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環懿實控人兼投資總監高杉猝然離世的一個重要背景是,2021年底私募證券基金的規模上升到超過6萬億,這類有著絕對收益要求和止損線約束的資金在市場中的占比大幅提升,加劇了整個市場的脆弱性。而私募基金沒那么公開的投資者關系,表面上看是風平浪靜,但私下卻背負了更沉的壓力,環懿這次的事件可能就是私募基金投資者壓力下的冰山一角。
****
2月8日是A股進入虎年的第二個交易日,盤面一片凄風苦雨,尤其是賽道股集中的創業板呈現暴跌之勢,與此同時傳出一則知名私募基金經理于近期失蹤的消息。據傳,上海環懿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實控人兼投資總監高杉于2022年1月10日晚間夜跑時失聯,最新消息是遺體已被打撈發現。據澎湃新聞2月9日報道,警方已經確認高杉離世,同時經法醫勘驗,其符合溺水死亡特征,體表未見外來暴力損傷,初步排除刑案可能。
高杉的猝然離世,震驚了整個投資圈,也引發諸多猜測。關于其死因,官方尚無更多消息。
據公開資料,高杉出生于1982年,有16年證券從業經驗,此前曾供職于泰信基金、上投摩根基金、國泰基金等多家公募基金以及凱石投資等多家私募基金,2021年成為上海環懿的實控人。券商中國援引知情人士報道稱,今年1月前,上海環懿管理規模曾接近40億元,近期遭遇了大量贖回。另有知情人士稱,高杉名下有一些未公布業績的產品實際虧損不小。“因為產品虧損問題,之前就有大客戶去產品的托管券商鬧過。”
高杉離世,關于他生前的各種信息也慢慢浮現。引人關注的是,據財聯社,高杉的前領導、泰信基金原總經理高清海9日在朋友圈發文:
“一早醒來,兩個新聞刷屏,一個是谷愛凌精彩奪冠,一個是一個前同事,某私募掌門在上海黃浦江溺水而亡。
一個在奪冠后感言中表示:之所以敢于在決賽關頭選擇高難度創新動作,不為獎牌,也不為戰勝對手,只為呈現完整的自我。我不是魚,無法體會她這種高度仍然享受生活的美妙人生。
另外一個,年僅四十余歲的規模業績曾經雙佳的基金經理,以這樣的方式結束一生。我曾經是魚,我知道在一個以戰勝市場和戰勝同行為目標的人生,有多么的焦慮和不堪。很多年以前,一個陽光激情的年輕人,從山東濟南來找到我。因為他是同一個集團下面的媒體同事,所以盡管他的學歷和專業不怎么對口,我還是建議同事們給他一個面試的機會。他對投資研究的執著和熱情,確實打動了大家。
后來,在一次基金銷售活動中,公司派他作為研究員去支持銷售,他跑來找我抗議浪費時間,我說你去鍛煉一下也好。
沒想到他過了沒多久,他又闖到我的辦公室高興地對我說,謝謝領導讓我去參加活動。我說怎么了,他說在銷售活動上認識了一位漂亮的銀行經理,現在馬上要結婚了!”
高清海感慨道,就是這樣一位曾經意氣風發的年輕人,也可能擁有著一份來不及愛的家庭,也擁有很多曾經欣賞和投資他的朋友,和一眾來不及交代的粉絲。感慨之余,他還反思:現在再遇到那些想從事金融投資的年輕人,會建議并幫助他們對這個行業的殘酷做好充分準備:樹立堅定的個人信仰和健康的生活工作價值觀;熟練掌握現代投資組合管理技術,加入或者組建一個志同道合的團隊。
“曾經數年的靈魂交往,如今也只能在幾十分鐘的文字里面濃縮一下。” 高清海說。
斯人已逝,惟愿安息。
這兩年迅速發展壯大的私募基金進入多事之秋,而高杉的猝然離世可能意味著一個分水嶺。無獨有偶,2月7日,知名私募基金善淵投資向投資人發出告知函,稱其管理的產品“理型1號私募基金”觸及止損線,公司將按照合同進行風險止損操作。另據私募排排網數據,截至目前,市場上合計有432只私募產品凈值低于0.7元,即已低于傳統的私募產品清盤線。
也是在7日,另一家知名私募基金半夏投資創始人李蓓發文稱,今年以來發生了一個奇怪的現象:美國利率明顯上升,中國的利率明顯下行,國內的流動性環境,其實是更優的,但在美股大跌的背景下,北向總體平穩,外資參與度較高的A股資產,上證50和滬深300,表現相對較強;而國內機構參與度較高的創業板和硬科技,大幅下跌。“這應該是證券私募基金規模的大幅擴張的結果。”
她指出,國內的證券私募基金,超過80%的規模是一種奇怪的形式:策略是簡單的股票多頭,不使用對沖手段,不在資產類別上分散;持倉大多在行業和風格上集中,尤其集中于前期表現突出的熱門板塊;但卻有著絕對收益的要求和止損線的約束;雖然波動性和集中度跟公募類似,但因為客戶壓力和止損線的客觀約束,承受波動的能力遠小于公募和散戶。
這就使得,當市場出現波動,尤其私募基金持倉比例較高的前期熱門行業出現較大下跌的時候,私募基金因為高倉位和高集中度,凈值往往快速下跌,往往只能減倉止損,驅動市場的進一步的下跌。有止損線的純多頭基金,其實也是一種杠桿。同時存在類似杠桿的向上和向下的正反饋效用。而在2020年底,私募證券基金的規模僅3萬多億,但到2021年底,私募證券基金的規模已經上升到超過6萬億。這類資金在市場中的占比大幅提升,加劇了整個市場的脆弱性,尤其國內機構持倉占比更高的品類,越發脆弱。近期市場的表現,就是這種脆弱性的表現。
她的這番分析,呈現了高杉離世的重要背景,也意味著這一輪市場調整可能仍未結束。
對于投資機構的抱團行為,某機構資產配置研究負責人付偉表示,私募基金最大的特征就是靈活性,“如果私募基金經理只能跟著其他基金亦步亦趨,最終陷入抱團的態勢而無法自拔,那么私募基金最大的價值也就沒有了”。
他并指出,公募基金經理由于他的公眾屬性,雖然遭遇網暴的概率更高,但公開性也保證了很多信息被嚴格管理了起來,而私募基金更不公開的投資者關系,表面上看是風平浪靜,但私下卻背負了更沉的壓力,環懿這次的事件可能就是私募基金投資者壓力下的冰山一角。從這個角度看,如果私募基金行業能夠在監管的驅動下,有限度地開放信息披露機制,并形成標準化措施,這樣不僅僅是對行業的規范,也是對私募基金管理人的一種保護。
制度的完善固然重要且迫在眉睫,只是投資這條路能走多遠最終還是看基金經理個人。正如一位名為“梧桐”的基金經理9日在自己的公眾號所寫,“投資,它是一個無盡的游戲,整個絕望之谷本身即是最大的確定性,很多時候,投資收益率除了遠見,更多的是一種對于善敗和能忍的補償,這有一點像是《肖申克的救贖》里那長長的黑暗隧道,以及穿越隧道后豁然開朗的曙光,因此,無論當下如何艱難,我們都要先活下來。”(財富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