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的前一天,北京環球度假區在連綿的秋雨中正式開園。這是自2016年迪士尼樂園在上海開業之后,中國大陸地區開業的第二家具有國際色彩的游樂園。而前者當年也是在雨中過完了正式開園的第一天。
位于北京通州區張家灣鎮的環球度假區與上海迪士尼樂園的相似之處不僅于此,他們還都經歷了漫長的籌備和建造過程,才最終從圖紙成為地面上的現實存在:2001年10月,北京市政府與環球度假區簽訂意向書并啟動籌備工作,直到2021年9月1日,才開始試運行,并在20天后正式運營。
20年中,因為推進速度緩慢,時不時傳出北京環球度假區項目取消的消息。官方從未正面回應過這些傳聞,但不能否認,這些消息背后,有中國其他的新興準一線城市與北京爭奪重大建設項目的影子。2012年,北京市委和市政府確定將通州區規劃為“城市副中心”之后,特別是2015年“城市副中心”建設實質性提速之后,環球度假區落子北京通州才變得毋庸置疑。
“城市副中心” 被視為調整北京空間格局、治理大城市病的一項積極規劃,在這一規劃中,通州區管轄的155平方公里面積在隨后的幾年中成為一個巨大的工地,開展從地下到地上,從外表到內核的工程建設,以令原本在北京所有行政轄區中并不起眼的通州實現蛻變。環球度假區是這些工程建設中最顯眼的項目之一。
為了方便或者說為了吸引游客,北京修建了一條從北京西站出發,以環球度假區為終點的直達地鐵線,并將一條運行有年的舊地鐵線的終點站延展到環球度假區。這兩條線路最終會合的地鐵環球度假區站,修得氣勢恢宏,無論外觀還是內部,更像是一座大型城市才能擁有的高鐵車站。
無論北京市還是通州區,都對環球度假區將帶來的紅利充滿美好預期。官員和投資方預計開業后,每年將有1000萬到1200萬人次游客到訪,“這無疑將直接拉動北京和通州本地近千億元的文旅消費市場”。
通州本地文旅部門測算,北京環球度假區開園后預計營業額將超過100億元,未來將形成涵蓋70多個門類、帶動城市副中心上下百余行業受益、功能完備的文旅全產業鏈條。
官員們還希望開業后的環球度假區能承擔更多的職能,有一長串頭銜的北京城市副中心黨工委常務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通州區委書記、區長趙磊相信 “環球度假區將成為中國主題娛樂乃至整個大文旅產業發展的新引擎”。
他說通州區將以環球主題公園開園為契機,借助環球主題公園的國際品牌影響力,有效承接外溢效應,積極挖掘區域文旅產業內需潛力,探索在主題娛樂產業中融入更多中國文化特色。
將更多中國文化特色融入主題娛樂產業中的探索,從上海迪士尼樂園的建設中就已經開始了。迪士尼方面說能在上海建造游樂園是一種榮幸,并且宣布或者說是承諾,他們不是“在中國”修建迪士尼樂園,而是修建了“中國的”迪士尼樂園。
開園第一年,這座耗資55億美元的游樂園接待了超過1100萬人次游客,在全球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迪士尼樂園游客人數出現下滑勢頭時,這個數字使得上海迪士尼樂園看起來像是“中流砥柱”。
隨后的幾年中,上海迪士尼樂園仍舊是迪士尼公司吃得最飽的收銀機之一,特別是在新冠病毒疫情出現之后,在全球范圍內中國經濟最快得以復蘇,并實現正增長,經歷過短暫閉園之后重新開放的上海迪士尼樂園,很快又變得與以往一樣熱鬧,熱門游樂項目前的排隊長龍再次出現,人們口有怨言,卻仍待在隊伍中不肯離開。
在試運行期間,北京環球度假區就已經出現了排隊的壯闊景觀,為了限制人流密度,在游樂區外的城市大道入口處,就已經設置了需要一名成年男子花費近20分鐘時間才能走完的迂回曲折的限流帶。但這仍舊不能阻擋游客,他們在世界上最快樂的地方或最快樂的地方之一,加入移動緩慢令人煩躁的隊列中。
這凸顯了中國文旅行業當前既令人高興又令人惋惜的現狀,需求帶來廣闊市場,而市場主體尚無法滿足需求。
除了國際主題樂園希望在中國境內大展身手,中國本土的資本也躍躍欲試。曾經雄心勃勃開展主題公園建設的萬達集團,首先在江西省會南昌修建了其第一座“萬達城”,隨后將這個據稱“功能齊全的休閑娛樂設施”在全國復制,王健林接受國家電視臺采訪時說“現在已經不是看米老鼠、唐老鴨并為之瘋狂的年代了”,人們對他的這種說法嗤之以鼻,并不認為萬達城可以成為迪士尼樂園的真正對手,盡管王健林認為“一虎難敵群狼——上海只有一個迪士尼,而萬達將在全國建15-20家萬達城”。
為了度過債務危機,萬達集團早已經出售其幾乎所有文旅產業,“萬達城”因易主而改名為“融創城”,作為中國本土主題游樂園的代表繼續經營,而迪士尼樂園也不再孤軍奮戰,除了北京環球度假區之外,樂高樂園也將在上海開工興建。
我們顯然無法把對這些國際主題公園的熱情的趨之若鶩粗暴地看做是對西方文化的追捧。東方與西方在地理上的差異客觀存在,但在文化領域,是否真正存在涇渭分明的東西差異則是可以討論的。無論何種文化,在獵奇的視角之外,必然存在一種共通的普遍適用的情感獲得價值。人類在文化活動中獲得情感的滿足,并不天然具有意識形態和政治屬性。
從上海迪士尼樂園到北京環球度假區,都依托于足夠強大和有魅力的文化IP,吸引人們的不只是那些建筑和游樂設施,而是附著在這些實體上的文化意涵。人們在體驗這些文化意涵時,并不會首先區分其是東方的還是西方的,中國的還是美國的。
在游樂園設計中融入中國文化特色,當然是為了向中國示好,但更多地是向游客——全世界的游客示好。或者說,他們提供的是一個具有更多包容性和概括性的文旅產品,在這個邏輯之下,不同的參與者,都能從中找到最能滿足自己的上限與底線。其中最有價值的一點是,這些上限與下線,是經過精心設計并形成邏輯自洽的整體,而非簡單堆砌支離破碎的雜糅。
這是迪士尼與環球度假區在中國獲得成功的核心秘密,也是他們與數量數倍甚至數十倍于己的中國本土主題公園競爭的終極武器。(財富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