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眼鏡產品正在成為人工智能(AI)技術落地應用的重要設備。
11月13日,消息稱,小米正計劃推出新一代AI眼鏡。它已在數月前與歌爾達成合作。該產品將全面對標Ray-Ban Meta,搭載AI功能、音頻耳機和攝像頭模塊。這款AI智能眼鏡預計于2025年第二季度發布,小米公司預期的出貨量在30萬臺以上。
而在前一天,11月12日,在百度世界2024大會上,百度發布了小度AI眼鏡。據介紹,該產品具備第一視角拍攝、邊走邊問、識物百科、視聽翻譯等功能。百度集團副總裁、小度科技CEO李瑩介紹其為,以百度文心大模型為技術底座的“全球首款搭載中文大模型的原生AI眼鏡”,并表示這款產品將于明年上半年正式上市。
百度會上并未宣布小度AI眼鏡的售價。不過,在此次大會前,有一系列關于這款AI眼鏡的消息傳出。消息稱,百度這款最新的AI硬件產品將對標Ray-Ban Meta眼鏡,售價則會低于后者的定價299美元(約合人民幣近2200元)。
小米和百度選擇將AI眼鏡產品與Meta和雷朋(Ray-Ban)合作的推出的這款AI眼鏡看齊是情理之中。
2023年Meta與雷朋合作推出的第二代產品Ray-Ban Meta,在當年第四季度的發貨量超30萬臺,遠超預期。截至目前,這款產品累計出貨量已經近200萬臺。中信證券預計,后續Ray-Ban Meta若從美國、加拿大地區推廣至全球其他地區,年化出貨量有望超500萬臺。
從百度世界2024大會上發布的信息來看,小度AI眼鏡與Meta產品的功能重合度很高。且百度試圖在更多功能上有超過Ray-Ban Meta的表現。
比如,Ray-Ban Meta配備1200萬像素超廣角鏡頭,小度AI眼鏡則搭載1600萬像素的超廣角攝像頭;在續航能力方面,Ray-Ban Meta單次續航約為四小時,充電盒可以提供額外電量,使得總續航時間可達約36小時,小度AI眼鏡則能支持56個小時待機時間;重量方面,小度AI眼鏡也比Ray-Ban Meta輕3克。
兩者之間最值得關注的差別在于,百度產品的AI功能是基于文心一言模型,而Ray-Ban Meta則是基于Meta公司開發的Llama 3大模型。
現階段,國家間關于AI技術的壁壘與合規問題,讓海外AI產品難以在國內推廣銷售。中國市場的AI硬件競爭將主要在國內公司中展開。但是,國家間激烈的技術競賽并不會因此轉變為各自發展。
雖然中國公司在AI技術和大模型方面仍處在追趕階段,但進入技術與硬件相結合的領域,中國在產業鏈和供應鏈方面優勢便會得以充分發揮,尤其是對小米這類智能硬件大廠而言更是如此。
在手機市場足夠成熟并陷入內卷之時,有潛力實現高度普及的新產品將成為中國公司的新戰場。
扎克伯格在采訪中表示,智能眼鏡產品會融入人們的生活,并成為下一代主要計算平臺。他認為, 眼鏡產品的成功不意味著必須舍棄手機,就像手機崛起時,電腦也不需要消失一樣。
無論對于在AI領域大舉投入而收獲寥寥的Meta,還是如今眾多概念先行而落地效果不佳的AI智能硬件設備市場,AI智能眼鏡都稱得上是一匹黑馬。
相比頭顯這類追求絕對沉浸,讓使用者視線與外界隔絕的產品,將傳統眼鏡疊加一些輕量級AI功能的、更便宜的智能眼鏡,或許在現階段更容易被市場接受。
在國內市場,有多家公司在小米和百度之前踏入智能眼鏡領域。
今年8月,AR廠商雷鳥創新宣布與博士眼鏡宣布成立合資公司,共同開展新一代AI眼鏡的研發設計、銷售、營銷與服務等工作,首款產品將于今年年底發布。
華為早在2019年就與Gentle Monster合作推出了Eyewear系列產品,并在之后的幾年迭代更新。去年9月推出的華為智能眼鏡2已接入AI盤古大模型,提供交互功能。
新產品的出現總要經歷與市場的磨合期,暢銷的Ray-Ban Meta也并非第一代產品。2021年推出的Ray-Ban Stories,作為Meta與雷朋合作的第一代產品,存在包括攝像頭拍攝質量欠佳、耳機漏音等問題。而且,當時以ChatGPT為首的生成式大語言模型尚未取得如今的突破。這導致首款產品的用戶留存率不及售出量的10%。
海外先行者的市場經驗或許能對中國公司的研發有借鑒意義,但依然需要入局者在親身實踐中與本地市場磨合并做出調整。
新產品問世需要一段時間建立用戶心智。如果單從攝像頭、耳機、通話等功能進行突破,無非是將載體從手機換成解放雙手的眼鏡。這在短時間內難以說服消費者為新事物買單。
AI智能眼鏡真正的突破點無疑還是在“AI”上。能就AI技術本身取得突破,并將其與眼鏡形態進行良好結合的公司,才最有可能率先從競爭中突圍。科技巨頭們的加入可能會加速這一進程。
2025年或許是人們口中的“AI智能眼鏡元年”,但屬于這款設備的“iPhone4時刻”可能還要再等一段時間。(財富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