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徐州豐縣“鐵鏈女”事件不斷發酵,資本市場對徐州乃至蘇北地區的投融資情緒也在持續惡化。一向對社會事件保持緘默的資本市場,為何這次會集體“出圈”?
豐縣——其在資本市場中的聲譽正在坍塌。
先是該縣的糟糕債務數據被披露(廣義債務率高達971.46%);接著,會計師(天衡會計師事務所)因不配合當地國企財務作假而被訴諸公堂的陳年往事被公之于眾;再接著,是多家代銷金融機構下架該地城投企業(豐縣經開)的集合信托產品;其后,有女性投資經理公開宣布不再投資豐縣債券。隨著市場情緒的蔓延,已經有金融機構對豐縣相關債券(豐縣城投和豐縣經開)強制出庫,帶來對徐州乃至蘇北地區投融資情緒的持續惡化。
事情并未就此終了,其中有兩個現象尤為值得關注。
其一,中國金融界人士就公共事件集體“出圈”,這恐怕是第一次。投融資活動絕大多數時候以利益為導向,金融界人士的本能是“恪守圈內”,對社會事件保持緘默,而且資本與道德之間,似乎總是存在著某種張力。但這次與以往不同。當前對豐縣事件形成了實質性懲罰效果的,反而是金融界自發形成的對豐縣資本市場的抵制,有人稱之為“民間經濟制裁”。
為什么?一是因為,豐縣事件足夠惡劣,特別是對于高收入群體的日常生活經驗而言,僅是聽聞也難免悲憫。二是,金融界并非意味著沒有判斷和評價,只要比較蘇北與蘇南在融資成本上的差距,就能看到資本的選擇與人心的選擇其實相差不遠(豐縣城投企業的私募債券票面利率普遍超過7%,而蘇州區縣級同類企業發行債券的票面利率普遍僅有3%)。
是的,金融市場也許集合了投機、貪婪和逐利等負面人性,但不要忘了,正是貨幣的產生才促使人類社會逐步擺脫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正是金融市場的發展才減少了人口交易的黑暗歷史。比如,海內外傳統農業社會在遇到災荒時普遍都有賣妻賣女的惡習,但隨著保險市場的建立以及借貸利率的不斷降低,人們才在面臨經濟沖擊時逐漸放棄從妻女身上打主意,轉而尋求金融市場的幫助。
第二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金融界抵制的主要對象并不尋常——當地的城投企業。市縣級經濟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賴于當地這種特殊的國有投融資載體,而后者的投融資活動直接與當地的政府信用掛鉤,有些城投企業亦是當地官員的培育基地。在我國的信用債市場上,也只有城投債這類特殊的金融工具沒有發生過公開市場違約。抵制城投企業債券,除了犧牲投資收益外,還需要相當的勇氣。
這意味著,資本市場并非是道德的荒漠,資本對于地方政府信用水平的判斷,不僅要看其經濟財政實力,還要看其公共治理水平,這或許是近年來金融機構越來越重視ESG投資的重要原因。這一點也并不難理解:一個地方假若連人的基本尊嚴都不管不顧,投資人的經濟利益又算得上什么呢?
道德是信用的基石,信用是金融的基石。道德的荒蕪之處,也終將是金融資源的不毛之地。(財富中文網)
作者張林為財富中文網專欄作家,評級機構研究員。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財富中文網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編輯:王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