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球大部分股市都在下跌,最大的影響因素被認為是美聯儲的縮表。美聯儲縮表被認為會減少資金供給,從而導致股市缺血,引發熊市。如果美聯儲縮表的影響這么大,我們就不能不仔細分析其對股市的影響。好在美國有關機構對此早就有詳細的研究,我們來看看自1941年以來歷次美聯儲縮表與股市走勢的對比情況。
圖1的紅色部分為“最優清倉時期”,綠色部分是美聯儲負債表真實變化。美聯儲的縮表每次都是先逐漸減少購債,然后再正式減少債務。僅僅是減少購債,但負債并沒有降低的時期,反而有7次牛市。美聯儲負債減少時,有4次熊市。從1941年至1970年的情況來看,美聯儲減少購債時往往還是牛市,而正式縮減債務時出現熊市的概率也只有一半。這樣看來,美聯儲縮表對美國股市并沒有多大影響,并不一定帶來熊市。
當然,這一段時間太過久遠,也許沒有太大借鑒意義。我們再看看1971年至2013年的情況。
1970年以后的情況就更有意思,基本上都是美聯儲縮表過了一段時間,甚至是縮表即將結束或者已經結束的時候,熊市才姍姍來遲。結合兩個圖來看,美聯儲縮表并不一定馬上會帶來熊市,很多時候股市是伴隨縮表上漲的。擴表也不一定馬上帶來牛市,很多時候擴表之初反而是熊市。這也好理解,一定是經濟數據特別好,美聯儲才敢于縮表;經濟數據差,美聯儲才會擴表。這就造成很多時候縮表伴隨牛市,擴表反而伴隨熊市。當然近年來美聯儲擴表放水規模很大,所以經常在經濟不好時制造出“水牛”,有很多時候擴表也伴隨牛市,或者說擴表引導牛市。而美聯儲在縮表的時候,則非常謹慎,經常是雷聲大雨點小,這就造成縮表并不馬上帶來熊市,要達到相當程度才行。華爾街擔心股市崩盤,白宮擔心經濟承壓影響支持率,都會給美聯儲施加壓力,不讓美聯儲加息過快過猛。即便從美聯儲自己的立場出發,也會小心翼翼的縮表,生怕一劑猛藥下去,經濟復蘇夭折。
當然圖1和圖2加起來近80年的數據似乎過于長期,近期大家最關心的是美聯儲在今年3月的加息。貨幣政策對股市的影響大家都知道,很多有經驗的投資者甚至認為“股市不是經濟的晴雨表,而是貨幣政策的晴雨表”。
表1是Clearbridge和高盛集團統計的美聯儲加息周期時美股的漲跌幅,可以看出加息周期中只有1971年和1983年美股是下跌的,其他時候全部上漲,標準普爾500指數上漲概率為84.6%。1983年以來,38年歷次加息,美股無一年下跌,而且漲幅還都不小。當然這些都是長期的行情,而大部分股民更關心短期行情。
從圖3能夠看出,從1994年以來的歷次加息周期中的第一次加息后,六個月只有1994年出現下跌,其他三次不論之后6個月還是12個月,都依然上漲。
由此可見,美聯儲的縮表行動,不論是減少購債還是直接加息,都不能改變美股趨勢。如果美聯儲的縮表連美股都不會崩盤,A股又會有多大危險呢?當然,美聯儲加息的短期沖擊還是會有的,因此在一些關鍵時間節點,比如今年3月的美聯儲議息會議,之前還是要注意控制倉位,另外適當回避高風險資產。
注: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財富中文網立場。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