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一個現代的“瘟疫”,每年奪走全球近千萬生命,給社會和許多家庭帶來無法估量的痛苦。在醫學領域,癌癥早篩技術的應用被視為一場拯救生命的競速,而萊盟健康(LAMH)正站在這場競速的前沿,試圖用創新技術改變患者的命運軌跡。近日,《財富》中國新媒體執行副主編楊安琪專訪了萊盟健康技術副總裁徐建鋒博士,共同探討這一關乎生命質量的領域背后的科技力量與未來可能。
“癌癥如果能早發現、早治療,患者的生存率將顯著提升。”徐建鋒在采訪中直言,作為一名科學家轉型的企業管理者,他深知技術進步的重要性,也深刻認識到人類在與癌癥對抗中的局限。他提到,中國癌癥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僅為30%,遠低于發達國家的66%。這組令人揪心的數據背后,折射出國內早篩技術的缺失以及推廣不足的現狀。對此,萊盟健康以自主研發的DNA甲基化檢測技術,打造了一條癌癥篩查與診療的“綠色通道”。其在中國推出的甘倍康試劑盒,不僅成功斬獲肝癌甲基化檢測領域全球首個IVD三類注冊證,還樹立了行業標桿。同時,其在美國開發的肝癌檢測產品已進入審批快車道,預計將于2025年第二季度獲得FDA批準。這一系列突破,不僅展現了中國企業在癌癥早篩領域的技術創新能力,也為全球腫瘤診斷帶來了新的希望。除此之外,萊盟健康還借助其獨創的CHALM和MESA技術,持續研發針對多種高發癌癥的領先檢測產品,為推動癌癥早篩的普及和提高患者生存率注入了新的動力。
徐博士解釋道,DNA甲基化是人類基因上的一種“標簽”。當癌癥發生時,這些標簽會呈現出特定的變化,而甲基化檢測技術能夠通過血液樣本捕捉這些變化。在傳統手段如甲胎蛋白(AFP)和超聲檢測靈敏度僅為60%左右的情況下,萊盟健康的甲基化檢測技術將肝癌早篩的靈敏度提升至95.42%。然而,技術創新并非一路坦途。徐博士提到,無論是在美國FDA還是中國國家藥監局,監管部門對新興技術的驗證標準異常嚴格。“他們會問很多適用于以前技術的問題,但這些問題對我們的新技術并不適用。”他說,“通過解決這些困難,我們確確實實打磨了我們的產品。”
作為一名科學家,徐建鋒對技術本身充滿敬畏;作為一名企業管理者,他也深諳市場邏輯的重要性。在采訪中,他多次提到AI對癌癥早篩的推動作用。癌癥細胞釋放到血液中的信號極為微弱,但AI的檢測模型能夠精準捕捉這些信號,提高篩查的靈敏度和特異性。同時,AI還能整合基因組數據、生活方式和健康狀況,為患者量身定制篩查策略。更重要的是,AI技術降低了大規模推廣癌癥早篩的門檻,幫助這一技術惠及更廣泛的人群。
徐博士對癌癥早篩行業的現狀有著清醒的判斷。他指出,目前全球癌癥早篩市場規模約為1000至1500億美元,但主導地位仍掌握在美國、歐洲和日本等地區。這些地區社會擁有完善的基礎醫療體系和較高的篩查參與度,而中國在這些方面尚有不足。“我們的篩查體系、醫保支持和民眾意識都需要提升。”他說,但同時他也看到中國政策激勵與資本涌入的潛力,這為行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機遇。
當被問及人類與癌癥的未來關系時,徐建鋒相信,未來人類將擁有更多更好的藥物和治療手段來應對癌癥,但也強調,癌癥的早篩依舊是至關重要的一環。“對于任何疾病,無論我們有多好的治療手段或者藥物,在病程的早期進行干預,始終是對病人的健康狀況以及經濟負擔最好的選擇。”
對于越來越多的癌種是否會因早篩的普及而被“慢性病化”,徐博士說:“很多時候,如果我們發現了癌癥,我們更傾向于直接解決掉它,而不是讓它像慢性病一樣,長期潛伏在體內。”即便如此,他也承認,某些情況或許并不需要立即治療,尤其是一些進展極為緩慢的癌癥,這種情況下,將其作為慢性病來管理也許是更主流的做法。
特刊 | 文中相關數據內容均來源于采訪與公開信息資料,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