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地中海,仿佛一幅色彩斑斕的油畫。
湛藍的海水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銀色的光芒,海面上點綴著如絢麗寶石的島嶼和港口。伴隨著海鷗的鳴叫,郵輪優雅地劃過,在平靜的畫布表面拖曳出長長的航跡,自亞平寧半島的岸線駛向伊斯坦布爾。
在這條炙手可熱的度假航線上,一些新銳郵輪船體垂直兩側所采用的自拋光防污船舶涂料“AQUATERRAS”,也引起了不少來自業界的關注。
作為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海洋不僅提供了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和不可或缺的生態服務,還在調節氣候、支持經濟和維持人類生存方面扮演著關鍵角色。為此,航運、捕撈、勘探等相關產業都應該積極推動海洋可持續發展政策和實踐,減少污染,保護和恢復海洋生態系統。
但對遠洋船體而言,復雜的海況會對航行造成隱患。船體涂裝防污涂料能夠有效防止海洋生物(如藻類、貝類)在船體表面的附著,這些附著物會增加船體的摩擦阻力,導致燃料消耗。傳統防污涂料則會對海洋生態造成污染,同時危害人體健康。
而數家采用了立邦船舶涂料“AQUATERRAS”的郵輪企業表示,旗下郵輪顯著降低了船體的平均粗糙度至40微米。平滑的表面有效減少了船舶在航行期間船體與水之間的摩擦,從而降低了能源消耗,減少了碳排放。據報道,“AQUATERRAS”作為立邦首款不含生物抑制劑的自拋光防污船舶涂料,其成分對海洋生物無害,從而可以減輕由生物污損和遷移所引發的生態隱患,保護海洋生物。
自2017年問世以來,該涂料不僅備受業界的好評,更因其綠色創新技術和在為航運業提高效率、降低運營成本以及減少排放等方面的貢獻,在2023 Seatrade國際海事頒獎典禮獲取了其中唯一一個技術(產品)類的獎項——2023年度航運技術獎。
助力生物多樣性保護并非是立邦綠色事業的單一個案。實際上,可持續發展布局貫穿于立邦整體全球運營戰略的每一個流程。通過一系列的綠色技術創新、全鏈條減碳策略以及社會公益項目,立邦致力于在多個領域推動可持續發展,兌現其構建綠色未來的承諾。
近日,在2024上海國際碳中和技術、產品與成果博覽會上,立邦中國發布了《立邦中國2023年可持續發展報告》(以下簡稱《2023報告》),公布了其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成果。截至2023年底,立邦全年有可持續優勢的新產品銷售額占所有新產品銷售額的71.53%,并且有2,134款產品獲得綠色建材認證,21款產品入選工信部發布的《綠色設計產品名錄》,57款產品獲得國檢集團頒發的《中國綠色產品評價認證》。
此外,報告還提出了“永續大地精彩”、“永續行業活力”、“永續人文之美”三大可持續戰略支柱,引領立邦在環境發展、社會發展和文化建設方面的實踐逐漸成為行業中頗具參考價值的案例。
“長期主義”是環境治理的“良藥”
今年6月,世界氣象組織(WMO)發布了《WMO全球年度至十年氣候最新通報》。報告指出,全球平均氣溫繼續上升,并且在未來幾年內極有可能突破1.5攝氏度的臨界點。氣候危機已經成為當前最亟待應對的全球性挑戰,企業在環境治理中的角色也愈發重要。
作為涂料行業的領軍企業之一,立邦深耕中國三十余載,既是行業內積極投身可持續發展的“先行者”,同時也是“長期主義”的積極踐行者。自2010年起,立邦便發布了立邦中國第一本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并提出了“可持續發展是立邦恪守的企業戰略”,至今已連續發布13年。長期的堅守也讓立邦探索出了一條不僅能提高自身也能惠及行業上下游合作伙伴的全價值鏈可持續發展模式。
要實現這一戰略并非易事,這是一項系統性工程,也是制造業企業都需要正視并采取長期投入的議題。2009年,由世界可持續發展工商理事會(WBCSD)與世界資源研究所(WRI)共同發布的《溫室氣體核算體系》(GreenHouse Gases Protocol)將碳排放根據來源分為三個范圍:企業的直接溫室氣體排放、企業外購能源產生的間接溫室氣體排放,以及價值鏈上下游各項活動的排放。
對于制造業而言,“三個范圍”要求企業全面掌握自原材料采購、生產制造、物流運輸到產品使用和廢棄處理所產生的直接和間接的碳足跡,并進行詳細的數據收集和分析,在明確碳排放源后,從而制定科學的短期、長期目標和策略,研發可持續優勢產品,優化生產鏈路和管理,加強產業鏈上下游與市場客戶端的合作。
為此,立邦首先發起了一次自上而下的管理系統革新,將可持續理念植入企業的“中樞神經”。立邦中國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可持續管理機制,并在此框架下形成了四層從上至下的可持續管理架構。針對環境治理,立邦中國設立了在2030年、2035年、2040年分別實現范圍一、二的絕對減排量減少10%、30%、50%的中期目標以及2050年實現三個范圍碳中和的遠期愿景。
具體落實在“范圍一”,立邦中國通過優化生產工藝、設備節能改造和能源回收利用三個方面提升能源利用率,大幅度降低了自身生產端的自產碳排放,促使立邦中國在2023年減少了超過1.3萬噸的碳排放。
除了在生產端節流,立邦中國還積極采用可再生能源,逐步調整傳統能源結構,減少“范圍二”的碳排放。據了解,立邦北部工廠通過使用風電減少了4,448噸CO2e的碳排放,西部工廠通過使用水電減少了905噸CO2e。同時,截至2023年底,已有19家工廠安裝了光伏設備,年總發電量達1,273萬kWh。通過優化碳管理和低碳運營,立邦中國在2023年“范圍一”和“范圍二”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同比基準年下降了6.85%。
但對一家企業而言,在減碳之路時往往遇到的最大挑戰來源于“范圍三”。對此,立邦通過實施綠色采購和智能制造體系,積極打造可持續的低碳環保供應鏈。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立邦對采購金額占比86%以上的232家主要供應商進行調研,確保其符合綠色標準,并為31家上游供應商開展ESG培訓,共同推動產業綠色升級。此外,立邦還通過合理布局生產工廠,縮短了涂料和粉料的配送半徑,分別減少了8.7%和11.3%的碳排放。立邦引入水運和鐵路運輸等多種運輸方式,在海南和西部區域取得了顯著成果,進一步降低了運輸環節的碳足跡。
同時,立邦中國采用“全生命周期方法論”研發可持續產品,賦能合作伙伴的可持續之路,例如湖北聯投福漢木業集團總部辦公樓采用的雙核氣凝膠節能系統,節能效果提升了30%;立邦超低溫電泳技術在降碳方面的應用也獲得了大眾安徽等汽車企業的青睞。立邦的經驗表明,通過長期、系統性的努力,不僅可以顯著降低企業自身的碳排放,還能推動整個產業向低碳環保轉型,為全球環境治理貢獻積極力量。
人才,打開未來之窗的“關鍵鑰匙”
對一個行業而言,可持續的未來與建立一個運轉良好的“生態圈”都離不開一個最重要的組成元素——人才。
在商業領域,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目標不僅僅是短期的財務成功,而且還是長期的市場競爭力和社會責任。市場上的標桿企業通過與教育機構合作,或是獨立辦學,大量培養人才,不斷提升企業的綜合創新能力和市場適應性,以期達到更長遠的目標。此外,這些企業提供的多樣化的職業發展路徑培訓,也為員工開拓出廣闊的發展平臺和機會,激發了員工的創造力和積極性。而企業所培養的優質人才也能惠及全行業,解決社會勞動力高質量就業,保持行業的經濟活力。
蘋果公司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蘋果通過設立蘋果大學,培養內部人才,推動員工在工作中不斷創新。蘋果大學的課程不僅涵蓋了專業技能培訓,還包括企業文化的傳承,確保員工在提升技能的同時,深刻理解蘋果的價值觀和創新精神。亞馬遜也是“此道好手”。亞馬遜提供了如亞馬遜技術學院(Amazon Technical Academy)、機器學習大學(Machine Learning University)、亞馬遜職業選擇(Amazon Career Choice)、AWS培訓和認證等技能培訓計劃。不僅提升了員工的個人能力,還增強了員工對企業的向心力,形成了企業與員工共贏的局面。微軟也通過“Microsoft Learn”平臺,為員工和開發者提供廣泛的培訓資源,旨在幫助參與者獲得數字技能,極大提升了他們的就業能力。
作為涂料行業的領軍者,立邦也同樣重視行業的未來發展,將人才培養視為行業永續發展的基石和源動力。為此,立邦中國長期積極聯動社會各界力量開展高質量創新創業教育,助力提升就業質量,解決行業“老齡化”及“短缺化”危機,為產業發展提供可持續人才支撐,為高質量發展貢獻“立邦力量”。
例如,通過與國家人社部及各地人社局的合作,立邦積極參與和支持各級技能賽事,挖掘和培養了大批行業技能人才。2023年,立邦參與和支持了多項重要的技能賽事,比如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特別賽和第二屆全國職業技能大賽,這些賽事不僅為技能人才提供了展示和提升的平臺,還激勵更多青年走上“技能成才”和“技能報國”之路。
為了構建完善的職業技能認證體系,確保人才培養質量,立邦探索建立了“培養-認證-就業”的生態體系,通過職業技能培訓與認證,提升產業人才的專業技能與就業空間。截至2023年底,立邦已為行業培養輸出了超過40萬名產業人才。
此外,立邦通過與職業技能學校合作,開設“產業學院”和“立邦班”,為青年涂裝人才提供職業技能培訓。截至2023年,立邦已與全國四所職業技能學校進行戰略合作,為大約70位優秀畢業生提供了就業崗位。自2005年以來,立邦在多所高校設立獎學金,資助了數百名優秀學生,幫助他們完成學業,成為行業的中堅力量。2023年,立邦成為第一家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學校辦學許可證》的涂料企業,未來也計劃通過開辦民辦學校,為中國涂料行業培養更多的專業人才。
儲備人才的另一個重要的措施是為有潛力的新人提供一個可能的舞臺去施展才華。為了給青年設計師打造更大的舞臺,自2013年以來,立邦已經連續舉辦了12年“未來之星”青年設計師大賽。超過7,000余名青年設計師參與其中與業界大師和同輩翹楚交流,上萬件參賽作品被展現在公眾面前。該賽事也是亞洲青年設計師大賽(AYDA Awards)分站賽事,讓青年人能夠憑此一窺世界廣闊。其2024年新增的“OFFER來了”新賽道,也推動了設計人才與行業伙伴的雙向賦能和就業匹配。
為夢想插上七彩的“羽翼”
在現代企業的世界中,一家真正成功的企業不僅要在商業領域衡量財務業績的指標,更要在社會領域有所擔當。但并非所有的企業都能夠清晰地認識到公益事業與文化建設所帶來的社會效應對市場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許多企業仍然將目光聚焦于短期利益,擔心公益事業與文化建設是額外負擔,會擠占企業的利潤空間。
實際上,雖然公益事業在本質上是“利他”,旨在滿足社會公共需要和增進社會福利,但其成果能夠彌合資源分配差異帶來的社會矛盾,構建有序健康的社會環境,從而實現多贏局面,促進市場的可持續發展。
立邦作為行業內公益事業的先行者,以色彩這一主題為抓手,發起了“為愛上色”社會公益項目,切實提升了鄉村文教軟硬設施水平,推動鄉村文化建設與振興。自2009年啟動以來,“為愛上色”公益計劃專注于改善中國偏遠地區的教育環境。截至2023年底,立邦已為426所鄉村小學校園進行涂刷,并建立了31所立邦希望小學。截至2023年底,立邦還建設了403間快樂美術教室,為432位鄉村美術教師提供培訓。此外,自2017年以來,立邦與“中國大學生知行促進計劃”合作推出了“為愛上色”中國大學生農村支教獎。2023年,立邦優選并支持了100支大學生支教團隊赴鄉村地區開展文化調研,并為137所學校的超過25,000名師生提供支教服務。
同時,立邦中國也參與到城市文明建設當中,通過“為愛上色”ART+項目,聯動藝術家與設計師,2023年在上海、成都和長沙完成了14幅墻繪,并組織完成了五場社區圍墻彩繪共創活動,吸引了超200名居民和志愿者參與,共同美化社區環境。2023年,立邦還在四川、北京、廣東、上海等地開展了“為愛刷新”行動,100余名員工親子家庭走進公益機構及場所,為老人和兒童等弱勢群體捐贈涂料并重涂刷新生活空間,美化城市人居環境,促進文化與社會福祉。
后記
美國著名學者賈雷德·戴蒙德(Jared Diamond)在其著作《崩潰:社會如何選擇成敗興亡》中,深刻揭示了環境管理對社會存續的關鍵影響。面對全球地緣政治危機爆發、極端氣候變化、資源枯竭和生態系統退化等嚴峻挑戰,人類社會必須認真反思并采取有效措施,以實現可持續發展。
令人感到慶幸的是,全球各地一些負責任的大企業正努力擔負起重責,推動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多元合作,消弭危機。作為全球涂料行業的領軍者之一,立邦也在這條道路上,正在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對可持續未來的責任與承諾。
正如立邦中國區首席執行官鐘中林在《立邦中國2023年可持續發展報告》的寄語上寫到那樣:“立邦深耕中國三十余載,我們保持著‘長期主義’的心態,帶領品牌與中國市場共同成長,因為我們相信,企業的永續經營與市場的永續發展密不可分。所以我們在推進業務成長的同時,也時刻思考如何貢獻自身的力量,為中國的可持續發展助力。”
特刊 | 文中相關數據內容均來源于采訪與公開信息資料,未經允許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