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的戲劇性故事在引發軒然大波后,結局似乎又回到了原點。
盡管山姆·奧特曼現在仍面臨著與解雇風波相關的內部調查,但他仍然坐回了CEO的位置。這場商業政變的策劃者要么出局(董事會成員海倫·托納和塔莎·麥考利),要么受到了嚴厲懲罰(聯合創始人、現任前董事會成員伊利亞·蘇茨克維爾)。
得到這樣的結果,奧特曼要感謝一個人:微軟CEO薩蒂亞·納德拉。
有人曾指責納德拉使公司過于依賴奧特曼的AI初創公司,卻無法保證微軟能在OpenAI董事會中至少占據一個席位。但在剛剛發生的一系列戲劇性事件中,微軟發揮的巨大影響力,遠遠超過了OpenAI的其他任何投資者。
在奧特曼進行重新擔任CEO的談判時,有媒體爆料稱,作為協議的一部分,OpenAI的非營利性董事會將辭職,而背后的主要推動者是微軟。并且,這項舉措得到了OpenAI投資者和公司員工的支持。
經過這場風波,將在OpenAI決策過程中獲得更多權力的微軟,或成最大贏家。
納德拉的底牌——錢和算力
根據The Verge報道,OpenAI董事會將進行洗牌。新的初始董事會將由唯一留任的亞當·丹吉洛、美國財政部前部長拉里·薩默斯,和賽富時前聯席CEO布雷特·泰勒組成,他們將組建一個更大的董事會,而奧特曼和微軟都希望獲得席位。
“我們對OpenAI董事會的變化而感到鼓舞。我們相信,這是邁向更穩定、信息更全面、治理更有效之路的第一步?!奔{德拉在X上發文,“山姆、格雷格和我已經進行了討論,他們將在OpenAI未來的蓬勃發展和實現使命方面發揮關鍵作用。我們期待在我們強大的合作基礎上,為客戶和伙伴提供下一代AI的價值?!?/p>
OpenAI的非營利性結構與大量資金需求之間日益嚴峻的緊張關系,一直是矛盾的中心和源頭。
就現狀看來,錢贏了。這一結果并不令人意外。
OpenAI估值暴漲的原因是風險投資公司的收購要約,但這只是基于現有員工、創始人和早期投資者出售股份得出的紙面價值。(嚴格意義上來說,OpenAI簽署了利潤分成協議。OpenAI采用的是極不尋常的有限盈利結構,它并不發行股份或股票期權。)
科斯拉風投(Khosla Ventures)和億萬富翁里德·霍夫曼的慈善基金會,最初都在OpenAI的控股公司進行了投資,但投資金額未對外披露。僅微軟就向OpenAI直接投入了大量現金和資源。2019年,微軟與OpenAI簽署了第一份合作伙伴協議,并承諾至少向這家AI初創公司投資130億美元。
據Semafor報道,截至目前,微軟僅向OpenAI交付了一小部分現金。它對OpenAI的影響力可想而知。
如果沒有微軟提供的持續現金流,OpenAI還能否維持正常運營,這是個未知數。
雖然有媒體報道,OpenAI目前每個月的營收約為8,000萬美元,2023年的營收有望達到10億美元,與其在今年1月獲得微軟額外注資100億美元的承諾時相比,可能會翻10倍。但OpenAI燒錢的速度也是飛快的。
據《財富》獲得的資料顯示,2022年,OpenAI虧損5.4億美元,全年營收不到3,000萬美元。如果OpenAI的成本隨著營收增長而增加,為了維持運營,它就需要微軟的持續支持。
除此之外,OpenAI全年都在大力招聘。有爆料稱,為了從谷歌(Google)、Meta和其他競爭對手公司挖來頂級AI研究人員,它開出了七位數薪酬,這是通常只有職業運動員才能拿到的薪酬水平。
納稅申報單顯示,在OpenAI開始運營的第一年,即2016年,OpenAI聯合創始人及首席科學家伊利亞·蘇茨克維爾的薪酬為190萬美元。如今他的薪酬肯定翻了幾番。
GPU成本可能也在大幅增長。奧特曼稱,訓練OpenAI的最新模型GPT-4的成本超過1億美元。通過粗略計算,在4月,運行OpenAI最受歡迎的聊天機器人ChatGPT的成本約為每天700,000美元。隨著用戶規模不斷擴大,成本可能變得更高。(雖然奧特曼表示,公司能夠優化模型,降低ChatGPT每次回答問題的成本。)
此外,OpenAI訓練和運行模型,完全依賴微軟的云計算數據中心。圖形處理單元(GPU)是訓練和運行AI大模型必不可少的專業計算機芯片,但這種芯片出現了供應短缺,加之OpenAI業務規模龐大,有數以千萬計的付費用戶依賴其模型,這意味著這家AI公司無法輕易將業務轉移到其他云服務提供商。
如果奧特曼不重新擔任CEO,納德拉可能威脅阻止OpenAI獲得算力,并暫停交付它所承諾的下一期現金。
雖然根據雙方簽署的合作伙伴協議,OpenAI對微軟有法定追索權,但在OpenAI的律師進入法庭之前,微軟完全有能力影響OpenAI的業務。只要它想。
從長遠來看,微軟可以使用其他領先的AI初創公司的軟件取代OpenAI的技術,例如Cohere或Mistral等新公司,甚至可以是奧特曼和因抗議奧特曼被辭退而選擇從OpenAI辭職的聯合創始人、總裁和前董事會主席一直在籌劃的新AI公司。
據彭博社報道,納德拉已經告訴奧特曼,無論他接下來有什么舉措,都會支持他。
一顆四年前就被埋下的“定時炸彈”
目前的混亂,暴露出OpenAI錯綜復雜的治理結構存在嚴重漏洞。
微軟是一家有限責任公司的小股東,該公司由控股公司控股,而這家控股公司又由OpenAI的非營利性董事會、員工和其他風險資本投資者共同擁有。但這家控股公司由OpenAI的非營利性公司,通過另外一家有限責任公司控股。
OpenAI的非營利性公司的董事會只有六個席位,任何董事會成員必須在微軟投資的控股公司或有限責任公司中沒有任何財務利益。換言之,無論是微軟,還是OpenAI的其他投資者都不是董事會成員,在OpenAI的CEO任免上沒有任何發言權。
投資者有權參與OpenAI的利潤分配,直到他們收回初始投資再加上一個按浮動比例確定上限的金額為止。最早的投資者能夠賺取初始投資100倍的回報,而后期投資者可以獲得的回報雖然規模較小,但依舊可觀。但在達到閾值之后,任何額外利潤應歸OpenAI的非營利性公司所有。
這種結構旨在保證OpenAI能夠融資數百億,甚至數千億美元,以實現成功開發通用人工智能(AGI)的使命。AGI處理大多數認知任務時的智慧水平與人類相當,甚至高于人類。這種治理結構能阻止資本主義力量,尤其是一家大型科技巨頭控制AGI。
奧特曼本人正是這一結構的主要設計者。
但也是奧特曼,最初為了10億美元,在2019年與納德拉簽署了協議。從那一刻開始,這種結構基本上就變成了一顆定時炸彈。
OpenAI轉向依賴微軟這一家法人實體,來獲取所需要的大多數現金和算力,這基本上等于將公司的控制權交給了微軟。盡管這種控制權并沒有被寫入任何正式的治理機制。
諷刺的是,如果OpenAI的非營利性董事會按照他們設想的那樣,讓奧特曼復職,全體董事會成員辭職,這將證明奧特曼設計的結構已經失敗——即OpenAI無法在從一家大型科技公司融資數十億美元的同時,還能不受這家公司控制。
2015年,奧特曼、格雷格·布羅克曼、蘇茨克維爾,和埃隆·馬斯克聯合創建OpenAI,就是為了避免一家大型科技公司壟斷AGI。當時,DeepMind的AI研究進展迅速,令他們心存警惕。
2014年,谷歌以6億美元收購了DeepMind。OpenAI的聯合創始人們擔心,如果DeepMind成功開發出AGI,這項超級強大的技術最終將被谷歌壟斷。他們創建的OpenAI是一家非盈利實體,開發AGI的目的是“造福全人類”,而不只是服務于一家公司的股東。埃隆·馬斯克最初承諾向該非盈利實體投資10億美元。
問題是,使用不斷擴大的深度學習模型開發AGI,成本高昂,因為這個過程需要大量數據中心資源。奧特曼表示,他此前嚴重低估了OpenAI參與AGI競賽所需要的資金。
后來,馬斯克與奧特曼和其他聯合創始人,就研究實驗室的控制權及其研究議程產生了分歧并憤然離職。于是,資金不足的問題變成了關乎OpenAI生死存亡的挑戰。
馬斯克帶走了他承諾的10億美元。(馬斯克表示,在未中斷與OpenAI的關系之前,他向該公司捐款4,000萬美元。OpenAI表示,在作為非盈利實體期間,共獲得了1.305億美元捐款。這并非一個小數字。但不足以讓它成功與谷歌DeepMind競爭。)
馬斯克撤資后,奧特曼不得不盡快尋找更多資金。他意識到,與尋找風險投資相比,向捐助者募款效率嚴重低下,因為捐助者大多是為了抵稅,而風險投資者又期待公司能帶來回報。
那么,要獲得算力,有一種很好的途徑——與一家能夠同時提供現金和算力的大型云服務提供商合作。微軟是一個絕佳選擇。
如果奧特曼提出的治理結構所存在的缺陷,保住了他的CEO工作,卻讓他擊敗自己為保護AGI所設立的董事會,這將是莫大的諷刺。
如今,OpenAI向“安全第一”原則的反方向邁了一步。這對納德拉而言,意味著他在追求AI的發展速度時,阻力將會更小。與此同時,微軟對監管方面的擔憂也得以松一口氣,因為它在OpenAI盈利子公司中,僅持有少數股份。這使反壟斷機構無可指摘。
其實,在這場斗爭打響之初,納德拉和微軟就是注定的贏家。
若OpenAI員工,真如同他們所威脅的那樣集體辭職,跟隨奧特曼去微軟。微軟自然樂于張開雙臂迎接他們,這是最輕而易舉挖到行業頂尖人才的方式。只不過,這樣的事態發展方向,可能會被詬病為是以某種形式進行商業合并,而被監管敲響警鐘。
但如今的結果,帶給納德拉和微軟的,只有好處,沒有麻煩。(財富中文網)
譯者:劉進龍
審校:汪皓
編輯:徐曉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