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個半小時,如雷軍事先預告的那樣,12月28日下午2點準時開始的小米汽車技術發布會,果然“只發技術,不發產品”。
2021年3月31日宣布進軍智能電動汽車市場1003天后,雷軍迎來“交卷時刻”。
舞臺背景板上的倒計時結束時,他走上自己已經越來越能熟練駕馭的舞臺,國家會議中心四層的大會議廳里,響起歡呼聲,與他以往的任何一次發布會開場時的情景如出一轍。
自25日上午宣布將在3天后舉辦發布會,雷軍就不斷通過個人微博進行“劇透”。不過他必須小心翼翼地把握分寸,既要吸引公眾注意力,又不能泄露太多有效信息。
事實上,他做到了,盡管預熱進行了足足三天,但發布會上他講出的內容,仍舊不斷讓臺下的觀眾們(他們被分為三類:米粉、嘉賓以及媒體)感到興奮。
雷軍介紹小米汽車五大核心技術——電驅、電池、大壓鑄、智能駕駛、智能座艙的突破性進展時,觀眾席上不斷響起歡呼聲,甚至有人高喊了一聲:“遙遙領先!”。
這些被認為“全球第一、中國第一”的眾多技術突破,包括:
超級電機HyperEngine V8s,轉速達到27200rpm,全球量產電機轉速第一,預研的下一代小米超級電機,創新激光纏繞轉子技術,在實驗室中成功突破35000rpm;
CTB一體化電池技術,以及全球首發電芯倒置技術,實現了目前CTB電池全球最高的77.8%電池集成效率;為了從源頭保證電池性能和品質,小米自建了電池包工廠。
“9100t超級大壓鑄集群”和壓鑄合金材料“泰坦合金”,讓小米成為全球第二個、國內唯一的同時自研大壓鑄和壓鑄材料的汽車廠商。這意味著,從自研材料、設備集群系統,到成品鑄件,小米完成了大壓鑄產業鏈里幾乎所有環節的全棧自研。
在智能軟科技領域,基于小米澎湃OS,智能座艙實現底層重構、為車進化,在智能駕駛領域,行業首發自適應變焦BEV技術、道路大模型、超分辨率占用網絡技術等三項關鍵技術。雷軍的目標是小米智能自動駕駛在2024年躋身行業第一梯隊。
1003天前自稱不懂車的雷軍現在已經至少看上去非常內行,他在對那些拗口的專業術語和技術參數侃侃而談時,還會關切地問一下觀眾:能聽懂吧。
在歷時一個半小時的技術發布會的尾聲,雷軍宣布,干脆接著進行小米第一款量產車SU7的預發布會——他強調今天只是預發布,因為未來還會有正式的發布會。
一段視頻過后,他重新回到舞臺,繼續又一個時長一個半小時的講述。
在這段仍舊被自豪填滿的時間里,雷軍使用的形容詞明顯比上半場多,盡管他仍舊會使用各種專業數據來說明小米汽車第一個量產產品的優越性能,但他也同樣愿意通過描述SU7的外觀,來表達他和小米這家公司的美學判斷。
他毫不避諱地宣布小米造車的目標是“媲美保時捷和特斯拉,打造汽車工業新時代的夢想之車,做好看、好開、舒適、安全的移動智能空間”,與此類似的一幕是雷軍同樣毫不避諱地說小米手機的對標對象是蘋果。
今年10月底,小米14系列發布,小米手機的高端化進展取得“勝利”。同時,小米宣布集團戰略全面升級,從“手機×AIoT”,升級到“人車家全生態”,車成為小米集團戰略最重要一環。雷軍在今天的發布會上宣布,隨著小米汽車的加入,小米“人車家全生態”正式完成閉環。
雷軍說,小米汽車是小米的重大跨越,是從手機、AIoT到汽車的跨越,是長期投入、深耕底層核心技術的跨越,是小米現代工業智能制造能力成年禮式的跨越,更是“人車家全生態”完整閉環的關鍵跨越。
從這一意義上看,12月底,小米迎來跨越時刻。完成跨越的不止小米,還有雷軍。2021年3月31日,他說“一定會全力以赴不負眾望”,承諾“盡早把小米汽車拿到大家面前”。2023年12月28日,雷軍自認押上“人生所有積累的戰績和聲譽”的“最后一次重大的創業項目”,開始變得真實可見觸手可及。現在,雷軍已經開始為小米和自己在現代工業智能制造的坐標系上找到一席之地,這是他完成從創業者到企業家的蛻變之后,繼續向成為工業家的目標躍遷。
早前,小米向中國電動智能汽車行業的先行者表達了敬意,與它們相比,小米汽車和雷軍本人都更像一個后來加入的“插班生”,28日的發布會上出現頻次最高的詞匯是自研和“第一”,插班生小米汽車和雷軍的目標都是全班第一。(財富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