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投行業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也逐漸陷入了一個怪圈。
那就是受限于存續期的原因,大多數投資機構無法在被投企業上市后長期持有股份。從而導致基金無法持續支持企業發展,更無法享受企業在上市后創造的更大價值,無法為投資者創造更大的回報。
甚至有越來越多的高成長性科技公司選擇長時間保持私有狀態,這也讓不少基金不得不在存續期結束前出讓股份。
舉例而言,在風險投資領域,投資機構募集的一只基金通常是有固定存續期,比如說10年。作為基金管理者的GP(普通合伙人)要在一個有限時間內完成募、投、管、退等一系列動作,為LP(有限合伙人、出資人)取得回報。
如果A機構投資了一家初創公司B,10年后B公司上市,A機構則會在公開市場售出B公司的股票。雖然這種做法為A機構的LP賺取了豐厚的回報,但也損失了未來B公司股票在公開市場成長,繼續獲得高額回報的可能性。
簡單來說,紅杉認為按照傳統的風險投資模式,會過早將一些優質初創公司的股票出售。
紅杉美國合伙人Roelof Botha在公開信中說,作為投資科技創新的行業,風險投資自身卻鮮有創新。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風險投資機構都嚴格遵守為期10年的基金存續期,“當芯片越變越小,軟件都已‘上云’的年代,風投行業卻還在用軟盤一樣古老的模式運行”。
Roelof Botha 解釋道:“我們認為風險投資模式已經過時了,在IPO之前,創始人會詢問我們是否要離開董事會,然后才開始配發股票。為什么默認的流程會是這樣呢?還有很多有價值的創新會在IPO后發生。”
的確有很多創新會發生在IPO之后。比如移動支付公司 Square 2015 年上市時市值不到30億美元,現在超過了1000億美元;美團上市后市值約4000億港幣,現在美團的市值約1.66萬億港幣,是上市時的4倍。
這讓紅杉看到了更大的機會。
就在上周,紅杉資本發表了一封公開信,宣布將在美國和歐洲市場設立一只名為Sequoia Fund(紅杉基金)的單一、永久基金,改變傳統基金的組織模式,不再為其設立存續期。該基金將成為全球第一只真正意義上募、投、管、退跨度從種子期初創企業到公開市場上市公司的全鏈條交叉基金。
不同于封閉式的傳統風投基金,紅杉基金將是一只流動投資組合的開放基金,由紅杉精選的常青公司的公開市場頭寸組成,紅杉基金將相應地分配資金到一系列封閉式子基金(Sub-Fund)中,這些子基金將在一級市場上對初創企業從成立到上市的每個階段進行風險投資。
紅杉的LP將把資金投入紅杉基金中,每年都保有回購權和向子基金分配資金的權利。子基金的收益將持續循環回流到紅杉基金中,所有的投資將不再有“到期日”,紅杉基金和旗下的子基金互為補充。
目前,紅杉在美國和歐洲市場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總值高達450億美元(成本約在20億美元),而且絕大多數將被納入紅杉基金中,其中包括Airbnb等明星企業的股票。
紅杉在公開信中稱,這種新結構徹底消除了基金與企業合作中所有人為設定的時限,“這使得我們能夠幫助他們在幾十年的時間里充分發掘和實現企業的價值潛力。”
簡單來說,紅杉可以在企業IPO后很長時間內持有公開股票,并為LP尋求最佳的長期回報,這些LP中的大多數都是非營利組織和捐贈基金。
這種做法需要有一個重要的前提:LP們需要極度相信紅杉的眼光。常青基金最大的特點在于沒有固定存續期,極大減少了GP的募資壓力,也沒有退出期限的壓力,可以更好地專注于投資本身,而且最重要的是,消除了投資人與企業合作時間的人為時限,給創業者和企業家帶來一個長期穩定的合作伙伴。
實際上,紅杉打破傳統的新動作不僅沒有讓LP們感到擔憂,反而取得了廣泛支持。有消息稱,紅杉美國早在一年前就開始與部分LP討論這一概念,并得到了他們的信任和肯定。LP們認為這樣省去了他們需要成立公開市場團隊來解決派股后股票出售的麻煩,而且更重要的是,在過去近50年里,他們與紅杉建立了高度信任,因為“紅杉從沒有讓我們失望過”。
目前,一級市場比較知名的常青基金有Sutter Hill Ventures和General Atlantic,其背后均是有特殊的長期LP支持。如今紅杉用一種更加大膽和創新的方式加入其中,規模更是史無前例,將常青模式升級到2.0時代?,F在,紅杉基金在美國和歐洲市場率先運營,日后紅杉中國及印度、東南亞市場是否跟進,是否推出類似的基金架構創新,整個私募股權行業都將拭目以待。
毫無疑問,紅杉正在試圖推進一場投資機構領域的“無限游戲”,其他投資機會會加入到無限游戲的競爭中來嗎?(財富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