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購置新能源汽車作為第一輛車嗎?
不同于十年之前,在2024年的今天,這已經不再是一個難以回答的問題。無論是純電動汽車(BEV)或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PHEV),它們都常見于城市的每條街道。
根據全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發布的2024年10月全國乘用車市場運行特征分析,僅通過今年10月的零售、批發、生產、出口的數據來看,新能源滲透率已經達到了52.8%,而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車滲透率高達65%。很難想象,從方興未艾,到成長為世界都不可忽視的“龐然巨物”,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才走過二十余年。
正如在今年9月舉辦的2024年《財富》世界500強峰會上,廣汽集團的總經理馮興亞在接受采訪時發出的感慨:“我覺得中國汽車產業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來形容絲毫不為過。”這場大變局的背后,是產業升級、智能制造的全面推進,市場格局的重新洗牌,以及全球市場的拓展與技術賦能。對于所有的汽車企業而言,這場變局既是挑戰,更是機遇,作為這一變局的見證者和推動者之一的廣汽集團,也正在用其獨特的創新戰略驅動著未來的前行之路。
數智化浪潮中的崛起
近些年的汽車消費市場變化展現出了新一代消費者相較于過去數十年傳統市場完全不同的消費需求。消費者對于智能化、綠色出行的偏好,大大超過了對過去內燃機所代表的澎湃動力和駕乘體驗的追求?!?024麥肯錫中國汽車消費者洞察》顯示,2023年,超過半數的中國消費者更傾向于選擇新能源汽車,并對自動駕駛、智能座艙等高科技配置表現出強烈興趣。
與此同時,技術進步與產業鏈的重構也為中國汽車產業的高速增長提供了強大的支撐。電池、電機、電控技術的成熟,使新能源汽車的續航、充電速度等性能不斷優化,逐漸解決了消費者的“里程焦慮”。加之,智能化技術的飛速進展,例如L2及以上等級的自動駕駛技術在車輛中的廣泛應用,進一步增強了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吸引力。
馮興亞在采訪中也剖析了智能化對格局的重塑,他表示:“自動駕駛在整車上的搭載比例會快速提高,現在看來還是安裝在很多比較先進的汽車或比較貴的汽車上,但它的裝備可能很快就會成為一般車輛的標配?!彼麑ξ磥淼闹悄荞{駛前景充滿信心,這不僅是市場需求的趨勢,更是廣汽的技術核心所在。2023年上半年,廣汽集團旗下車輛的L2級輔助駕駛技術已經在66.3%的新車中搭載。
自2017年開始探索新能源的廣汽集團,在車體的智能升級與園區的智能制造上下了一番苦功。七年間,廣汽埃安實現了從初創企業到行業頭部的華麗轉身,成為全球為數不多的具備三電(電池、電機、電控)+ICV(智能網聯技術)自主研發能力的企業。廣汽埃安旗下高端品牌昊鉑系列已經推出搭載L2++的昊鉑HT、昊鉑GT等車型,實現了從高速路到城市道路的全域智能駕駛。隨著第二代AION V、AION RT的陸續上市,高階智駕普及進一步下探至15萬級別車型,“科技平權”對年輕消費者的吸引力顯露無疑,AION RT上市18小時訂單突破40000輛就是明證。
此外,廣汽集團深知,作為制造業企業,只有在數智化制造領域快速轉型,才能奠定在產業鏈重構中的核心地位。廣汽埃安智能生態工廠成為這一變革的典范。通過高度集成的物聯網和人工智能技術,埃安實現了從生產線的自動化操作到質量檢測、預測性維護的全流程智能化管控, “從一塊鋼板開始,到整臺車下線,16個小時就可以完成全部工序,每53秒便能下線一臺車”。智能生態工廠的強大之處不僅在于效率的提升和資源的節約,還在于能夠靈活應對市場需求的變化,為消費者提供更高質量的新能源汽車產品。2023年,廣汽埃安智能生態工廠入選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WEF)的“全球燈塔網絡”,成為全球僅此一座的新能源汽車燈塔工廠。
強強攜手下的新時代
在全球新能源汽車浪潮中,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展現出令人矚目的競爭優勢。這一產業鏈不僅涵蓋了從上游原材料到下游整車制造的完整環節,更憑借規?;氖袌鲂枨蟆⒓夹g創新實力和政策支持,構筑了極具韌性的生態系統。與上下游伙伴“強強聯手”,打造更新的市場解決方案已經是一個必選項。尤其是人工智能企業與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緊密結合,讓不少自主汽車品牌嘗到了甜頭。
但這也牽出另一個有趣的議題,在數字化轉型時代,對于國內的很多汽車廠商而言,智能技術往往被視作企業的靈魂,似乎與信息技術和智能終端服務提供商的合作往往會使企業的自主性受到削弱。但對此議題,馮興亞有著獨到的見解。他表示,判斷某項技術是否為“靈魂”取決于其成熟度和經濟性。在掌握該項技術的條件下,如果第三方采購是更為經濟的方案,則應該采用該方案。
在廣汽集團的未來規劃中,借助產業鏈優勢推動自主研發與外部合作并舉已經成為重要策略。以自動駕駛為例,廣汽集團并不執著于全盤自研,而是通過與華為的合作實現智能化升級,借助華為在信息技術、智能化和5G技術上的優勢推進自動駕駛和智能座艙的研發,從而將更多的資源集中于廣汽的核心技術領域。馮興亞總結道:“我們一定要加強對外合作,把企業有限的錢用在企業真正決定現階能力的核心技術上?!?/p>
多元能源的平衡之道
在全球逐步邁向碳中和的進程中,新能源政策成為各國政府應對氣候變化和能源危機的重要工具。新能源汽車,特別是電動汽車,被視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環節??v觀全球新能源政策的發展,我們可以看到一條清晰的時間軸,從早期的政策試水到現今的全力推動,新能源車的普及已經逐漸成為各國的共同目標。各國紛紛制定出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時間表,以推動新能源車的發展并逐步淘汰傳統燃油車。中國、美國、日本等主要經濟體相繼制定了2030年左右的電動汽車普及目標。2025年至2030年期間,挪威、荷蘭和德國等地將率先執行燃油車禁售政策,2030年后全球主要市場將逐步向電動車過渡,進入普及期,并在2050年后邁向零排放目標。
盡管新能源汽車日漸成為全球市場的核心,但燃油車在這一過渡時期依然扮演著不可忽視的重要角色。由于各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能源供應條件和交通基礎設施存在差異,徹底實現電動化并非能一蹴而就。燃油車在全球汽車市場中仍然有相當大的市場占比,特別是在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尚未完善、能源供應結構仍然依賴化石燃料的地區。相較于立刻淘汰燃油車,逐步調整燃油車的技術標準、提高燃油效率、推廣混合動力技術等,是當前更為現實的多元能源平衡之道。
在2024中國汽車重慶論壇上,廣汽集團的董事長曾慶洪就曾經提議,在純電車在整車銷量占比達到50%時,希望政府有關部門研究油電同權這個課題,均衡新能源與燃油車發展節奏。當前,新能源汽車在購置稅、限行政策等方面享有諸多的優惠,而燃油車在稅費負擔和使用限制上相對不公平。在2024年《財富》世界500強峰會上,馮興亞也再次強調了廣汽所推崇的“油電同權”是為了保證多種能源模式在市場上的共存與健康發展。他認為,廣汽集團的“油電同權”策略符合市場需求的多樣性,也順應了國家新能源政策的逐步調整。馮興亞指出,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占比預計將提前十年實現50%的目標,但為了實現行業的平穩過渡和健康發展,多元化能源結構顯得尤為重要。新能源汽車依托政策紅利取得的優勢已經逐漸顯現,對傳統燃油車市場形成了擠壓,因此建立油電同權機制有助于平衡市場結構,讓各類汽車在政策和市場的共同作用下公平競爭。廣汽集團致力于為消費者提供油電同等重要的選擇,為汽車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重塑市場的價值競爭
2023年至2024年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價格戰愈演愈烈,不少企業逐漸從局部的“閃電戰”演變為大規模的“塹壕戰”、“持久戰”。期間,外資、合資與本土品牌紛紛響應,通過頻繁調價吸引消費者眼球。面對價格戰的沖擊,外資品牌逐漸失去了昔日的市場份額與影響力,市場格局正在被本土品牌主導的高性價比車型重塑。然而,持續的價格戰讓包括本土新能源汽車造車“新勢力”的全行業盈利能力日漸承壓,不少車企因此面臨利潤空間被壓縮的困境,而且無法在技術研發與品牌價值的提升上有充足的投入。
對此,馮興亞坦言:“有競爭就有價格戰,市場經濟根本的規律就是競爭,優勝劣汰,價格戰本身價格也是競爭的手段?!钡M一步解釋道,廣汽的經營哲學并不依賴價格戰,而是通過提供更多價值來贏得市場。馮興亞指出,從廣汽的角度來看,始終堅持三點原則:“首先,價格是用來定位的,不是用來競爭的。我們生產不同價格區間的產品,以滿足不同市場需求,而不是以低價搶市場。其次,在既定的價格定位上,通過提供更多的價值來獲得合理的利潤。最后,成本是企業盈利的關鍵,只有通過不斷降低成本來改善收益,而非通過提價提升利潤?!瘪T興亞強調,企業應該理性看待價格戰,不能將價格當作唯一的競爭手段。
大量的數據研究也證明了馮興亞所言非虛,在短期內,雖然降價可以吸引消費者的關注,但價格戰對消費者購車的最終決策實際影響有限。在《2024麥肯錫中國汽車消費者洞察報告》中,數據呈現在低、中價位段的價格戰效果更為有限,有時甚至對消費決策起到了負面作用,反而在30萬元以上的高端價格段,價格戰的刺激效果較為明顯。這表明,高端價位消費者更有能力和意愿對價格戰做出積極回應,而低、中價位的消費者可能會因為頻繁的價格戰而產生觀望態度。
當代消費者對技術創新、質量提升、智能化等方面的關注度正在提升。因此,要避免陷入惡性價格競爭的泥潭,車企需要將重心轉向價值競爭。通過提升產品的技術含量、優化用戶體驗、增強智能駕駛與節能減排等功能,企業可以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附加價值。未來的市場競爭將更加考驗品牌在科技創新、可持續發展及服務品質上的優勢,唯有打造出具有獨特價值的產品,才能在日趨成熟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中脫穎而出。為此,廣汽集團通過精心構建多品牌、多層次的產品矩陣,成功滿足了多元化消費群體的需求。在廣汽傳祺為家庭和商務提供豐富選擇的基礎上,廣汽埃安進一步推動了新能源技術的普及與高端化發展;而廣汽本田和廣汽豐田等合資品牌,則憑借國際化的品質與本土化的適應性,深耕細分市場,也為海內外消費者提供不同用車場景下的高性價比的選擇。
擁抱未來的“萬億廣汽”
在全球汽車產業加速電動化、智能化轉型的背景下,中國汽車市場正在經歷深刻變革。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2024年1月至6月,中國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共銷售741.9萬輛,同比增長23.9%,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61.9%,市場占有率較上年同期提升了8.8個百分點。與此同時,新能源汽車的快速普及和消費者對高品質、智能化車型的需求增長,促使車企紛紛調整戰略,以適應市場新趨勢。
廣汽集團在行業變革和挑戰中提出“萬億廣汽”目標,則是該企業對未來發展的堅定決心的具象化體現。這一宏偉目標源自廣汽集團的持續成長,據了解,自我國第十個五年計劃以來,廣汽集團的營業收入幾乎每五年翻一番,2023年已經實現約5,000億元的營業收入。如今,廣汽規劃在2030年將營收提高至1萬億元,這意味著要在短短七年內實現翻番。對此,馮興亞坦言:“萬億廣汽的目標對我們蠻有挑戰?!庇绕湓诋斚?,國內市場正在經歷從“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的轉型,而合資品牌在中國市場的增長空間也因為結構性變化而面臨壓力,這些都為廣汽的目標增添了不小的難度。
廣汽集團制定了“1578”發展綱要,以多層次的布局夯實增長的基礎。馮亞興表示,“1”指的是一個核心目標,即到2030年,實現年產銷超過475萬輛、營收達到1萬億元、利稅1千億元,成為在產品、品牌、創新、治理等方面領先的世界一流科技企業?!?”代表著五大增長點,包括整車轉型升級、零部件強鏈延鏈、能源與生態賦能、國際化拓展、智能出行的商業化運營。“7”表明廣汽將鞏固七大業務板塊,涵蓋研發、整車、零部件、能源及生態、國際化、智慧出行、投資與金融?!?”則是廣汽的八項行動計劃,重點包括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科技創新與投資并重、自主品牌的全面提升、強鏈延鏈優化結構、能源生態的全面推進、軟件業務的深入布局、海外市場的重點開拓,以及智慧交通模式的創新。
馮興亞指出,盡管“萬億廣汽”是一個規模目標,但實際上背后對質量的要求愈發明顯。國際化將成為廣汽未來的重要增長點,因其在國際市場的布局相對薄弱,增長空間仍然十分廣闊。面對國內市場日益飽和、競爭加劇的局面,以及全球能源轉型帶來的重大機遇,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正加速走向國際舞臺,出海已然成為眾多企業的戰略選擇。據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發布的數據,截至2023年年底,中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經達到2,041萬輛,占汽車總保有量的6.1%,比上一年提升了2個百分點。這不僅是市場份額的擴展,更是一場關于技術實力、品牌價值和可持續發展的全球競賽。
此外,廣汽在產業鏈方面的增長潛力也同樣可觀。過去,廣汽的產業鏈多集中在上中下游的分段模式;如今,廣汽正在通過整車廠與主機廠的合作,逐步將鏈上企業引入,構建一個完整的產業鏈生態。當前,自動駕駛和低空經濟正成為移動出行板塊的熱門賽道。近年來,廣汽集團致力打造從自主研發、生產到商業化運營全鏈條的L4出行生態,在自動駕駛方面已具備從L2到L4的技術研發和應用能力,先后投資國內頂尖汽車AI芯片和自動駕駛技術公司地平線及滴滴自動駕駛、文遠知行、小馬智行等,旗下智慧出行平臺如祺出行也于今年7月正式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廣汽與滴滴合資成立的安滴科技公司將于2025年推出首款商業化L4自動駕駛車型,祺跡汽車首款L4 Robobus將在今年年底量產。廣汽首款飛行汽車GOVE于今年9月正式獲得了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特許飛行證,同時正在研發航程更遠、載人更多的復合翼飛行汽車。計劃2027年在粵港澳大灣區內2-3座城市打造城際立體出行樣板,打造“1小時粵港澳大灣區生活圈”。
這些布局不僅優化了廣汽的增長空間,也為廣汽集團的長期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結構支持。
后記
在全球汽車市場新舊交替的關鍵時刻,廣汽集團的未來戰略日益明晰:創新是唯一的出路。
正如馮興亞在2024年《財富》世界500強峰會上所言,中國汽車產業正處于歷史性轉折點,面臨前所未有的變革與挑戰。廣汽集團憑借技術驅動的優勢迅速崛起,通過智能化、數字化和全球化的戰略布局,在這場全新的競爭中找準自身定位,成為推動產業重塑和變革的關鍵力量。廣汽通過精心打造多層次的產品矩陣,不僅滿足了多元化的消費需求,還將新能源和智能技術的應用推向新高度,逐步形成獨特的競爭優勢。智能生態工廠、L2+級自動駕駛技術,以及廣泛的全球合作網絡,構建起了一個全新的產業生態系統。從技術創新到生產效率優化,廣汽不僅大幅提升了制造能力,也成功將品牌價值推向國際舞臺,以實際行動詮釋了中國汽車制造的新標準。
未來的市場將青睞那些既能傳承經典又勇于創新的企業。廣汽集團在變革中追求穩定,在進步中追求卓越,以開放的姿態與全球對話,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在全球的征程書寫新的篇章。
特刊 | 文中相關數據內容均來源于采訪與公開信息資料,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