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比亞迪第500萬輛新能源汽車正式下線。當晚發布會,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回顧了比亞迪近20年造車之路的辛酸坎坷,現場幾度失聲哽咽。
王傳福表示,比亞迪未來將與同行攜手并進,共同打造令人尊敬的世界級品牌。“在一起,才是中國汽車”的宣傳片也引來很多人共鳴,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稱其是“帶頭大哥”,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稱他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開創者”,官媒更盛贊比亞迪是“全球首家達成第500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的車企”。
這兩年,王傳福可謂春風得意。尤其是2022年,比亞迪營收接近翻番,歸母凈利潤增四倍,并一舉從特斯拉手中奪下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冠軍的稱號,按他的話說,多年咬牙堅持總算等來春天。
比亞迪2023半年報馬上將發布。從7月15日發布的半年度業績預告來看,王傳福又贏了。根據業績預告,預計實現凈利潤105-117億元,同比增長192.05%-225.43%。在同期披露的16家A股車企業績預告中,比亞迪一家獨大,凈利超過15家之和。銷量方面,比亞迪今年上半年累計銷售125.56萬輛,同比增長94.25%,繼續穩坐全球新能源汽車銷冠。特斯拉僅89萬輛,兩者差距不斷拉大。
盡管如此,比亞迪仍然碰到了麻煩。
比亞迪高光時刻
2020年3月,比亞迪推出影響深遠的刀片電池。這是一款凝結了比亞迪在動力電池領域近二十年研發和應用經驗的明星產品,與三元鋰電池相比,安全性能大幅提升,同時兼具長壽命與長續航。
當年7月,首款搭載刀片電池的旗艦轎車比亞迪漢正式上市,一年時間比亞迪漢EV銷量破10萬,穩坐中高端新能源車Top1及中國品牌中大型轎車市場Top1。與此同時,比亞迪股價節節高升。
2021年初,比亞迪再接再厲,DM-i超級混動正式發布,同時還發布了三款搭載DM-i超級混動技術的新車,其中秦PLUS DM-i銷量超級火爆,全年售出194,220輛,還在2021騰訊汽車“全民神車”的評選活動中斬獲“2021年度強混動神車”的稱號。
同一時期,國際油價正不斷攀高,2021年7月油價逼近7年新高,這讓新能源汽車變得越來越吃香,特斯拉當年銷量也大幅攀升,較2020年幾乎翻番。
然而,比亞迪真正迎來高光時刻是在2022年。2022年2月,俄烏戰爭打響,油價一飛沖天,比亞迪年銷量直接猛增到180萬輛,是2021年的2.5倍。年報顯示,2022年比亞迪營收4240.61億元,同比增長96.20%;歸母凈利潤166.22億元,同比增長445.86%。
進入2023年,比亞迪仍然延續著此前兇猛的勢頭,營收凈利雙增長。2023年第一季度,比亞迪主營收入實現1201.74億元,同比增長79.83%;歸母凈利潤41.3億元,同比增長410.89%。
堪稱完美的年報背后是比亞迪多年來持之以恒的高研發投入。2021年,比亞迪研發投入破百億,達106.2億元,2022年研發投入更是達到了202.23億元,同比增長90.31%。截至2022年底,比亞迪全球累計申請專利超3.9萬項、授權專利超2.7萬項,研發人數近7萬人。
這些年,比亞迪陸續推出了刀片電池、DM-i超級混動、e平臺3.0、CTB電池車身一體化、DM-p 王者混動、易四方、云輦等多項技術,這些技術的誕生無疑與高研發投入密切相關,不但讓比亞迪擺脫了人們心目中低質廉價的固有印象,而且讓比亞迪一躍成為了中國民族工業的脊梁,行業的領軍者。這也正是王傳福在發布會上號召中國汽車團結在一起的底氣所在。
麻煩找上門
5月下旬,長城汽車一則聲明將比亞迪推上了風口浪尖。聲明中表示,4月11日,長城汽車向生態環境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遞交舉報材料,就比亞迪秦PLUS DM-i、宋PLUS DM-i采用常壓油箱,涉嫌整車蒸發污染物排放不達標的問題進行舉報。
被舉報的兩款車有兩個共同的特點:一是便宜,在同類競品中性價比極高。二是都是混動車型,也是比亞迪的銷量擔當。如果單純從行業競爭的宏大角度看問題,長城汽車似乎有故意碰瓷的意思,但事情顯然沒有這么簡單。
眾所周知,汽油具有高揮發性,如果汽車發動機始終運轉,油箱內的汽油蒸汽會被及時消耗,并不存在壓力變大的問題。然而,作為油電混動而言,發動機并不總是能及時啟動消耗汽油蒸汽,這會導致多余的汽油蒸汽釋放到空氣中造成污染。要想解決這一問題,就必須使用高壓油箱,一方面高壓油箱更耐壓,另一方面,它會在碳罐吸附蒸汽達到閾值后自動關閉碳罐與油箱的管路,將汽油蒸汽鎖定在油箱中。
墨岸科技法人代表王國信曾在微博指出,無論自主還是合資,除了比亞迪外的PHEV車型,目前全部都采用的是高壓油箱。
比亞迪面對長城汽車的舉報也是毫不客氣,直接將長城此舉定性為了“不正當競爭”,并且是在傷害中國新能源事業的發展。比亞迪還表示,公司自主研發了常壓油箱的燃油蒸汽排放控制技術,能符合蒸汽排放法規標準。比亞迪稱,該技術實現了PHEV在碳罐飽和前,即使車輛在EV模式下長時間使用,也會自動啟動發動機,4分鐘左右即可解決問題,既不增加油耗,也不增加噪音,還能完成燃油蒸汽脫附,車輛發電和發動機養護。
8月15日,澎湃新聞報道,近日,消費者林先生向澎湃質量觀投訴平臺反映,他的比亞迪2021款唐DMI尊榮型自今年6月起經常在并未獲得允許且沒有任何提示的情況下,在使用EV(純電動)模式的過程中自行啟動發動機。發現問題后,林先生向比亞迪反饋了該情況,比亞迪稱,不經過車主允許或不對車主進行告知啟動發動機是為了保養發動機。
林先生對此并不接受。他表示,比亞迪在未經過車主允許的情況下進行了OTA(Over-the-Air 空間下載技術)遠程升級,在車主使用EV模式的過程中偷偷啟動發動機,嚴重侵犯了車主的權益。他要求:比亞迪通過后臺提取未經過車主允許即啟動發動機次數及每次消耗的燃油量,對車主全面補償;召回所有常壓油箱的車輛更換高壓油箱;對所有消費者公開比亞迪DMI車型發動機啟動的邏輯,并對所有的消費者公開賠禮道歉。
不惜通過冒犯車主之舉達成整車降本,再通過低價席卷中低端市場,讓公司成為新能源汽車龍頭老大,比亞迪這一招并不十分高明,而這場有關比亞迪“偷工減料”的風波仍然會持續下去。
海外艱難擴張
比亞迪在國內是當之無愧的龍頭老大,在國外的擴張卻遭到了不少阻力。
7月22日,印度監管部門以投資安全為由拒絕了比亞迪合資建廠的申請。幾天后,印度以“稅費繳納不足”為由,要求比亞迪補繳7.3億盧比的稅費,折合人民幣約6360萬。盡管比亞迪已經被收取了這筆款項,但調查并未停止。知情人士補充,其可能還會導致其他額外的稅收和罰款。
印度是全球第三大汽車市場,僅次于中國和美國。比亞迪在印度市場的布局從2007年就已經開始,然而16年的苦心經營,幾乎沒取得太大的成績。2022年,比亞迪在印度才賣了1960輛電動汽車。數據顯示,2023年1-7月,比亞迪銷量為1280輛,已被雪鐵龍趕超,排名降至第五位,市場份額僅為3%。
除了在印度發展不順之外,比亞迪在日本的擴張也遭到一定阻力。
今年2月,日本市場以檢出致癌物六價鉻為由停止與比亞迪合作,并有多家日企取消電動大巴訂單。比亞迪在日本的大巴生意并不大,但乘用車生意可不小。
2022年7月21日,比亞迪在東京召開發布會,宣布正式進入日本乘用車市場。今年2月2日,位于橫濱的日本第一家專賣店開業。比亞迪計劃到2025年底之前在日本開設100家門店,準備大干一番,未曾想到卻在環保問題上率先栽了跟頭,這可能給之后的乘用車銷售帶來不小的影響,具體影響仍有待觀察。
最大的阻力可能還是在美國,美國是全球第二大汽車市場,也是比亞迪最大的競爭對手特斯拉的主場地盤。比亞迪拓展美國市場的計劃因拜登政府的《通脹削減法案》而生變,該法案規定北美以外生產的電動車無法享有7,500美元的稅費優惠。
比亞迪多年來一直在美國生產電動巴士,但對進軍乘用車市場持謹慎態度。在比亞迪3月的2022年業績發布會上,王傳福強調公司暫時沒有進入美國乘用車市場的計劃。6月份,比亞迪執行副總裁李柯明確表示,“美國市場不在我們目前的考慮范圍之內”。
去年6月,王傳福在2021年年度股東大會上表示,公司未來在拓展海外市場方面會加大力度。他說,公司目前在開拓海外市場方面有較大壓力,但還是拿出了一些緊缺資源來推進全球電動車市場。
盡管壓力大,近兩年比亞迪仍不遺余力向挪威、丹麥、英國、泰國、澳大利亞等海外進軍,這是與特斯拉競爭的比亞迪全球布局的一部分。不過,由于海外發達國家對中國企業的態度不斷趨于謹慎,國內消費市場也面臨衰退風險,未來一段時間,比亞迪注定要在內外交困的環境中艱難成長。(財富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