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大漲30%后,日經指數今年一季度又漲20%,創下有記錄以來的最大季度漲幅,成為亞洲資本市場最耀眼的那顆星。日本央行在3月19日宣布YCC(收益率曲線控制)和負利率雙雙退場,日元不漲反跌,日本股市還能漲多久?作為經常比照的對象,中國又可以從終于走出“失去的30年”的日本學習到什么?
在3月27日于中國香港舉行的《財富》創新論壇上,《財富》亞洲執行主編錢科雷(Clay Chandler)與第一東方投資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諸立力、思睿集團合伙人兼首席經濟學家洪灝、GGV紀源資本管理合伙人李宏瑋,以及沖繩科學技術大學院大學董事Jesper Koll,探討了亞洲資本市場的變化以及投資者面臨的挑戰和機遇。以下是編輯后的對話實錄。
錢科雷:我們的討論從諸立力先生開始,之前聊天時你提到動蕩時期才是投資的最佳機會,可以跟我們分享一下你了解到的經濟挑戰,以及這些經濟挑戰在哪方面給投資者創造了機會嗎?
諸立力:
從投資者的角度,尋求投資的最佳時機是所謂“血跡斑斑”的時候,就是市場動蕩的時候,而基于現有的地緣政治以及經濟社會的情況,可以預見的是幾乎全世界范圍內都會有或大或小的波動。盡管存在一些不確定性,我們還是可以看到一些巨大的機會,比如說綠色轉型、數字化轉型、擁抱人工智能、氣候變化、醫療保健等。就香港而言,雖然現在有各種言論,市場波動也很大,但是我認為香港保持自信、保持謙虛,并且嘗試重塑自己,這個態度會延續到2024年或是2025年,因為未來兩年不僅在地緣政治方面,而且在社會發展方面,預計都會有巨大的變化。在這種情況下,首先我們必須要有彈性,其次也要有信心,最終一定會見到光明。隧道的盡頭最終都會有光明。錢科雷:洪灝先生一直密切關注中國的市場,現在西方投資者當中有大量對于中國市場的悲觀情緒,中國的經濟確實出現一些問題,比如說房地產問題、科技方面的監管等,這些因素都會拖慢經濟的整體復蘇,你的看法是什么呢?
洪灝:
中國房地產市場過去三年確實都不太景氣,2021年房地產市場銷售達到頂峰,從此以后開始走下坡路,而這個問題可能需要十年甚至更長時間來解決,因為房地產確實存在過度建設的情況。中國股市比較難做,可以說是比較反直覺的一個市場。因為在正常的市場里,當某個領域的生產率大大高于世界其他地方,我們一定能在這個領域賺到錢,但現在的情況是,雖然我們覺得應該能從一些推動經濟發展的主要行業里賺錢,尤其是中國高科技行業生產率非常高,創新水平很高,比如電動汽車行業、新能源行業,中國領先于世界其他地區非常多,但問題是中國領先越多就越有可能受到其他地區的制裁或限制。很不幸的是,即使這些生產率很高的行業產出非常驚人的經濟成果,他們仍然是中國市場上(股價)表現最差的行業。反而是那些代表“舊經濟”的公司在市場上表現更好,比如中石油和中國神華等。
錢科雷:請問李宏瑋女士,這些年里GGV紀源資本在中國做了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投資,但過去兩三年中國的科技公司可能比較困難,你們的投資腳步是否有放緩?對中國市場你有什么樣的洞察?你在亞洲地區還關注其他哪些市場?
李宏瑋:
像企業家一樣,風險投資者的優勢是極強的適應能力,即便在最低迷的時候也要尋找機會。15或20年前全球化剛剛開始,現在則處在更加全球化的時代,一切都由效率驅動,我們只能選擇最好的公司,因為只有這些領先者才會獲得市場估值方面最佳的溢價。作為永遠的樂觀主義者,我們現在看市場的時候會更加謹慎,因為經濟大背景比較分化,我不覺得未來經濟會統一共榮,而是更加集群化。比如說美國一個集群、中國一個集群、東南亞一個集群、印度一個集群。所以投資方式也會有集群之間的區分,并且也會有各自的彈性和冗余。對于投資人來講,我們要找到某個集群最厲害的企業。比如電動汽車行業,并不會每個國家都有特斯拉,但當地可能有自己最好的企業。像在印度尼西亞,在電動汽車市場上可能都說不上話,但是它有制造電池所需要的原材料。所以我們作為投資者不僅僅看美國市場、中國市場,而是需要涵蓋不同的市場。過去兩年我每個月都會去印度、印度尼西亞出差,就是想看看下一個有把握的機會在哪。我們要看這些地方的人均GDP,而且視野要放得更遠,比如看到20年以后。我們還要看人口統計,比如說勞動力的平均年齡。只有全面謹慎地分析新興市場的每個趨勢,我們才能茁壯成長,并且找到合適的機會進行投資。錢科雷:接下來討論一下日本的情況,最近日本以令人驚訝的姿態在發展著,包括日經指數有了突破,這也是1989年我在華爾街日報做記者以來第一次看到日經指數達到這么高的水平,所以現在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Jesper Koll:
目前來看,在這個動蕩的世界中,日本卻成了最穩定的經濟堡壘。但其實日本是花了很長時間進行重組,如果說中國用三年完成一件事,日本人可能要花二十年。現在日本公司平均而言運營效率是非常高的,兩年前巴菲特去日本投資的時候,就說日本的公司運營效率真是高得令人驚訝,而日本現在又有兩個新的推動經濟增長的動力。首先是日本的政府不再固守信條,過去20年里,每當有經濟復蘇的跡象,日本就會急于加稅或是提高利率,但現在政府不這樣做了,他們不再固執地保持審慎的財政政策。此外,日本現在有一半的私營公司市值低于它們的賬面價值,而日本政府要求這些公司采取一些措施來改變這種狀況,否則就會對其施加懲罰。(編注:去年東京證券交易所發布一項規定,股價低于賬面價值的上市公司將面臨被摘牌的風險。)實際上,目前日本公司資產負債表上的現金流比日本的GDP還要多,即使這些現金流減少一半,以ROE來衡量的日股回報也應該翻一倍,這意味著日經指數可能會達到6萬點,這就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錢科雷:去年我們在阿布扎比舉辦財富全球論壇的時候,一家中國大企業的高管說了一句讓我很震驚的話,他說日本就是中國的榜樣。我當時不太明白他的意思,因為常規的觀點認為中國和日本并不像,因此中國不會有逝去的十年,但這位高管認為日本花了二十多年來解決他們的問題,目前來看日本還是比較穩定和繁榮的,對于中國是很好的學習對象。洪灝先生怎么看待中日的對比?
洪灝:中日對比比較流行,畢竟亞洲比較大的國家就是中國和日本了。看待這個問題,取決于我們主要看哪個數字,比如看杠桿率,中國現在的情況確實很像上世紀90年代泡沫頂峰的日本。日本的泡沫是在1992年破裂的,后面的情況非常糟糕,但在泡沫頂端的時候,日本人均GDP達到4.8萬美元,比當時美國的人均GDP還高,而現在中國的人均GDP不到1.3萬美元,這意味著雖然現在我們的杠桿率和當時的日本差不多,但是我們的經濟整體情況遠不如當年的日本。日本有這個資本讓很多問題拖下去,但中國現在還是處在需要進一步增長的情況,很多人收入并不高,如果中國也把問題拖二十年,意味著中國的經濟發展可能會止步于人均GDP1.2萬美元左右的水平,這不利于整個社會的穩定。
錢科雷:日本和中國還是有一些相似之處,包括有很多國家支持的公司以及很多企業的債務負擔很重,包括房地產市場的問題,這些都會拖累重組的步伐。
Jesper Koll:確實,兩國的“癥狀”有些相似,但中國的問題才剛開始顯現,還需要觀察。我在日本已經30多年了,見證了日本在泡沫破裂后大幅放松管制,很多人會忘記這一點,日本在整個1990年代都在進行一些意義重大的私有化,包括1996年對勞動力市場放松管制,雇員不再有所謂的鐵飯碗。另外中國目前還在進行資本項目管制,貨幣不僅沒有像當年的日元一樣大幅貶值,甚至還有所升值,所以政策方面兩國有很大的區別。社會和政治方面,1990年代時的日本政局動蕩,比如每9個月就有新的財政部長,私營部門管理層也換得很快,當時日本的社會和政治環境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導致很多日本企業不敢在國內投資,更傾向于去海外投資,這和中國的情況非常不同,更多中國人愿意在中國進行投資建廠,這種情況在日本基本沒有發生過。
錢科雷:諸立力先生長期致力于投資事業,你也在做跨行業和跨地域的事情,你如何回應剛才大家講的這些點?
諸立力:日本的機會和挑戰相當一部分來自于一些公司交叉持股的制度,這會帶來比如政府對公司股價低于凈值采取懲罰性措施的情況,從而幫助釋放公司的市場價值。相對而言,中國國有控股公司目前還比較難通過監督和治理方式來確保公司的高效資本部署。
關于日本公司的海外擴張,日本的老齡化很嚴重,日本公司不得不向海外擴張。同時現在面臨的一個挑戰是,日本在海外的公司是不是會被接管,比如涉及國家安全問題,就像美國鋼鐵公司正在發生的事情一樣。中國有更大的國內市場,這給中國企業提供了很多在本國市場成長的機會,但它們也還是需要更積極地推動機制改革,以確保資產的市場價值得到釋放。
錢科雷:另外一個有趣的方面是,作為亞洲兩個大型經濟體,日本和中國與美國的關系并不一樣。美國和日本雖然在經濟方面時有對立,但實際上是戰略和安全方面的盟友。而中國和美國的關系在相當一段時間都比較緊張。各位認為如果特朗普重返白宮會有什么樣的影響呢?
李宏瑋:作為兼顧美國市場和中國市場的投資者,我們一直認為,不論誰當選總統,地緣政治的緊張情況大概率都不會改變,所以我們要考慮在最壞的情況下如何去繼續前行,更好地發揮作用讓全球的經濟更加的平衡。
Jesper Koll:我有很多日本的朋友,他們認為特朗普只是美國社會深層次問題的一個表征。無論他是否當選,深層次的問題都不會消失,即美國現在是一個分裂型的社會,也是一個高度不穩定和不可預測的社會。美國當然是日本一個非常重要的市場,但在過去這些年里,美國和中國對日本來說都是很大的市場,而日本跟中國的地理位置實際上更接近。當這兩個合作伙伴變得比較不穩定或不可預測的時候,日本能怎么做?只能更好地團結起來,大家也能看到,我們以創記錄的速度建設了芯片工廠,去年日本國內的收并購和IPO的數量都創下歷史新高,正是因為全球范圍的不確定性令日本警醒——如果我們不能提前采取措施,更有效地部署我們的資產,我們就會一直夾在中美的沖突中。像亞洲其他地區一樣,我們都會思考,為什么我們必須被迫在這兩者之間做出選擇呢?(財富中文網)
編輯:劉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