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早些時候,中國創新藥企業普米斯生物技術公司與德國生物技術公司BioNTech達成股權收購協議,后者以8億美元預付款收購普米斯全部已發行股本,支付方式為現金和部分美國存托股份。此外,在達到雙方約定的里程碑條件時,普米斯還將獲得BioNTech額外支付的最高1.5億美元的里程碑付款。
普米斯2018年成立,主要開發已知靶點的me-better和全創新靶點的first-in-class生物創新藥物。
2023年以來,BioNTech已經與6家中國創新藥企業達成超過10項授權合作,其中包括普米斯的一款惡性腫瘤雙特異性抗體、一款臨床研究階段單克隆抗體及多個在研的臨床前納米抗體項目和自主研發的抗PD-L1/VEGF雙抗PM8002。
BioNTech與輝瑞公司共同開發的新冠mRNA疫苗,是首個獲得美國FDA批準的新冠疫苗,也是全球第一個新冠mRNA疫苗,新冠大流行結束之后,新冠疫苗的市場明顯收窄,BioNTch進一步加大基于mRNA技術的腫瘤藥物的研發,使其成為公司未來的價值增長點,自主研發之外,BioNTch也積極通過購買方式,進行合作研發,中國創新藥企業的相關管線是其重要的采購目標。
自2023年下半年開始,中國創新藥企業賣出藥物權益的首付款總額,已經超過IPO募資總額,成為中國創新藥企主要的資金渠道。
2024年6月,明濟生物的一款臨床前藥物分子權益轉讓給艾伯維,首付款和近期里程碑為1.5億美元,潛在交易總額超過17.1億美元;10月,天境生物與賽諾菲達成一項關于CD73抗體尤萊利單抗在大中華區的開發、生產和商業化戰略合作,首付款為3200萬歐元,約為3100萬美元。
11月16日,2024中國醫藥工業發展大會和上海國際生物醫藥產業周證實,2023年中國創新藥海外授權(license-out)交易超過50筆,海外授權的項目數首次超過許可引進(license-in)數。截至6月30日,中國醫藥企業license-out金額為256.6億美元,license-in金額為3.6億美元。根據經濟觀察報統計,截至8月10日,2024年中國創新藥行業license-out的項目有59個,同比增長47.5%。
跨國藥企與中國創新藥企業合作開發以及收購管線,甚至直接收購企業已經成為常態。
在BNT收購普米斯之前,2023年底,阿斯利康收購亙喜生物,2024年1月,諾華收購信瑞諾醫藥;3月美國上市公司Nuvation Bio以全股票方式收購葆元醫藥;4月丹麥生物技術公司健瑪保宣布以全現金方式收購公司普方生物,交易金額為18億美元。
港股市場的低估值以及A股IPO的現實情況,大量未上市的創新藥企業無法通過資本市場獲得急需的融資,投資方也無法正常退出,這反過來加劇了創新藥行業的“資本寒冬”的劇烈程度。
依據醫藥領域大數據服務提供商醫藥魔方InvestGo投融資數據庫的數據,今年上半年,中國醫療健康領域一級市場投融資事件共計630起,同比下降27.8%,融資總額421.6億元,同比下降1.1%。
在這個背景下,被并購事實上成為許多創新藥公司目前能夠接受的最不壞的選擇。
對相當多的中國創新藥企業來說,以管線BD換取持續研發需要的資金,是唯一的出路和生存機會,而被跨國藥企直接收購,則徹底解決了它們的現金需求難題。太多創新藥企業甚至沒能堅持到被收購的時刻,就難以支撐而進入破產解散的階段。
基于這一現實困境,創新藥企業被跨國藥企收購對中國創新藥行業來說亦喜亦憂,聯想創投集團董事總經理、聯想創投加速器總經理梁穎在參加2024《財富》中國500強峰會的醫療創新話題的圓桌討論,談及中國創新藥管線被國外頂尖藥企收購時,一方面為這些企業獲得認可和支持感到高興,另一方面也為“很好的技術最終被別人買了”覺得可惜,她認為未來還需要包括政策在內的很多方面支持來激勵中國創新藥的發展。(財富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