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華夏幸福為融資人的信托產品陸續暴雷,關于華夏幸福和平安集團的關系、平安銀行在信托產品中的介入程度,引發了大家對于代銷行為的再思考。站在資本市場的角度,對于代銷業務占比大的招行、平安,這其中的商業風險和輿情風險,都是需要我們關注的。
先不說華夏幸福和房地產暴雷的事情,單說商業銀行代銷信托產品是否有責的問題,事實上這個問題在境內的財富管理領域一直是一個含混不清的事項。許多券商的研究員認為代銷屬于表外業務,不占用資本消耗而且不承擔風險,對于商業銀行乃至更廣義的財富管理機構應該多多益善,但伴隨著華夏幸福為融資人的信托產品陸續暴雷,關于華夏幸福和平安集團的關系、平安銀行在信托產品中的介入程度就不斷被人所關注,也引發了大家對于代銷行為的再思考。
誠然,華夏幸福和平安集團的股權關系在非標融資中是一個另類,但大量代銷銀行憑借著強大的代銷能力在信托產品中分得了超過信托公司(管理人)的收益分成,這種過度的“貪婪”反過來就把代銷銀行推入了一個兩難的格局。在項目創設的漫長創設過程中,到底是代銷銀行牽頭還是信托牽頭,已經很難舉證了。在暴雷后,被“嚴重剝削”的信托公司也會可憐巴巴的說,你看我就拿了這么點信托報酬,憑什么要我承擔風險,”你個黃世仁出問題了,還要我楊白勞兜底”?代銷銀行陷入了社會情理上的困局。
從平安銀行持續發酵的代銷輿情看,有兩個重要的啟示需要投資者關注:1,銀行代銷的信托,比信托公司直銷更安全,因為有銀行把關風控,事實在泥沙俱下的行情面前,這句話就是偽命題;2,商業銀行的代銷行為很難定義為“無責”,如果無腦地把代銷業務界定為無風險的,以為代銷利潤就是天上掉下來的安全收益,那可能就大錯特錯了,站在資本市場的角度,對于代銷業務占比大的招行、平安,這其中的商業風險和輿情風險,都是需要我們關注的。(財富中文網)
作者付偉為財富中文網專欄作家,專注于財富管理和信托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財富中文網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編輯:劉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