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0年前,《財富》雜志一位名叫菲利普·馬特拉的年輕研究員應邀參與報道1980年12月1日刊的封面故事,標題為“大公司有多么無法無天?”
他隨即開始翻閱各個政府監管機構的記錄,試圖編撰一份關于各機構對《財富》美國500強企業所采取行動的檔案。

在此期間,馬特拉萌生了一個想法:為什么不自己動手創建一個中央信息源呢?
現年67歲的馬特拉在2015年開始著手實現這個夢想。那一年,作為非營利性無黨派監督機構Good Jobs First的研究主管,他創建了一個在線數據庫。
如今,這個免費開放、可以搜索的“違規追蹤器”能夠提供從2000年至今的、在美國運營的企業和非營利性組織所受到的經濟處罰記錄,例如罰款及和解金。這些數據來自300多個消息源,其中包括聯邦、州監管機構,以及州檢察長。
為了對違規追蹤系統中包含的記錄進行可視化分析,我們首先篩選了所有500萬美元及以上的條目;然后,我們根據違規類型和違規公司所屬的行業對每個案例進行了分類。
有一點需要格外注意: 根據Good Jobs First的計算方法,在企業發生合并的情況下,合并前累積的罰金會轉移到收購方身上。
觀察結果顯示,英國石油公司在2015年為2010年深水地平線鉆井平臺漏油事件支付的208億美元和解金,是該追蹤器中金額最大的單筆條目。但迄今為止被處罰最多的,當屬金融業。
下面,我們將用兩組圖來展示來自跟蹤器的數據。
第一組圖根據行業分組及對應的罰款數目的大小,將每個企業的違規情況以氣泡的形式展現出來。其中普渡制藥在去年與司法部達成了83億美元的和解協議,該協議涉及其在醫療保健行業內對于阿片類藥物的銷售和營銷。

第二組圖表則按照行業分組,顯示了過去20年中的監管處罰金額。其中金融業因違規行為所受到的處罰之多使其再次“脫穎而出”,尤其是在2007-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該行業受到處罰的次數急劇上升。并且,幾年后金融業又一次出現了處罰潮。
“我們想去實現的是讓所有關于企業社會責任的討論有更多的現實依據,”馬特拉說道,“我們所能看到的很多數據都來自于企業自己提供的報告,而這些報告往往是報喜不報憂的。”

馬特拉坦言,違規追蹤器向各大企業發起的挑戰很簡單:“你可能會說你做得有多么好,但請睜大眼睛看看,你的實際記錄究竟如何呢?”(財富中文網)
譯者:任文科、張李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