管理人員不一致,且個人電腦干不過IBM,1985年喬布斯被趕出蘋果。在蘋果瀕臨破產之際,1997年喬布斯重回CEO職位,帶領蘋果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科技公司之一。
2.谷歌,拉里·佩奇
1998年,佩奇和同學謝爾蓋·布林共同創辦谷歌。2001年,谷歌聘請埃里克·施密特博士擔CEO,佩奇轉而擔任產品總監。2011年,佩奇接替施密特重新擔任谷歌CEO,直到2015年讓位于桑達爾·皮查伊。谷歌后來進行集團架構調整,重組成立母公司Alphabet,佩奇也擔任Alphabet CEO。2019年,佩奇辭去Alphabet CEO,仍然由皮查伊接任。
3.戴爾,邁克爾·戴爾
1984年,戴爾從德克薩斯大學退學,創辦以自己的姓氏Dell(戴爾)命名的公司,并擔任CEO,直到2004年讓位于凱文?羅林斯。羅林斯此前擔任公司總裁兼COO、副董事長以及美洲區總裁等。2007年,因戴爾公司涉嫌財務造假,且市場老大地位被惠普取代,戴爾被迫復出。
4.推特,杰克·多爾西
2006年,多爾西和埃文·威廉斯、比茲·斯通一起創立了推特,并擔任 CEO。2008年,因為對公司發展方向觀點不一致,多爾西被解除CEO職位,隨后離開公司再次創業。在這期間,威廉斯、迪克?科斯特羅先后擔任過CEO。2015,多爾西重回推特CEO職位,并于2021年辭職。
5.領英,雷德·霍夫曼
2003 年,霍夫曼聯合創立并領導領英。2007 年,丹·奈爾作為新 CEO,但僅僅做了兩年,領英管理層大面積改組,霍夫曼被迫重掌領英,再次擔任 CEO。半年后,管理層改組期間加入領英并擔任主席的杰夫·維納被迅速任命為接任 CEO。
6.星巴克,霍華德·舒爾茨
1982年,舒爾茨加入星巴克擔任零售運營和營銷總監,1987年,他在投資者的支持下收購星巴克,成為事實上的創始人,并在此間第一次成為星巴克CEO,一直到2000年。2008年金融危機時,舒爾茨回歸CEO職位,并于2017年讓位于凱文·約翰遜。2022年4月,約翰遜退休,舒爾茨第三次擔任CEO——“每當我覺得星巴克偏離了方向,忽視了最重要的東西,失去了脆弱的平衡,我就需要回來提醒大家,星巴克的核心目的和存在的理由”。2023年3月,拉什曼·納拉辛漢(中文名納思瀚)成為星巴克CEO,舒爾茨永遠卸任CEO。
7.宏碁,施振榮
1976年,施振榮創辦宏碁,并于2004年退休。2013年,公司董事長兼CEO王振堂、總裁翁建仁紛紛辭職,創始人施振榮重新擔任董事長和總裁,并廢除CEO職位。但復出計劃實施時間并不長,2014年,施振榮改任榮譽董事長,共同創辦人之一的黃少華擔任董事長。宏碁最新董事長為陳俊圣。
8.聯想,柳傳志
1984年,40歲的柳傳志帶著一二十個人創辦聯想。2000年,他辭去聯想集團CEO,2004年不再擔任聯想集團董事長。2009年,聯想集團深陷危機之際,柳傳志回歸擔任董事長;兩年多后,柳傳志再次卸任,第二次將董事長一職交給楊元慶。辭任聯想集團董事長后,柳傳志就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推動聯想控股上市上。2019年,柳傳志卸任聯想控股董事長及執行董事一職,正式退休。
9.攜程,梁建章
1999年,梁建章與季琦、沈南鵬、范敏共同創建攜程。梁建章在2000年至2006年期間擔任CEO,后辭任CEO,赴美攻讀博士。2013年,44歲的梁建章回歸,擔任公司董事會主席兼CEO,負責戰略及運營;原CEO范敏擔任公司總裁,負責新興業務。2016年,梁建章再次辭任CEO,擔任公司董事會主席。目前,公司CEO由孫潔擔任。
10.貝因美,謝宏
2011年,在貝因美上市3個月后,創始人謝宏便以“個人原因”辭去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之職。在謝宏離職后的幾年后,因高管變動頻繁、反壟斷調查啟動、戰略決策失誤等諸多原因,公司業務急轉直下,2018年3月,離開7年的謝宏重新回到貝因美。2022年,貝因美扣非凈利潤為397萬元。
小結
類似的創始人回歸案例還有很多,但形式各不相同,如雅虎楊致遠短暫復出擔任CEO,京東劉強東放權再收權,隱而不退,雖然沒有重新擔任CEO一職,但事實上重回權力中心,不再一一列舉。
創始人的離開,有的是功成名就后想隱退,有的是經營不善被趕走,也有的是在宮斗中出局。而創始人復出的時機也有很多,公司陷入困境后回來救火是最多的,其他還包括權力斗爭等。
有觀點認為,與偉大的創業CEO相比,職業CEO在以下三個方面有所欠缺:全面的知識,道德上的權威,長遠的眼光和信念。沃頓商學院一篇涵蓋近 50 家高科技公司的投資退出研報顯示,創業CEO 在多個維度上(如資本效益、退出時機、脫手價格、投資回報率等)的表現都要顯著且始終優于職業 CEO。(財富中文網)
作者張曙東為財富中文網專欄作家,風險投資人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財富中文網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編輯:劉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