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正式宣布啟動從紐交所退市三個多月后,滴滴再度吸引了公眾的目光,這次給出了相對明確的時間進程。
4月16日,滴滴于官網發布公告,將于2022年5月23日19:00舉行特別股東大會,就本公司的美國存托股票在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自愿退市進行投票,在退市完成前,本公司將不會申請其股份在其他任何證券交易所上市。
公告還稱,董事會/公司將繼續探索符合公司及其股東利益的適當措施,包括探索在另一家國際認可的交易所上市的可能性,但須遵守適用的規則、法規、政策和指導。
對此,證監會的反應也相當迅速。16日晚,證監會官網以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答記者問的形式回應稱,滴滴自主退市系特定個案,與其他在美上市中概股無關,不影響中美雙方監管合作進程。
該負責人表示,滴滴有關公告是企業根據市場和自身情況作出的自主決策。證監會一貫堅持企業境外上市活動應當遵守上市地和經營地的法律法規和監管規則,要求上市公司切實保護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近日,增量研究院院長、經濟學家張奧平做客《財富》播客節目時談到,中概股“最不好的日子已經過去”。自3月16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以來,中美審計監管機構的具體合作呈現漸趨明朗的積極態勢,正在從不確定性逐步轉化為確定性的新階段。3月16日美股開盤,多只中概股受注入市場的“強心劑”作用,大漲逾40%。在3月11日經歷了單日暴跌44%,幾乎創下中國頭部互聯網企業單日跌幅紀錄的滴滴,也迎來了一波上揚的走勢。
而滴滴此時的主動退市,卻在中概股做好準備迎接正面挑戰的大趨勢下,為自身打上了一個冷靜的問號。眼下,滴滴轉戰港股的退路尚無明確信息,即便選擇私有化退市,也將面臨來自監管、投資者、市場等多方面的壓力。
發布前述公告的同日,滴滴交上了退市前最后一份業績答卷。
在APP遭遇下架,監管影響全面浮現的2021年第四季度,滴滴實現營收407.77億元,同比下滑12.7%;四季度滴滴單季凈虧損1.71億元,較第三季度虧損額收窄近99.4%,較去年同期的72.31億元凈虧損額也大幅減少。另外,滴滴中國出行板塊交易量達23.07億筆,中國出行業務核心平臺交易額(GTV)達到562億元,同比均下滑了11%。
盡管受困于應用下架、新用戶暫停注冊的增長圍欄,相對穩定的國內出行業務表現暫時為滴滴維持住了網約車頭部平臺的局面,但過去數月,一貫積極拓展市場的滴滴已經更接近戰略性防守。
實際上,在將從美股退市提上日程之前,滴滴撤出部分國際市場、多個業務條線裁員的風聲已經刮了有一段時間。從最燒錢的社區團購業務開始止損,似乎成了大廠們“宿命”般的解決方案,為滴滴2021年財報帶來巨額虧損的橙心優選,經歷了下架、關倉、裁員之后,基本宣告敗亡。而原計劃借對接橙心優選殺入貨運賽道的滴滴貨運,也在用收縮業務來成全滴滴的“開源節流”。
一直被滴滴視為關鍵增長曲線的國際化業務,前景也有待考量。對于目前仍難以拓展國內新用戶的現狀來說,滴滴布局海外,接受更為殘酷的國際市場的確是必然選擇。然而日前已有消息傳出,滴滴關閉南非全線業務,撤出市場。
在滴滴官方微博置頂明確表態的“不會關閉俄羅斯當地的業務”,亦遭遇頗多質疑。將國內燒錢補貼的戰術向海外延伸,盡管在初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長期并沒有形成根植于當地社會環境、獲得司機群體普遍接納的絕對優勢,一旦補貼縮減,用戶便會重新流向當地更有競爭力的網約車平臺,就俄羅斯而言,本土的網約車巨頭Yandex有著Uber也難以撼動的穩固地位。
顯然,眼下滴滴也意識到,在其護城河仍有待逾越的中國本土市場,最應該抓住的是現有用戶,尤其是具有深度綁定效應的司機群體的心。但如今,已經不是滴滴能夠憑借燒錢玩法迅速崛起、野蠻生長的2012年,十年后的今天,中國出行業務領域可謂“群雄并起”。
在滴滴App下架后,滴滴訂單量持續下滑。根據交通運輸部發布的網約車運營數據,2022年2月滴滴月單量相對于2021年6月下滑32%。高德打車、美團打車等通過聚合模式,分食了滴滴原本就擴張乏力的市場份額;曹操出行、T3出行增長強勁,去年3月至今,曹操專車與T3出行的訂單量增長相當,均實現了翻倍增長。
此前網傳多名滴滴員工及高管入職曹操出行,滴滴有意在適當時機并購曹操出行,對此曹操出行公關負責人明確表示,該傳言為不實消息,無任何與此相關的意向或舉動,并表示會有新的業務發展動作落地。此番回應也挑明了滴滴與曹操的對手身份。
高德同樣來勢洶洶。去年9月,北京出租車巡網融合官方平臺“北京的士”正式上線運營,該平臺由北京出租汽車暨汽車租賃協會和高德打車合作創建,北京的線下出租車站點也提供了廣泛的用戶入口。以高德打車在北京出租車市場的深耕來看,未來高德進入自營網約車領域,或許只是時間問題。
2021年9月,北京利通出行科技有限公司成立,經營范圍包括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為高德軟件有限公司全資控股。該公司登記的火箭出行司機端和乘客端軟件著作權,亦被認為高德是將開展自營網約車業務的信號。若高德再下一城,對滴滴的制約不容小覷。
一直保持著相對獨立性,據傳幾乎未受裁員影響的滴滴自動駕駛部門,也面臨著激烈的競爭格局。作為百度寄予厚望的增長業務,“蘿卜快跑”自動駕駛出行服務目前已落地全國多個城市及特色應用場景。
車企如吉利、小鵬,自動駕駛公司如小馬智行、文遠知行,也在無人駕駛出租車的江湖中玩得風生水起。滴滴的自動駕駛業務則在赴美上市之后進度放緩,而造車的“野望”,更似一場不甘困守于出行業務的博弈。
回到最核心的問題,眼下一舉一動都備受市場矚目的滴滴,等待監管這只靴子落地是最緊要的關注點。
在過去的2021年,中國網約車市場經歷了監管的全鏈條約束。而自美股退市之后,是否有望登陸港股,從港交所相比美股更加嚴格的合規要求來看難度不小,但未來滴滴的努力,對于日后想要沖刺港股IPO的出行企業來說,也有關鍵的示范意義。
但從此前瑞幸退市的案例來看,從一只千億美元估值的獨角獸跌至不足百億美元市值的滴滴,此番退市極有可能面臨美股投資者的集體訴訟,未來二次上市或將因此受到影響。
留給滴滴的時間已然不多了,未來留給投資者的信心,還有多少呢?筑牢護城河堤或者筑牢信心,無論哪一樣,滴滴下一步先要思考的,都應該是一個穩健的長期選項。(財富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