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危機大概率要持續下去。
烏克蘭危機持續快一年了!
當這場戰爭2022年2月24日爆發時,誰也沒有料到這場危機會持續一年之久。普京總統沒有料到,拜登政府也沒有想到。鑒于這是一場曾經的超級大國(俄羅斯)和一個軍事力量孱弱且沒有高山大河地理屏障阻擋的國家(烏克蘭)之間的戰爭,幾乎所有的軍事專家和國際關系學者當初都認為這場“不對稱”戰爭很快就會以烏克蘭的失敗而告終。“戰斗會在幾天之內結束。”這可能是當時很多俄羅斯人和全球一些觀察家們的判斷。
然而,這場危機硬是一直拖到了現在,而且將會繼續拖下去。現在即便是最高明的國際關系和軍事專家也不能精準預測何時能夠結束。2023年這場危機有可能結束嗎?不好說。2024年呢?也不好說。
在我看來,這場危機大概率要持續下去。為何?我們看看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蘇聯入侵阿富汗和本世紀第二個十年的敘利亞戰爭就知道了。凡是處于地緣戰略樞紐地帶的中小國家,在域外超級大國覬覦和干涉而導致沖突和戰爭爆發的情況下,危機一般不會輕易結束,往往會拖上數年甚至十年以上。阿富汗如此,敘利亞如此,現在的烏克蘭也是如此。
1980年代的阿富汗戰爭,表面上是蘇聯對阿富汗的入侵,本質上是美國和蘇聯這兩個超級大國圍繞阿富汗這一地緣樞紐地帶的爭奪。阿富汗究竟有多重要?它是中東、中亞和南亞三個地區的“中間地帶”,是名副其實的地緣戰略樞紐。已故戰略大師、美國前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布熱津斯基將阿富汗稱為“全球戰略要沖”。因而涉及阿富汗的問題一直是全球最復雜的國際關系和地緣政治難題。過去一個半世紀,就相繼有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大英帝國、美國、蘇聯等域外大國染指或控制這里,但均以失敗或撤離而告終。
阿富汗素有“帝國墳場”的稱號。蘇聯帝國1979年入侵阿富汗,實際上是陷入了阿富汗戰爭的泥潭,彼時,美國號召全球的盟友和調配全球的資源來支持阿富汗,再加上阿富汗的崇山峻嶺等自然條件為其抗擊蘇聯提供了得天獨厚的保護。這一打就是十年。十年之后,疲憊不堪蘇聯不得不從阿富汗戰場撤出,元氣大傷。兩年之后,蘇聯解體。
另一場阿富汗戰爭爆發于2001年,盡管美國因“911”事件迅速出兵阿富汗并推翻前塔利班政權,但阿富汗的局勢一直沒有平靜,導致美軍“陷入”阿富汗戰場20年之久,直到2021年8月拜登政府果斷撤離,趁美國尚未實質性衰弱之前。
2010年代的敘利亞戰爭,表面上是“阿拉伯之春”的溢出效應傳導到了敘利亞,實質上是美國這一超級大國和俄羅斯這一域外大國、伊朗這一地區強國之間的對抗。敘利亞究竟有多重要?如果說中東是世界的地理樞紐和“心臟地帶”,則敘利亞是中東的心臟地帶。從地理位置上來看,敘利亞位于亞洲大陸西部,北靠土耳其,東南鄰伊拉克,南連約旦,西南與黎巴嫩和巴勒斯坦地區接壤,西與塞浦路斯隔海相望,處于地中海、紅海、黑海、里海、波斯灣的“五海”中心地帶,地理位置極其特殊,自古以來敘利亞就被稱為“世界心臟”,雖然領土面積不大,人口也只有2500萬左右(2022年已下降至1900萬),但卻是地緣政治意義上的“大國”。
普京2011年11月18日在會見法國總理菲永時表示:“埃及至今未結束動亂,還有一些人企圖改變敘利亞。這對我們來說是個非常敏感的問題敘利亞離俄羅斯很近。”突尼斯、埃及,特別是利比亞的政權更迭已經令俄羅斯感到不安,如果敘利亞再發生類似狀況的話,對于俄羅斯南部以及地中海地區的安全形勢都將產生巨大的威脅。這就是敘利亞戰爭爆發后不久,俄羅斯迅速干預的直接原因。當然,保護俄羅斯在敘利亞位于地中海的塔爾圖斯港軍事基地(是俄羅斯海軍在前蘇聯地區以外唯一的軍事基地),是俄羅斯出兵敘利亞、遏制美歐國家更迭敘利亞巴沙爾政權企圖的最重要原因。包括后來伊朗派出軍事力量和敘利亞政府軍共同抗擊反政府軍,也是伊朗考慮到敘利亞地緣的極端重要性以及出于保護什葉派兄弟國家、維護中東什葉派“新月地區”完整的考量。
所以,我們看到的是,2011年爆發的敘利亞戰爭直到現在仍未結束。巴沙爾政府逐步穩住了陣腳,但依然面對的是一個四分五裂的敘利亞。如今,敘利亞一直由三個政府把持著,一是代表敘利亞政權的巴沙爾政府(受到俄羅斯的支持)、二是敘利亞西北部反政府武裝控制的政府(受到土耳其的支持)、三是敘利亞東北部的庫爾德人控制的政府(受到美國的支持),再加上域外國家的干預,硬是把敘利亞拖成了本世紀近20年來全球最大、最悲慘的“人間地獄”。順便說一句,此次土耳其南部、敘利亞北部發生的7.8級大地震,導致救援困難重重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運輸物資和救援的主干道只有一條(土耳其南部進入敘利亞的通道,目前受地震影響也已損毀),但卻有三個政府在干預,互為敵人,這樣的地震救援能有效率嗎?
同樣,2020年代爆發的烏克蘭危機,表面上是俄羅斯處于自身安全的考慮,發起的對鄰國烏克蘭的“自衛反擊”(不是局部反擊,是全面打擊),但實質上是美國與俄羅斯的戰略對抗。烏克蘭的地緣戰略重要性更加不言而喻。烏克蘭是整個西方世界與東方世界的戰略樞紐,也是歐亞大陸上東西方的“橋梁”。
烏克蘭成為地緣戰略支軸國家的原因在于它是俄羅斯這個大國跨入歐洲的橋梁,正如布熱津斯基所言,缺少烏克蘭的加入,俄羅斯根本算不上一個歐洲國家。“沒有烏克蘭做支撐,俄羅斯雖然是一個帝國,但只能是一個‘以亞洲型為主’的帝國,并將進一步卷入與高加索和中亞國家的沖突。”又如美國地緣戰略學者羅伯特·卡普蘭所言,烏克蘭作為支點國,南部毗鄰黑海,西部接前東歐衛星國,它若獨立將使俄羅斯在很大程度上與歐洲絕緣。澳大利亞國際關系學者保羅·迪布(Paul Dibb)認為,一個復興的俄羅斯可能“寧愿中斷復興,也要創造戰略空間”。
目前來看,涉足烏克蘭危機的各方都輸不起。首先,于俄羅斯而言,它輸不起,輸了意味著俄羅斯的戰略空間被大大壓縮,甚至會出現一個分裂的俄羅斯,這是普京總統和俄羅斯人的民族性格中絕不能接受的結果,何況普京還有“最具威懾力的核武、最豐富的油氣資源、最最豐富的糧食資源”這三大“殺手锏”在手,其戰略縱深寬廣,打持久戰消耗戰俄羅斯不怕。
其次,于烏克蘭而言,也輸不起,輸了意味著亡國和國土的支離破碎。烏克蘭也知道,美西方國家拯救它實際上是在拯救自己。·過去一年的戰況讓我們看到。一旦烏克蘭在戰場上處于被動時,就會有來自美西方的大批先進武器支援。美西方之所以源源不斷地“拱火”,根本原因在于烏克蘭只是代理人,美西方必須在烏克蘭這塊“陣地”上保持對俄羅斯的軍事和戰略平衡。這種拉鋸戰的出現導致了這場危機不能很快結束。
再次,于美國而言,更輸不起,輸了意味著其由盛轉衰的重大歷史拐點的到來,也意味著其跌下“全球唯一超級大國”的神壇,還意味著美國式民主自由價值體系和美國模式的終結。美國人絕對不允許這種情況的出現。所以,美國必須支持烏克蘭,必須“綁架”歐洲一起支持烏克蘭,即便徹底切斷幾十年來形成的俄羅斯與歐洲便捷、高效、廉價的油氣供需紐帶也在所不惜,更何況美國企業還能從向歐洲出口高價天然氣中賺得盆滿缽滿。
最后,于歐洲而言,更更輸不起,輸了意味著歐盟的實質性解體,意味著波蘭和其他中東歐國家將成為美俄對抗的前哨,波蘭將直接暴露在俄羅斯的威脅之下,波蘭歷史上被俄羅斯“凌辱”的悲慘宿命可能再次重演。
既然相關各方都輸不起,既然俄羅斯占領、顛覆、迫使烏克蘭投降的戰略目標截至目前沒有實現,那戰爭大概率就要繼續拖下去。除非雙方有一方突然出現坍塌,導致平衡被打破,戰爭才有可能結束;或者雙方均在疲憊不堪、均拖不起的情況下不得不進行談判,最后均以“慘勝”告終。這個過程,少說也得三五年時間,甚至更長。
相比之下,為何2003年爆發的伊拉克戰爭和2011年爆發的利比亞戰爭會“速戰速決”,歷經數月便歸于平靜?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伊拉克或利比亞,它們的地緣戰略地位遠遠不如阿富汗、敘利亞和烏克蘭,雖然它們擁有巨量的石油資源。
其實,除了烏克蘭、阿富汗和敘利亞,阿塞拜疆、韓國、土耳其和伊朗均起著十分重要的地緣政治支軸國家的作用。主要在于它們在地理位置在全球“大棋局”上發揮著橋梁和連接帶的作用,而且,它們基本是位于亨廷頓先生所描述的“全球文明的斷層線”上。最為典型的是土耳其,該國是連接歐洲和亞洲的橋梁,因而天然地成為支軸國家,而不管土耳其的經濟和實力狀況如何,而且土耳其是伊斯蘭文明和基督教文明的交匯點。伊朗、韓國和阿塞拜疆基本也是如此。由此是不是可以“烏鴉嘴”下:如果韓國、土耳其和伊朗發生類似烏克蘭、阿富汗和敘利亞的戰亂,是不是也難以短期內結束?再想想70年前的抗美援朝戰爭就知道了。(財富中文網)
作者陸如泉為財富中文網專欄作家,國際能源戰略學者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財富中文網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編輯:K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