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一是疫情反撲,二是俄烏戰爭的爆發,增加許多新的因素,整體經濟形勢呈下降勢頭。但是2021年同樣是在疫情嚴重的情況,特別是美國制裁加重,從《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來看,還是給人以信心,有吃了定心丸的感覺。盡管困難重重,但是形勢發展是在可以預料的范圍前進。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們大可不必驚慌,穩坐釣魚臺,不怕浪來顛,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的企業。
7月12日,2022年《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發布,考量了全球范圍內最大的中國上市企業在過去一年的業績和成就。上市公司一般在四月份公布上一年的業績,盡管今年的《財富》世界500強要到8月3日才公布,但是從大的框架,可以看出去年、今年的企業發展情況。
從榜單情況看,疫情的影響還是決定性的。一方面是疫情帶來的直接影響;一方面是產業鏈上下游影響;一方面是疫情影響緩解后,全球經濟加速恢復。有一些值得關注的看點。
看點1:五百強的經濟地位重
中國去年的產值是110萬億元,而中國上市公司500強的收入就達62萬億元,500家上市公司的收入總和超過中國當年GDP的一半。企業強則國家強,這是中國實力的標志。上榜企業增長16%,高于全國經濟增長的速度,證明大企業的發展形勢是樂觀的。
今年上榜公司的年營收門檻接近228億元,相比去年近174億元的門檻提升31%。增長的趨勢沒有改變。
看點2:國企民企共同向前發展
今年榜單前三的格局并未改變,榜單頭部公司依次是:中石化、中石油和中國建筑。中國平安位列第四,仍是非國有企業第一位。兩家民營上市企業京東和阿里巴巴的排名均有提升,其中京東升至第7位,首次進入榜單前十。阿里巴巴則名列第11位。證明民營企業和國企共進。當然,大批死亡的企業很多是小微民營企業,從榜單上看不出來,大企業日子好過,中小企業日子難過。
看點3:新冠疫情帶來的直接變化
因疫苗接種帶來營收增長,科興生物憑借1250億元的營收,首次上榜并位居第109位。在所有上榜公司中,位居凈資產收益率(ROE)榜榜首的是科興生物,疫苗接種為該公司短期帶來巨大營收和利潤,該公司ROE接近92%。另外兩家疫苗相關公司,重慶智飛生物(ROE為58%)和中國生物制藥有限公司(ROE為48%)也出現在榜單前十之中。
看點4:疫情帶來的上下游變化
國企、央企,尤其是能源、資源型企業,包括煤炭產業價格的提升。供需失衡下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上漲,化工、石油、天然氣、石化等周期性行業上榜公司2021年迎來收入同比高增。在大宗漲價的背景下,金屬行業共有60家公司入榜,為今年入榜公司最多的行業。因為國企和央企很多集中在能源資源的上游,而不是產品的下游,受疫情的影響相對少些。
能耗雙控等推動大宗商品供需格局改變,大宗商品漲價導致中下游制造、消費等企業成本壓力加大,35個行業中17個行業凈利率同比下降,帶動榜單凈利率水平同比小幅下滑。
看點5:2021年全球經濟復蘇的影響
2020年受疫情影響較為嚴重的交通運輸、物流、倉儲業、旅游、酒店、港口、紡織服裝等行業上榜公司,在低基數+疫后復蘇之下迎來2021年收入同比高增。中國遠洋海運的盈利與國際油價、運價的上漲有關系,海運的幅度在明顯上升。在疫后復蘇及穩增長政策催化下,2021年基建、建筑維持500強榜單中企業總收入體量最大行業地位,收入達7.3萬億元,同比增長15%。
看點6:房地產業萎縮
由于嚴格調控政策,房地產行業這兩年進入下行周期,房地產行業以及相關的工程機械、建材等行業上榜公司的數量減少,收入增速趨緩。
去年ROE榜最高的10家公司中房地產企業占了5家,今年沒有一家房地產公司出現在ROE榜前40名中;部分原因是多家大型地產公司因為自身原因推遲年報發布,而沒有登上今年的榜單。
看點7:數字經濟建設繼續發力
作為數字經濟新型基礎建設的電子和電子元器件、計算機行業上榜公司收入同比分別增長31%、24%,通訊和通訊設備行業上榜公司收入同比增長10%,數字經濟建設持續發力,行業整體維持穩健增長。
看點8:不是所有的互聯網企業都過得好
幾家互聯網企業出局,而且虧損的企業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快手,第二位是滴滴,第三位是京東。互聯網企業的虧損面增加了,值得研究。(三家公司虧損值按GAAP會計準則,包括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公允價值變動帶來的虧損)
看點9: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
新進《財富》中國500強和重新進入的占10%,退出的也占10%,幅度是不小的。從500強的規律可以看出,產業結構調整的步伐加快。
總體而言。2022年,一是疫情反撲,二是俄烏戰爭的爆發,增加許多新的因素,整體經濟形勢呈下降勢頭。但是2021年同樣是在疫情嚴重的情況,特別是美國制裁加重,從《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來看,還是給人以信心,有吃了定心丸的感覺。盡管困難重重,但是形勢發展是在可以預料的范圍前進。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們大可不必驚慌,穩坐釣魚臺,不怕浪來顛,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的企業。(財富中文網)
作者李錦為財富中文網專欄作家,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副會長、國企改革學者、新華社高級記者、國企管理智庫副理事長兼首席專家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財富中文網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編輯:K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