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小米創始人雷軍終于公布了其造車計劃:公司董事會已批準智能電動汽車業務立項,將為此成立一家全資子公司,雷軍將兼任該業務首席執行官。小米計劃首期投入100億元人民幣,未來10年投資100億美元。
此前每當各路媒體爆料出有關小米造車的傳聞時,小米官方均予以否認。但小米正式宣布造車計劃時,幾乎沒有人對這一消息感到意外。
之前,雷軍對于造車一事只是資本嘗試,比如他投資了蔚來汽車,以及小米投資了小鵬汽車。兩家公司如今已經成為“新勢力汽車”的代表。
這也讓雷軍決定親自下場顯得理所當然。他給小米造車設定了一個10年的計劃。雷軍表示75天內,小米進行了85場業內拜訪溝通,與200多位汽車行業資深人士深度交流,舉辦了4次管理層內部討論會,以及兩次正式的董事會。
可以預見的是,在造車這件事上,雷軍可以調動足夠多的資源。小米擁有的1080億人民幣現金儲備可以讓他不至于考慮太多引入外部資本問題。并且從雷軍將小米從0打造成為一家《財富》世界500強公司的成就來看,小米造車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顯然,擺在雷軍面前的挑戰幾乎與夢想一樣大。
首先,雷軍需要面對一個復雜的造車局面。在如今的造車局勢中,他曾經投資過的蔚來和小鵬汽車都將成為小米的競爭對手,而且這兩家公司都有先發優勢。
更重要的是,越來越多的傳統車企正在向新能源和智能汽車轉向。
大眾汽車目前計劃在2025年電動車銷量突破100萬輛,2029年之前推出70多款電動車型。今年大眾汽車發布了新款電動車ID.4,并計劃推出經典T系列面包車(Microbus)的電動版本。爭取最遲到2025年成為全球電動汽車市場的領導者。單在中國市場,其目標銷量就超過200萬輛純電動汽車。
從某種角度來看,特斯拉已經成為電動汽車領域的蘋果。并且,特斯拉的價格在不斷降低。馬斯克在2006年的一篇博客中列出的特斯拉總體計劃前景:“先進入消費者愿意支付溢價的高端市場,然后以每種后續車型,盡可能迅速地打入銷量更大、價格更低的市場。”這個路徑讓特斯拉取得成功,它從一輛由蓮花跑車改造的Roadster開始,逐步為用戶提供了Model S、Model X等車型,而接下來Model 3、Model Y等車型將成為特斯拉真正賺錢的產品。
然而,復制這種成功路徑對于小米來說,似乎并不可行,因為它需要的時間成本過長。
有人預計,如果一切順利,小米最快也要在兩到三年后推出第一款車型,但這兩三年的窗口期,恰好是各種新能源汽車的高速發展期。
雷軍一直用“順勢而為”來描述小米對機遇的把握,如今看來,他計劃再次抓住電動汽車的趨勢,這一次雷軍會成功嗎?
如果說雷軍從來不畏懼任何競爭對手,那么“時間”這個最基本的問題將成為雷軍最大的挑戰。(財富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