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終于等來了在資本市場的最終安排。
今日上午,滴滴宣布:“經認真研究,公司即日起啟動在紐交所退市的工作,并啟動在香港上市的準備工作。”
這是一個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解決方案。6月30日,滴滴正式在紐交所掛牌上市,但在4天后就遭遇了中國互聯網歷史上罕見的處罰:7月4日,滴滴出行APP由于存在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問題被各大應用商店下架,同時滴滴旗下相關聯的25款APP也都被下架,新用戶將無法繼續注冊使用滴滴出行及其相關業務。
處罰導致的直接結果是,滴滴難以再有增量用戶和司機。并且壞消息蔓延的市場,難免讓司機出現恐慌情緒,一旦出現司機集體擠兌,后果難以預料。
但在處罰之后,滴滴其實保持著相對平穩的運營。不過產品何時上架一直懸而未決。這讓滴滴這樣一家應該持續保持增長勢頭的公司難以繼續前進。
有相關人士表示,可以想象,滴滴在完成私有化并重新上市后,能夠在“新能源”、“無人駕駛”、“智能出行”等多個領域繼續擴大業務版圖。
問題依舊擺在滴滴面前。目前滴滴市值約為376億美元,約合2400億元人民幣上下,一般來說私有化需要有溢價才能完成。滴滴需要的天價私有化資金如何獲得?以及,私有化將是一個復雜且漫長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再次給了競爭對手們時間窗口。
命運總是在不經意間完成交錯。昨日晚間,有“東南亞滴滴”之稱的Grab通過SPAC(特殊目的收購公司)方式在納斯達克上市,目前市值約345億美元。
其實上,有消息稱,滴滴出行從2015年開始投資Grab,到2017年Grab一筆總計25億美元的E輪融資中投資方也有滴滴身影。當時的消息稱,Grab獲得了滴滴、軟銀等投資者的投資,其中,滴滴和軟銀最近共同向 Grab投資了20億美元。這被認為是滴滴國際化的一步。
滴滴雖然在資本運作上有國際化舉動,比如在2015年滴滴戰略投資美國網約車公司Lyft一億美元等等,但滴滴的主要運營市場就在國內。
Grab總部位于新加坡,創辦于馬來西亞,現在是東南亞地區最具價值的科技公司。或許正是因為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市場過于狹小,Grab一出生就被定義為一家國際公司,創始人陳炳耀(Anthony Tan)在上市時表示,“Grab是從一個國家起步的打車app成長為跨八個國家的超級app,在吃、出行、支付等領域服務于超過400個城市的消費者。”
陳炳耀生于1982年,比滴滴創始人程維大1歲,兩人都經歷過在本土市場殘酷的競爭,這種競爭有與傳統出租公司的競爭也有與外來者諸如Uber等國際巨頭的對抗,直到昨日晚間,戲劇化的一幕難免讓人唏噓。
2015年我曾經采訪程維,他說:“我們依然在一個復雜的局面里,有很大的機會,也有很多挑戰。我們應該始終具備一個高速發展的創業公司心態。”這句話放在6年后的今天依然適用。(財富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