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_亚洲人成在线高清,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久,国语自产偷拍精品视频偷拍

首頁 500強 活動 榜單 商業 科技 商潮 專題 品牌中心
雜志訂閱

2021年,我們共同參與的21場大討論

財富中文網
2022-01-25

熱點、焦點、槽點,那些曾讓我們受挫、不安或充滿期待的時刻。

文本設置
小號
默認
大號
Plus(0條)

2021年,和世界一道,中國人邁入與新冠大流行搏斗的第二年。疫苗點燃的希望,與病毒偷襲引發的焦慮,交織成了國人這一年情緒的底色。與此同時,我們無比清晰地意識到一種日益強大的不確定感。從越發頻繁的極端天氣,到蘇伊士運河上的一次事故,從大國的地緣政治博弈,到一個城市的防疫措施,都成了可以實實在在影響我們生活的“時代的沙”。政策的變化可以在幾個月內讓一個行業由盛轉衰,技術和資本又可以在一夜之間制造出全新的概念和財富。價值重塑帶來的困惑和焦慮體現在,幾乎在一切議題上,我們都難以凝聚共識。

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就該放棄對重大議題展開公共對話。在過去一年,財富Plus記錄下了發生在中國人身邊的幾乎所有重大商業議題,并邀請分析師、學者、資深從業者就每個議題發表專業意見,試圖從紛亂的雜音中辨析時代的脈搏。從這些充滿洞見、偶爾火光四射的意見中,我們總結出2021年我們共同參與過的21場大討論,希望能帶你迅速回顧這一年中發生的、將對中國商業發展進程產生深遠影響的事件及其意義,為這個時代作注。

1. 中國反壟斷監管會不會傷及互聯網創業精神?

2021年,將被記錄為中國的反壟斷大年。無論是阿里巴巴收到的182億元天價罰單,還是更多反壟法律法規的出臺,都表明中國政府對于資本擴張和互聯網平臺更嚴格的監管態度,也標志著中國互聯網公司野蠻生長的終結。強監管無疑會讓互聯網上的經濟活動更加規范與公平,但硬幣的另一面是,它是否會傷及在中國各經濟部門中最具創新精神、資本也最為活躍的互聯網領域,讓創業者們裹足不前?

2. 對中國公司而言,赴美上市是否依然是個選擇?

2021年年中,滴滴赴美上市數日之內,就遭遇史上最嚴厲的網絡安全監管,旗下25款App全面下架。此后中國發布監管新規,掌握超過100萬用戶個人信息的網絡平臺運營者赴國外上市必須通過網絡安全審查。這讓自新世紀以來已非常通暢的中國公司赴美上市之路幾乎被攔腰截斷。與此同時,美國對中概股的審計要求日趨嚴厲,已迫使不少中概股從美國退市。這對A股與港股或是利好,但池闊水深的美國資本市場對全球創業者吸引力依舊。中國科技公司要如何重新贏得兩國監管者的信任?面對中美金融脫鉤之勢,它們又該如何自救?

3. 2021年幾乎“團滅”的教培業,是否值得同情?

2021年“雙減政策”的推出,敲響了曾經風光無限的教培行業的喪鐘。苦教培久矣的人們拍手稱快,認為切掉了一個社會毒瘤,但對無數教培從業者和投資人來說,則是寒流突降。教培業巨頭股價腰斬,紛紛通過裁員和增設業務條線來勉力營生,不少中小公司直接關門跑路。學生與家長必須重新規劃學習時間,學校和老師們需要承擔起更多職責。一個行業遭遇的政策阻擊,讓從業者面對職業斷崖,也將深刻改變中國的教育生態,但真正的問題在于:它能讓中國的教育更優質、更公平嗎?

4. 該不該讓疫苗廠商賺錢?

新冠疫情持續至今,尤其是奧密克戎變種出現后,疫苗鞏固了它作為首要保護者的角色,相應地,疫苗研發與生產企業也獲取了高額利潤。在一場全球規模的重大公共衛生事件中,對于疫苗與藥物,應當首先強調其商品性還是公益性,再一次成為討論焦點。疫苗價格偏高,會影響低收入國家的推廣接種,進而延宕全球防疫進程,而豁免專利,讓更多廠商加入生產以提高供給,則會打擊制藥公司的創新意愿。如何實現兩全,是這場大流行留給我們的一個重大深遠的議題。

5. 一年蒸發6000億美元后,中概股是否可以抄底了?

2021年,監管重錘下的中概股成為市場棄兒,哀鴻一片。到年底,中國證監會稱,滿足合規要求的VIE架構企業備案后可以赴境外上市。這是否意味著抄底中概股的時機終于來臨?2021年的這輪大跌,除了監管因素,是否也因為,市場在給前幾年中概股暴漲的股價擠水分?長期看,中國內需的基本盤還在,而騰訊阿里等互聯網平臺公司已深度介入中國人的日常經濟活動。這些因素曾長期支撐市場對中概股的信心,但眼下,它們的說服力似乎弱了不少。

6. 自動駕駛的車來了,你敢不敢坐?

2021年11月,國內首個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商業化試點在北京正式啟動,自動駕駛出租車進入普通人生活。盡管駕駛員位置依舊坐著一名安全員,但他并不主動干預任何操作。可以展望,不久之后,完全自動駕駛、連安全員也沒有的車輛將會穿行在城市街頭。不論技術如何推進,自動駕駛汽車需要克服的最大障礙,恐怕是乘客的懼怕心理。在它大規模商用之前,還有一系列商業倫理和法律問題需要解決,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是:如果出現事故,誰來負責?

7. 跨界造車靠譜嗎?

2021年3月,雷軍宣布小米將全資造車。在此之前,華為、百度等公司已深度介入汽車產業。新能源汽車技術的興起,讓科技公司看到了跨界造車的機會;過去五年中,蔚來、小鵬、理想汽車等造車新勢力的崛起,更讓它們看到了希望。但汽車制造的特殊性在于,產業鏈條極長,且供應鏈與人才還牢牢掌握在傳統車廠手中。在這場以科技公司為代表的新興勢力與傳統巨頭們的大戰中,誰能笑到最后?

8. 直播帶貨的風口過了嗎?

在直播“一姐”被課以重罰后,對帶貨主播的查稅正大面積鋪開。就算監管無意消滅這個新興行業,也已無疑重創了它的聲譽與商業模式。直播帶貨到底創造了什么價值的討論再次興起。能否用基本的經濟學原理來看待直播帶貨?在這種商業模式中,誰是受益者,誰是受損者?直播創造的看似巨大的銷售收入,應當如何在廠家、平臺、主播與消費者之間更公平地分配?這些被喧囂吵鬧的直播暫時屏蔽的問題,到了我們認真討論的時刻。

9. 全球供應鏈危機,誰來背鍋?

新冠疫情延續至第二年,全球供應鏈爆發了一場“完美風暴”。有人認為,疫情下短期的市場需求反彈引發的多米諾骨牌效應,直接導致供應鏈系統瘀滯不前。但也有人認為,新冠疫情、去全球化、貨幣寬松政策引發的成本上升、大離職潮、極端天氣增多、地緣政治沖突不斷爆發等綜合因素的疊加影響,才是這場空前危機的深層原因。這場風暴中唯一的受益者是航運公司。全球貨柜輪運價飆漲,某海運公司的員工領到了40個月年終獎。供應鏈危機,只是一個充滿不確定的時代的縮影。即使疫情退去,全球供應鏈的模樣恐怕也很難回到從前。

10. 中國女性到底是不愿生,還是不敢生?

“全面二孩”政策后續乏力,2021年出臺的“三孩政策”能否扭轉中國出生人口數量連續多年下降的狀況,解決人口結構問題?近日有學者建言,通過增發貨幣來建立生育鼓勵基金,似乎多發錢,大家就會多生娃。但事實恐怕不是這么簡單。生育基金、產假、育兒假就足以刺激中國女性的生育意愿了嗎?還需要什么樣的配套支持和激勵措施,才能減輕女性遭受的“生育懲罰”和彌補家庭的養育成本,讓那些其實有生育意愿的女性,真的敢生?

11. 延遲退休,我還能有幸福的晚年嗎?

人口老齡化、生育率低的大背景下,延遲退休已是中國70后、80后無法避免的未來。而現狀是,我國多地社會保險基金已經告急,養老金第一支柱(基本養老保險)和第二支柱(企業年金)都偏薄弱。養老金能否順利到手,已經成為掛在許多國人心頭的懸念。對于大部分在職者來說,未來無可避免地要更多依賴第三支柱,即個人養老金來獲得養老生活的保障,即以賬戶制為基礎、個人自愿參加、國家財政從稅收上給予支持、資金形成市場化投資運營的養老金制度。如何保障晚年的生活品質?除了靠國家靠企業,還得靠自己未雨綢繆。

12. 銀行理財不再保本,基金信仰也開始崩塌,老百姓的錢要怎么投?

這是一個投資大搬家的時代。“房住不炒”讓房地產投資屬性急劇弱化,與此同時,銀行理財產品也不再保本,資金從這些領域轉向資本市場的趨勢已不可逆,公募基金這兩年的大爆發就是明證。不過,基金在2021年大起大落,投資者虧多賺少,對它的熱情開始降溫。老百姓到底要怎么投資才能實現保值增值?研究顯示,配置5-8只不同風格的基金足夠分散下行風險。但問題是,你有空“做功課”嗎?還是打算尋求基金投顧來作為自己的“投資管家”?

13. 房地產稅會導致房價大幅下跌嗎?

2021年10月,人大通過在部分地區開展房地產稅改革試點的決定,預計今年將會正式公布試點地區及征稅細則。綜合各方面因素來看,試點地區可能會選擇深圳、杭州、蘇州、海南等省市。房地產稅目的之一,是通過增加持有多套房屋的成本來平抑房價,短期肯定利空房價。但房價走勢長期仍取決于供需關系。按“長期看人口”的原則,房價的區域分化將會進一步加劇,而非簡單地整體下跌。因此真正的問題是,房地產稅會導致哪些地區房價深度下跌?

14. 從“精神鴉片”到“為國爭光”:游戲行業該不該被鞭撻?

2021年,網絡游戲被批為“精神鴉片”,最嚴厲“防沉迷”新規出臺,游戲版號停發。也在這一年,英雄聯盟中國戰隊在EDG奪冠引發全民熱捧,電競正式入選杭州亞運會。“精神鴉片”與“為國爭光”,就這樣奇妙地同時發生在了游戲業身上。青少年沉迷游戲,是各國都面臨的社會難題。拯救孩子,是否需要消滅一個產業?如何約束游戲廠商開發成癮、“氪金”的游戲產品,又不破壞市場經濟的游戲規則,非常考驗政策制定者的智慧。

15. 互聯網平臺公司是否危及到了我們的個人數據安全?

2021年年中,滴滴被安全審查及全面下架事件,讓數據安全一夜成為中國互聯網監管主題詞之一。隨著大型互聯網平臺公司逐步“接管”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們如何收集、存儲、使用用戶的個人數據,成為各國政府監管的重點。曾被形容為樂于“以隱私換取便利”的中國網民們,也已清楚意識到個人數據的價值及其被濫用的風險。圍繞“誰能使用個人數據并從中獲益”,企業、政府和用戶之間的博弈,將成為下一代互聯網的主題。

16. 元宇宙是個新風口還是大噱頭?

以臉書改名“Meta”為標志,2021年被稱作“元宇宙元年”。不僅多家國內外大公司斥巨資入局,眾多初創公司也因與元宇宙概念相關而獲得資本的倍加青睞。但認為目前技術過于初級、噱頭大于實質的也大有人在。對于元宇宙將把人類帶向何方的哲學思考也開始興起:我們的虛擬分身和現實的自己是什么關系?元宇宙寄托了人類永恒的“烏托邦情結”嗎?當我們滿足于遁入“元宇宙”,我們還有向外征服星辰大海的動力嗎?

17. NFT是“平民致富快車”,還是新一輪“割韭菜”?

NFT作為基于區款鏈技術的一種數字確權憑證,在2021年與“元宇宙”一道,“破圈”成為現象級的熱門概念。在“萬物皆可NFT”的口號聲中,首先借其之勢成為資本追逐對象的是藝術品,不論一首歌還是一個頭像,一經NFT確權,身價都會幾何級暴漲。有觀點認為,NFT技術的去中心、民主化屬性,讓它為默默無聞的內容創作者和平民投資者開辟了致富途經,但反對者認為,這個市場已迅速被大資本和大平臺把持,普通投資者只會淪為韭菜。

18. 瞇瞇眼是不是一種冒犯?

從攝影師陳漫的作品,到三只松鼠的平面廣告,再到熱門國產動畫片《雄獅少年》,“瞇瞇眼”爭議一波接一波,成為2021年最挑逗中國人情緒的文化議題。許多深感被冒犯的國人認為,“瞇瞇眼”反映的是西方對華人的刻板印象。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試圖消除一種刻板印象時,我們有沒有落入另一種——事實上同樣來自西方——的刻板印象,即雙眼皮大眼睛才是美?在重新爭奪對美的話語權的時候,我們是否要更多元、更寬容、避免自我制造敵人?

19. 互聯網大廠,還是年輕人就業的好選擇嗎?

互聯網大廠一度是中國年輕人的理想職業選擇,但它們的形象在2021年遭遇了多次挑戰。先是“996”工作制引起熱議,之后有阿里女員工遭性侵案,年底各廠又掀起一輪裁員熱潮。這都讓年輕人意識到,現實中的大廠與他們理想的職業環境存在距離。高薪就值得我們割舍大量私人時間嗎?放棄大廠,其他工作真的能更好嗎?被裁員傷過的年輕人,是否會回歸“編制崇拜”?內卷環境下,每個職業選擇的背后,都暗藏著多重利弊權衡。

20. “環保外交”,能拯救中美關系嗎?

COP 26取得的最大的意外之喜,是中美作為全球第一和第二大碳排放國,在會上簽署《中美格拉斯哥聯合宣言》,宣布將在未來10年共同減少甲烷排放、保護森林和逐步淘汰煤炭。中美能超越在經貿、安全、政治領域的緊張沖突,在氣候領域攜手,讓外界看到了兩國局勢緩和的跡象,也因此有了繼“熊貓外交”、“乒乓外交”之后,兩國將展開“環保外交”之說。環境是否會取代經貿,成為中美關系新的“壓艙石”?我們只能說,在環境議題上,這兩個大國的一舉一動影響的不是兩國關系,而是全人類的命運。

21. COP26后,地球離毀滅遠了一點嗎?

2021年11月在格拉斯哥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6次締約方大會,被視作地球環境在不可逆轉地崩塌之前,人類挽救自己的最后一次機會。主辦方和科學家們反復告訴我們,氣候變化的深遠影響遠比新冠疫情更糟糕。然而,這次大會最多只能算取得了象征性的勝利——各國對1.5℃控溫目標首次達成了共識,但以目前各國減排情況看,要實現這一目標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如果控溫在2℃呢?地球還能居住,但環境要險惡得多,全球面臨缺水危機的人口將增加一倍。如果按照現在的排放速度,到世紀末時地球將升溫2.7℃,我們的后代將生活在“災難大片”中。恐懼正代替雄心,成為迫使人類做出行動的最大動力。

這些話題,是否也曾牽動你的心?你是否也想加入討論?歡迎來到財富Plus,發表你的感受和洞見。(財富中文網)

財富中文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富媒體知識產權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0條Plus
精彩評論
評論

撰寫或查看更多評論

請打開財富Plus APP

前往打開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滨县| 年辖:市辖区| 醴陵市| 永嘉县| 子洲县| 山阴县| 兴城市| 娄底市| 义乌市| 屯昌县| 东辽县| 永吉县| 海原县| 中阳县| 湖南省| 湘潭市| 威海市| 千阳县| 武隆县| 灌阳县| 内丘县| 巩留县| 农安县| 嵊泗县| 阳泉市| 台南县| 区。| 醴陵市| 饶阳县| 英超| 惠来县| 塔城市| 当雄县| 铅山县| 绥滨县| 桦甸市| 左贡县| 娱乐| 呼和浩特市| 阆中市| 贺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