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吉木薩爾縣,舊稱“孚遠”,取意“深孚眾望,遠近信服”,是舊時對這一地區未來開拓的殷切期待。
吉木薩爾縣城向北一百公里外的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南緣眺望,千里瀚海戈壁并非只是一片荒蕪寂寥,藏在這片原野之中的準東煤田,其數以千億噸計的煤炭儲量使其自2006年開發以來便一舉成為中國最為重要的煤礦產區之一。絡繹不絕的礦車將來自地表之下的饋贈運送裝車、駛向遠方。
在這批運輸隊列中,最引人矚目的是正有條不紊地編組作業的無人駕駛礦車。區別于早期“無人駕駛”礦車需工程師及安全員于車內調試、監控,并且作業規模有限等情況,如今在準東地區的特變電工南露天煤礦和國家能源集團準東露天煤礦不僅做到了真正意義上的無人駕駛,同時還大大增加了編隊數量與運輸效率,實現了多編組常態化安全員下車與7*24小時無人駕駛的真實運營。為煤礦實現完整采運排無人駕駛運輸運營落地方案的,是業內深耕礦區無人駕駛賽道的北京易控智駕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易控智駕”)。
什么是“礦區無人駕駛”?對于大多數人而言,“無人駕駛”技術的概念,更多停留于城市、高速公路等場景應用的實驗。讓很多人出乎意料的是,在遠離城市的礦區,無人駕駛這一技術正在蓬勃成長。中國作為礦業大國,坐擁約4,000座大中型礦山,礦業產值占GDP比例達7%,礦藏的開采更是保障中國現代化工業發展的基石。無論是煤礦或是非煤類礦石開采,出于環保、節能、安全性角度考慮,國家近些年來一直鼓勵大型露天礦的開采。露天礦開采的成本主要集中在采運排環節,即礦石或土石方的采、運、排的循環生產環節,而傳統的有人駕駛運輸行業面臨著駕駛員人員流動性大、培訓周期長、工作環境惡劣、工作強度高等問題,勞動力短缺和大齡化也導致礦山生產企業必須探索一條全新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人工成本倒是其次,現在的年輕人大多不愿從事這個行業。” 在這次對話的伊始,易控智駕董事長張磊坦率地說。張磊曾任宇通客車自動駕駛系統研發項目負責人,長期致力于自動駕駛的研發工作,對于自動駕駛基于不同的能源屬性、適用于不同場景的規模化落地有著豐富經驗。礦區枯燥、乏味和封閉的工作環境對于新時代的年輕人來說缺乏足夠的吸引力,同等薪資水平下,年輕人更愿意前往其他行業尋找就業機會,導致該行業的勞動力持續短缺。除此之外,礦區人工作業的安全隱患也是限制行業發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提及礦區無人駕駛行業可減輕安全風險的問題,張磊表示:“無人駕駛從長遠來看,不僅是幫企業節省了人工成本,更重要的是一種安全意識的提升。一些帶有危險性的工作逐步用智能系統和設備來代替人工操作,從源頭上加強對從業者的勞動保護,一定限度上減少了生產安全事故和職業病危害。我們曾調研過5000米以上的高海拔礦區,當時就在想,如果能將我們的無人駕駛技術帶到這樣真正的無人區,將會實現巨大的社會價值。這樣的期待也在指引著我們的團隊不斷前行。”
實際上,礦區無人駕駛在海外市場的商業化場景應用已有十余年歷史,其成熟的商業化模式已經充分證明無人駕駛技術可以極大提高礦業生產的運輸效率。如何切實降低運輸成本、提高作業效率是中國礦區無人駕駛行業亟待解決的問題。“我們更多是自主研發的方案,而不是直接照搬國外的經驗。”張磊補充道,“我們的壁壘也在于立足行業現實,深入一線積累數據,提供最切合實際的方案。” 在澳大利亞、加拿大、美國、智利等礦業大國,大量采用小松(Komatsu)或是卡特彼勒(CAT)提供的無人自動運輸系統平臺,主要應用于環境及作業條件良好的礦山。但國外的無人礦山卡車系統價格普遍昂貴,維護和保養成本較高,同時對礦區的開采條件有一定要求。而國內礦區作業環境不友好,礦區作業受到區域天氣變化和自然環境等因素制約,需要具有更強適應性的解決方案,照搬國外自動化經驗并不適用于國內的行業場景。“我們會在學習國外成熟應用經驗的同時,更多地結合國內礦山的實際情況,比較分析技術方案的優劣勢,取其長補其短;在技術研發上始終堅持自主研發、避免在關鍵技術上受制于人。” 張磊也談到了作為中國技術人的一些堅持。
“我們致力于實現無人駕駛在礦區的商業化落地,不僅能為礦區帶來更安全、更高效、更易管理的無人化運輸,更是在為中國無人駕駛商業化探索一條新的道路。” 對于易控智駕在礦區無人駕駛這一細分賽道的堅定選擇,張磊相信,礦山無人駕駛會在無人駕駛商業化落地前夜中率先迎來破曉時刻。易控智駕將技術研發鎖定在適應不同礦區工況的車輛平臺,滿足安全性與作業效率的要求,現已與主機廠合作完成百噸級新能源礦車的研發與生產下線,針對性地對線控底盤進行設計和研發,從而更好滿足無人駕駛場景使用。同時,易控智駕也已逐步形成多噸位覆蓋、多能源并舉的良好態勢。
并且,根據業主客戶方的需求,易控智駕始終堅定因地制宜地構建整體運營模式,組建了專業的無人駕駛工程運營團隊。研發團隊常年駐扎在礦山現場,深入理解并掌握礦山生產場景、生產工藝與作業流程,在實際作業場景下完成了海量的數據采集、適配、測試、驗證和調優,形成真實數據驅動的場景、技術、驗證閉環,打通技術能力提升的正向循環,推動露天礦山無人駕駛產品快速落地。
張磊介紹到,易控智駕向客戶提供的是“3+2”露天礦山全棧式服務解決方案:“ 在這里,‘3’ 代表了無人駕駛算法及系統、線控整車、運營服務體系三大核心能力支柱,單就無人駕駛算法及系統來說,其包含云控平臺、單車無人駕駛系統以及協同作業系統三大細分產品。張磊談到公司業務的核心能力時表示:“我們的云控平臺以滿足產能要求、提升生產效率為核心目標,建立覆蓋生產作業各個環節的指標監控體系,實現面向標準場景的高效調度、面向靈活場景的柔性調度能力,確保整個生產系統的持續、穩定、高效。單車無人駕駛系統可實現采運排全部生產環節自主感知、決策和控制,自主高效完成全部生產運輸任務,具備自身狀態及故障檢測能力,并基于最優駕駛模型,降低能耗和維保成本。協同作業系統整合采剝運輸全生產環節生產設備和作業工藝,以無人駕駛車輛為核心,涵蓋所屬工藝環節其他生產設備作業交互和協同,安全高效的共同完成采運排作業,降低設備間交叉作業風險,提升協同交互作業效率。”
從實際效果而言,2020年易控智駕在新疆兩大煤礦——國家能源集團準東露天煤礦與特變電工南露天煤礦正式開始運營。值得一提的是,易控智駕無人駕駛已實現單日有效運營時長高于傳統有人駕駛,進一步驗證了礦區無人駕駛的商業化和規模化的可能。截至2023年3月底,無人駕駛累計運營里程165萬公里,無安全員常態化運行超270天。
易控智駕作為行業尖兵,在技術上不斷迭代突破,打磨出可商業化落地的產品。“除了技術,我們還要構建其他的壁壘。”正如張磊在對話中談到的,“我們更希望實現應用場景落地,讓客戶看到產品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和社會價值。”無人駕駛是涉及到軟硬件以及安全高效運營的復雜系統,單點技術的突破很難驗證行業的發展前景,資方與用戶也無法信服沒有實際運營案例的新產品。在反思資本市場現實與功利的同時,同樣也在向中國的技術人與創業者們揭示一個重要真理:“落地”與“接地氣”是實現遠大目標的第一步。“我們更具優勢之處在于可以通過規模化的測試和運營,來精進我們快速響應和快速部署的能力。”
易控智駕基于對行業發展路徑的深刻認知,創新性地提供工程運營服務與技術運營服務兩大服務模式。早在2017年之前,一些智慧礦山系統及端對端的無人運輸方案已在行業內掀起波瀾,但如果沒有在礦區進行驗證運營,再新的技術也只是美好愿景與空中樓閣,無論是技術人員或是工程公司都無法最終認可。只有更加“接地氣”、根據礦山作業底層邏輯推導出來的技術產品才能最終獲得青睞。尤其是常年處在一線開采地區的工程公司,他們更加看重前期投入在實際運營中所帶來的收益。這也是易控智駕要堅持走“重資產”路線,親自操盤一線運營的原因。通過自研無人駕駛產品的真實運營,完善自己的產品,也通過優秀的經營數據,給未來的客戶吃下一顆“定心丸”。 向客戶提供“車—路—云”一整套細分產品形成的無人駕駛運輸智慧解決方案,通過成熟穩定的產品,完成大規模落地應用。
無論是準東露天礦或是南露天礦的運營,復雜的實際運營場景需要不斷優化產品,以達到算法與車輛的完美配合。易控智駕在一線礦區運營的實踐經驗中,不斷優化和打磨易控智駕及其合作伙伴的產品鏈條與核心算法,確保在技術迭代和未來開發上可以做到“舉重若輕”。而工程公司與客戶也在數年運營與合作中看到易控智駕無人駕駛運輸系統所擁有的前景與潛力,對于整個礦區無人駕駛行業的期待亦會提高,相關配套企業在易控智駕的帶動協調之下共同獲利,技術兌現的商業承諾將會促進全產業鏈上下游的整體繁榮。
目前,以易控智駕為代表的礦區無人駕駛場景落地賽道的第一梯隊大部分已經處于規模化試運營階段,下一階段除擴大在已有礦區的無人駕駛車隊規模、進一步實現商業閉環之外,另一方面更是要繼續探索未來能源行業的發展方向。近年來氣候危機與環境危機的頻發已迫使人類社會正視未來綠色可持續能源技術的開發,在中國明確提出“2030年碳達峰”與“2060年碳中和”目標后,國家各部委都在鼓勵綠色產業和新能源產業的發展。
具體落實到礦山開采方面,車輛的排放污染與能源減耗是亟待解決的問題。例如采用純電動車型,在諸如砂石骨料露天礦這類重載下坡工況較多的場景作為主力運輸手段時,可以大大減少柴油動力車輛使用時造成的排放污染,讓礦石開采行業成為真正的“低碳物種”。張磊在談話中重點談到了易控智駕在新能源綠色礦山運營的思路:“我們的愿景是幫助礦方、車企和其他伙伴一起共同實現無人化的綠色運營。”易控智駕將在山東兗州中材鄒城鳧山礦布局40臺YTK90E無人駕駛純電動礦用車,一期20臺已實現多編組常態化下人運營,配合5G信號全覆蓋和光伏太陽能發電,協同合作伙伴一起將該礦打造為中國首個數字化、智慧化、無人化的零碳運營礦山,同時也是國內規模最大的純電動無人駕駛運輸礦山項目。
張磊談到:“不僅是國有企業和制造業有著承擔社會責任、做好ESG治理的需求痛點,做好綠色可持續發展也是我們企業的長期愿景。”整場對話中“未來”是出現頻率最高的一個詞。在張磊的眼中,未來不應該只是存在于設計圖紙上的構想,或是演示文稿上的華麗辭藻,而應該是在腳踏實地的運營中逐步被探尋的出路。正如對話伊始,張磊闡述了無人駕駛的出現將會如何化解礦區作業的安全隱患與降低營運成本,彰顯了以科技之力創造社會價值的責任感,這也是易控智駕基因的體現。
同樣的作業場景,采用清潔能源的礦用車本身在運營成本上將會遠低于使用化石燃料的設備。運營成本的降低也代表著企業或場景可以更多地采用無人駕駛礦車替代有人駕駛礦車,從而降低安全風險,增加工作效率。礦車設備生產企業獲得更多的訂單,而規模化的“零碳”綠色智能礦山場景運營也會遏制能源浪費與污染排放,促進整體環境的改善,帶動綠色能源技術如光伏產業的發展,最終達成多行業鏈條的共贏。
根據甲子光年智庫發布的《2022年中國礦區無人駕駛行業研究報告》中的數據與未來預測,2021年礦區無人駕駛市場規模為3.55億元,而在未來5年內,行業復合增長率將會超過100%,預計到2025年,全行業市場規模達到二百億以上。*而在一些行業從業者的直觀感受中,中國礦區無人駕駛行業研究報告實際上的市場規模是遠遠大于紙面的調研數據的。對于礦區無人駕駛全行業而言,未來的潛在市場是巨大的。
礦區無人駕駛企業作為高科技企業,其團隊大多為復合型專業技術人才團隊,有極強的開發和攻關能力。以易控智駕為例,其企業的成員博士碩士占比超55%,研發人員占比超85%,大量成員都擁有深厚的學術背景和專業領域背景,其中不乏多位深耕礦山領域20年以上的專家。易控智駕通過組建專業的管理團隊,積累了豐富的工程經驗,為無人駕駛算法優化提供海量生產場景數據,同時也為無人駕駛的運營提供標準的運維服務,智能維保、點檢,有效保證無人駕駛車輛運營的高效性。在工程經驗上,易控智駕已經積累5年無人駕駛工程管理經驗,目前已落地國內前五大露天煤礦中的三座的工程運營經驗,以及中建材旗下砂石骨料礦工程運營經驗,運輸作業質量得到礦方的一致認可。結合一線運營實踐得出的寶貴經驗,研發團隊可以迅速規模化商業場景布局、推動全行業及配套產業鏈發展。在工程運營的同時積累海量生產場景數據,也有效支撐算法及線控車輛快速迭代升級。深厚的技術儲備和運營經驗是目前看好礦區無人駕駛行業的底氣。
“我們要做世界一流的礦山無人駕駛公司,在國內和海外的市場都做到領先。”當被問及未來十年易控智駕的發展時,作為資深的賽道從業者,張磊表現出對市場與企業前景的樂觀態度:“礦區無人駕駛目前已經進入到大規模商業化落地的階段。商業化既是一個分水嶺,也是一座里程碑,希望我們能夠為客戶、為社會創造真實的正向的價值。”
不需要更多的言辭,戈壁礦場上不停歇的無人駕駛礦車編隊,就足以讓人信服,這就是未來。
文中易控智駕相關數據均來源于采訪,其他數據均來自各企業公開數據及行業報告,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數據來源:
*甲子光年智庫《2022年中國礦區無人駕駛行業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