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資管貝萊德下屬的智庫,在其最新發布的2022年展望聚焦報告中指出,政策預期寬松,監管會持續但不會再加碼,適度看多中國股票。相對于較低的全球配置,貝萊德維持對中國資產的長期增持。同時,中國股票當前的估值為合格投資者提供了足夠的補償。就近期而言,貝萊德認為中國資產的前景相對光明,維持對中國股市的小幅戰術增持。
近日,管理規模逼近10萬億美元的全球資管巨頭貝萊德首次表達對A股的樂觀態度。其理由為以下幾點:
一是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2022年經濟方向后,貝萊德認為政策已經向寬松轉變。這也可以理解為,政策發力維穩經濟的靴子落地了。
二是中國在監管方面強調社會目標和增長質量,而非數量,這令一些投資者感到不安。然而,由于預計看到政策逐步放松的局面,政策制定者再也不能忽視增長放緩,因而中國會在貨幣、財政和監管政策這三大支柱上逐步放松。貝萊德預判,隨著經濟周期放緩,中國貨幣和財政政策將會適度放松,監管政策也不會再加碼。
三是在2021年,中國的總體政策立場發生了重大轉變,即使偶爾以犧牲經濟增長為代價,但也朝著更大程度的國家干預和社會目標前進。各項監管行動及更嚴格的政策立場令一些投資者擔憂,卻清楚地表明了這種轉變。前段時間,市場有可能誤讀了中國的監管政策。中國政策的轉變逐漸清晰,這也意味著監管舉措帶來的股票風險溢價已被定價完畢。
四是中國股票當前的估值為合格投資者提供了足夠的補償,估值具有吸引力。就近期而言,貝萊德認為中國資產的前景相對光明,為此前遭遇重創的股票提供了買入機會,中國經濟面臨的大部分阻力因素已被計價,低估值正令中國股市更有吸引力。
五是投資必須客觀。過于悲觀是投資的敵人,貝萊德指出,全球投資者對中國資產配置的低起點,與中國經濟在世界上日益增長的份量不相符。目前全球投資組合中的配置表明,對中國未來幾年的經濟前景過于悲觀——例如,將出現類似上世紀90年代日本那樣的長期停滯。當前世界經濟增長前景面臨諸多不確定性,中國市場的穩健魅力和中國經濟的增長潛力令海外機構備加珍惜。
六是一種全新的資產定價范式開始。國際經濟的大勢利于中國股票市場。萊德認為,隨著經濟逐步重啟,全球各國央行對通脹將保持更寬容的態度。經濟活動的強力重啟導致了嚴重的通脹壓力和供應瓶頸,且多數發展中國家央行沒有回應,這與以往新興市場通常采取先發制人的緊縮政策截然不同。這是正在進行的“新常態”,標志著資產定價范式轉移的開始。萊德預計,未來全球經濟將與通貨膨脹共存,通脹將持續并穩定在新冠疫情之前的水平之上,各國央行將開始加息,但對通脹保持更寬容的態度,這將使實際利率保持在歷史低位并支持風險資產。因此,該機構更看好股票。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資管巨頭貝萊德的分析值得參考,僅憑兩個關鍵詞:規模10萬億美元、首次表達對A股的樂觀態度,就足以令人振奮了。
結合另外的一條重磅消息:摩根大通、高盛、橋水、富達國際、先鋒集團等華爾街主流機構均看好明年中國資產表現,稱監管舉措帶來的股票風險溢價已被定價完畢,預期貨幣和財政政策寬松。這可能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時刻。
但愿,這是A股投資機會的開始,久旱逢甘雨?。ㄘ敻恢形木W)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財富中文網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