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億基金這個序列中,淡水泉作為千億基金運作難度更大,2021年部分產品甚至沒有跑贏滬深300,在私募基金股票多頭這個賽道中穩居下游,為百億基金業績的拉胯貢獻了更多的力量,讓人唏噓不已。有人在幾年前就宣稱“淡水泉只有β”,這個觀點在2021年得到了更為直接的確認。趙軍的道歉來得有點遲,也有點顯得蒼白無力。實際上,相比于公募基金“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私募基金“一人即公司”的現象更需我們關注其業績和能力的穩定性。
私募基金規模越大,業績越一般,這已經不是什么行業的秘密了。回看2021年中國私募基金的業績表現,如果把私募基金管理人的規模算作一個標簽的話,我們可以清晰看到這樣一個現象,即百億以上私募的業績(5.3%)遠遠落后于其他規模,相比于50-100億這檔規模平均取得的14.2%的業績,更是有云泥之判。
從投資邏輯上看,這個現象并不難理解,私募基金的規模越大,他對于看好的上市公司投資就會受到更大限制。我們總在說公募基金受限于雙十規則和較大的規模,只能做“相對收益”,導致走勢和指數越來越趨同,但是當私募基金大到一定程度時,而只能投資銀行、能源才能滿足他的限制條件時,我們又能怎樣期待他創造更高的超額收益呢?
在百億基金這個序列中,淡水泉作為千億基金運作難度更大,2021年部分產品甚至沒有跑贏滬深300,在私募基金股票多頭這個賽道中穩居下游,為百億基金業績的拉胯貢獻了更多的力量,讓人唏噓不已。有人在幾年前就宣稱“淡水泉只有β”,這個觀點在2021年得到了更為直接的確認。趙軍的道歉來得有點遲,也有點顯得蒼白無力。
講一個有意思的話題,最近行情不好,許多私募基金管理人紛紛通過直播來發聲,如果大家認真聽一下趙軍、董承非等頂流大佬在最近的直播,會有這樣一種非常直觀的感受,就是他們喜歡講大道理、宏觀和行業面面俱到,但卻缺乏重點和思考的深度。這不禁讓我們有這樣一種擔心,這些頂流的大佬們在奔私后,輕松獲得了百億以上的規模,是否導致了他們缺乏進取心從而在投資研究上不斷落伍,進而帶動對應的私募基金不思進取?
誠然,私募基金有許多公募基金不具備的特點,比如絕對收益的理念導致管理人和基金持有人利益趨于一致,比如私募基金由于靈活性使得其擁有許多公募基金不具備的稀缺策略,但當私募基金越來越大的時候,我們也更應該關注基金管理人是否已經喪失了“打江山”的意志和勇氣?
有人說,投資應該長期持有,但我覺得投資私募基金卻很難如此,當一家私募基金越來越好的時候,他就不可避免會面臨各種因素導致的“鈍化”,而這個時候,你可能也需要走出過去的舒適圈,去找到另一只能夠在未來給你創造超額收益的私募基金,這才是真正的私募基金投資之道。
相比于公募基金“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私募基金“一人即公司”的現象更需我們關注其業績和能力的穩定性。沒有常勝的私募基金經理,只有不停的“城頭變幻大王旗”,作為私募基金投資者,只有關注到了這點,才能“馭私募有道”獲得長盈。(財富中文網)
作者付偉為財富中文網專欄作家,某機構資產配置研究負責人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財富中文網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編輯:劉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