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榜企業數量最多,是否就意味著中國企業在全球市場的影響力也最大呢?顯然,就目前中國入榜企業的情況來看,仍存在一些需要不斷改進和提升的地方,其中,如何才能做到既大又強,如何才能真正具有品牌影響力,如何才能在國際市場具有更強的話語權,是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
8月3日,2022《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正式發布。中國企業在上榜數量上繼續俯瞰天下。加上臺灣地區企業,中國共有145家公司上榜,大公司數量繼續位居各國之首。作為對比,美國今年雖然增加2家,但在總量上只有124家,比中國大陸入榜企業數量還差12家。
入榜企業數量最多,標志著中國在世界500強企業排行榜上的地位舉足輕重。中國企業的變動狀況,對世界500強企業的結構和規模影響都非常大。
但是入榜企業數量最多,是否就意味著中國企業在全球市場的影響力也最大呢?顯然,就目前中國入榜企業的情況來看,仍存在一些需要不斷改進和提升的地方,其中,如何才能做到既大又強,如何才能真正具有品牌影響力,如何才能在國際市場具有更強的話語權,是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
破解中國企業盈利能力不強難題。雖然這是一個老問題,但是,決不能讓老問題變成永遠破解不了的難題。數據顯示,中國上榜的145家公司的平均利潤約為41億美元,不僅與世界500強企業平均利潤62億美元相差21億美元,與上榜的美國企業相比,差距就更大了。124家美國上榜企業的平均利潤達到了100.5億美元,相當于中國上榜企業的2.5倍。這樣的差距,決不是一天兩天產生的,而是長期積累的結果。由此形成了中國上榜企業平均銷售收益率、總資產收益率和凈資產收益率都遠低于美國上榜企業,只有美國上榜企業的一半不到,也低于500強企業平均水平的現象。因此,必須想方設法破解中國企業盈利能力不強的難題,特別在國際競爭不斷加劇打壓中國企業現象日益嚴重的情況下,如何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對于參與國際競爭十分重要。否則,別人不要打壓,自己就因為盈利能力不強、控制成本不力而自然被淘汰。
破解國企大而不強、民企強而不大難題。在今年的榜單中,有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那就是國有企業大而不強、民營企業強而不大。榜單顯示,今年入榜的中國企業,國有企業有86家,民企只有50家,民企入榜數量明顯少于國企。但是,從規模和效益來看,很明顯的就是國企規模大、利潤少,民企規模小、利潤大。86家入榜國企的平均營業收入達到了923億美元,營業利潤卻只有39.5億美元。相反,民企的營業收入只有614億美元、利潤卻達到44.2億美元。民企的營收少了300多億美元,利潤卻高了近5億美元。上榜民企的銷售收益率、總資產收益率、凈資產收益率也遠高于國企。國企獲得了大量社會資源,個個“吃”得豐乳肥臀,卻沒有體質,顯然不是最好的格局。因此,如何有效配置社會資源,增強國有企業的創新能力、創造能力、盈利能力,十分重要。同時,通過資源的優化配置,給予民企更多支持和幫助,讓民企做大規模,增強盈利能力,也很重要。
破解科技型企業外表光鮮、內存不足難題。國際市場競爭,靠的就是科技實力的競爭,特別是科技型企業,應當是各國競爭能力比拼的主戰場。從世界500強入榜企業的情況來看,中國科技型企業的競爭力還是不足,存在著外表光鮮、內存不足的問題。先從互聯網公司來看,今年上榜的互聯網公司共有6家,分別是美國的亞馬遜、Alphabet公司、Meta Platforms公司,以及中國的京東集團、阿里巴巴集團、騰訊控股有限公司。亞馬遜位列排行榜第2,Alphabe排名第17,都遠高于中國入榜企業。中國入榜互聯網公司排名最高的是京東集團,列第46,阿里巴巴列第55位。而從ICT公司(信息和通信技術產業企業)來看,差距就更大了。美國有19家上榜企業,平均營業收入1262億美元,平均利潤達到237億美元。中國有12家ICT企業上榜,平均營業收入787億美元,利潤更是只有77億美元。營收不足美國企業的60%,利潤更是只有美國企業的1/3。差距之大,需要好好追趕。因為,像阿里巴巴、騰訊、中國移動、中國電信等,從外表來看,都十分光鮮,可是與美國企業的差距,卻又是何等之大。企業不需要太過造勢,而要實實在在提升競爭力,提升盈利能力。這道難題,必須破解。真正能夠拿出來一比高下的,還是華為。
破解銀行盈利能力太強、非金融企業盈利能力太弱難題。今年的排行榜,依然存在銀行高高在上、非金融企業只能仰望的現象。榜單顯示,入榜單的10家中國銀行,占全部上榜中國大陸企業利潤總額的41.7%,而126家非銀行企業平均利潤只有26億美元。曾經有數據顯示,在中國企業500強中,所有實體企業創造的利潤,沒有兩家國有大型銀行實現的利潤多。而在世界500強榜單中,117家美國非銀行企業平均利潤則接近92億美元,是中國大陸非銀行企業的3.5倍多。這樣的差距,反映出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之間的地位之懸殊,也反映出銀行的經營策略存在問題,更反映出其他企業的生存環境比較難,如何解決這一難題,很重要。(財富中文網)
作者譚浩俊為財富中文網專欄作家,財經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