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行發(fā)布公告,同意支付寶變?yōu)闊o實際控制人。
12月29日,恒生電子、國泰產險兩家公司也分別發(fā)布公告,由于螞蟻集團股東上層投票權結構調整的相關各方已履行程序并完成交割,螞蟻集團變更為無實際控制人,作為其關聯公司,恒生電子和國泰產險變更為無實際控制人。
這意味著,時隔近一年之后,螞蟻集團終于完成了公司高層控制權的變更程序,也意味著馬云徹底失去了對螞蟻集團的控制。
馬云退位
2023年1月7日,螞蟻集團在官網發(fā)布了《關于持續(xù)完善公司治理的公告》,宣布調整治理結構,螞蟻集團相關管理層成員不再擔任阿里巴巴合伙人,同時馬云與其一致行動人將分別獨立行使表決權,馬云不再是集團實際控制人。
此前,馬云及其一致行動人通過控制杭州云鉑間接控制螞蟻集團合計53.46%股份的表決權,此次調整后,外媒預計馬云的持股比例降至6.2%,這將令其失去對螞蟻集團的控制權。
根據中國《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無實際控制人意味著,上市公司股權結構分散,無持股50%以上的控股股東;無實際支配公司股份表決權超過30%的情況;單個董事、高級管理人員無法支配公司重大財務和經營決策等情況。螞蟻集團還未上市,無實控人指的是沒有股東表決權超過30%。
從積極的角度看,投票權分散是一種更符合現代化企業(yè)制度的治理模式,這將有效防止一人獨大。另外,馬云退位被業(yè)內普遍認為是螞蟻集團上市的關鍵一步,一旦完成控制權的調整,螞蟻上市會被重新提上日程。
不過,螞蟻集團要在短期內上市也絕非易事。A股要求待上市公司三年內實控人不能發(fā)生變更,即使要在科創(chuàng)板和港股上市,也需要分別等待兩年和一年。
螞蟻集團
螞蟻集團成立于2014年,當初起步于淘寶網第三方支付平臺支付寶。目前,支付寶已經成長為中國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平臺,服務8000萬商家和10億消費者,2023年第三方支付交易規(guī)模達到561.9萬億元,同比增長14.5%。
螞蟻集團作為金融科技行業(yè)巨頭,市值一度達到驚人的3150億美元,為全球最大的獨角獸公司。《華爾街日報》曾報道,如果螞蟻集團在2020年順利上市,投資者有機會以3000億美元的高估值退出。然而,就在上市前的最后一刻,上交所按下了暫停鍵,而馬云當年的外灘金融峰會講話失當被普遍認為是整個事件的始作俑者,馬云本人則成為了阿里巴巴和螞蟻金服名副其實的“負資產”。
上市之路被終止后,隨之而來的是官方對螞蟻集團的約談與整頓,螞蟻集團由此走上“去馬云化”之路。去年7月7日,證監(jiān)會宣布對螞蟻集團罰款71.23億元,意味著歷經兩年多的監(jiān)管整頓宣告結束。隔天,螞蟻集團宣布回購7.6%的股權,回購價格對應的公司估值約為5671億元,較2020年上市前跌去了70%以上。馬云自己的身家也大幅下跌,不及高峰期的一半。
上個月,《非銀行支付機構監(jiān)督管理條例》正式公布,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這是中央金融工作會議上強調全面加強金融監(jiān)管之后出臺的首部金融領域行政法規(guī)。《條例》以國家立法形式,將非銀行支付機構及其業(yè)務活動納入監(jiān)管范圍。央行副行長張青松表示,條例的出臺,賦予監(jiān)管部門依法行政權力,標志著支付行業(yè)發(fā)展進入嶄新階段。
條例發(fā)布后,支付寶方面第一時間表態(tài)稱,支付寶會進一步加強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堅持將金融消費者保護納入公司治理、企業(yè)文化和經營戰(zhàn)略中統籌謀劃,扎實提升金融消費者保護水平。
在擺脫了前些年的野蠻成長之后,螞蟻集團最終被納入了國家的常態(tài)化監(jiān)管體系之中,再加上靈魂人物馬云的退場,未來螞蟻集團所扮演的或許更多的是“后馬云時代”守成者的角色。
國資入股
在螞蟻集團遭遇監(jiān)管大棒之際,國資正在悄然進駐螞蟻消金。
螞蟻消費金融公司,簡稱螞蟻消金,是螞蟻集團旗下的持牌金融子公司, 2021年6月由銀保監(jiān)會批準設立,主要承接的是花唄和借唄業(yè)務。
2022年末,螞蟻消金獲官方許可增資105億元至185億元。其中,螞蟻集團作為第一大股東出資92.5%,持股50%,新增第二大股東杭州金投數字科技集團,持股10%,實際控制人為杭州市人民政府。另外,新增持股1.19%的小股東重慶農信集團實際控制人為重慶市供銷合作總社。
去年10月,官方批復螞蟻消金第二次增加注冊資本。第二輪增資完成后,螞蟻消金注冊資本金總額將進一步增至230億元,位列全行業(yè)第一。其中,大股東螞蟻集團仍持股50%,第二大股東杭州金投仍持股10%,新增第七大股東重慶渝富華貿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持股4.04%,實控人為重慶市國資委。由此一來,國資持股比例進一步提升至22%左右。
國有資本的入股一方面給螞蟻集團帶來了資金與優(yōu)勢,另一方面也可能稀釋阿里系管理層的決策權,影響到公司的決策和方向。總而言之,國資與民營資本的結合未來應該是大勢所趨,其帶來的深層次影響仍然值得繼續(xù)關注。(財富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