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文化有多強大?最近,微軟的員工們也開始有體會了。
近期,有報道稱,阿里和華為這兩家公司的其員工跳槽到微軟后,把加班文化也順便帶了過來。微軟蘇州某團隊表示,來自阿里和華為的員工經常“比賽加班”,并“半夜在工作群互發消息”。這一波突如其來的“加班文化”惹惱了微軟員工。他們認為,這是破壞規則,惡性競爭的表現。
為了抵制該風氣,微軟員工加班加點開發出了Hackathon項目,該項目可以檢測到部門內部人員晚上的加班情況,并可給出警告。
不過如今事件有了反轉,據微軟方面的當事人稱,事件實為開發團隊測試環節在 “閑聊群”中互動娛樂行為;Hackathon不是真實項目,沒有上線計劃;公司內部也不存在 “抵制其他公司來的同事”現象。
兩種文化的對立
此次事件雖是一場烏龍,但所暴露出來的矛盾確實真實存在的——以“996”工作制為代表的加班文化與推崇“工作與生活平衡”文化的對立。
這兩種文化的存在和對立,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企業處于何種發展階段。
比如,幾十年來,硅谷的技術精英為加班而自豪,但現在進入成熟期的科技巨頭的員工們不再為加班文化買賬。前谷歌大中華區總裁李開復在著作《AI未來》(A.I. Superpowers)中將中國科技公司的高管比作角斗場里的角斗士,他寫道:“與中國初創公司里的景象相比,(硅谷的)公司顯得昏昏沉沉,工程師看起來也很懶惰。”
此外,宏觀經濟增速的放緩也也讓更多人開始質疑加班文化,加劇了兩種文化的對立。
李開復寫道,中國早期的科技界企業家的驅動力,部分源于成為脫離極度貧困的一代人的敏銳意識。在20世紀70年代末市場改革推動中國經濟崛起之前,這種貧困一直困擾著中國。隨后幾十年的大部分時間里,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率都超過了10%。不過2017年,按照決策者的話來說,經濟進入了中速增長的“新常態”,國內生產總值的年均增長率如今維持在7.6%左右。
《財富》編輯Eamon Barrett在去年發表的題為《996曾經推動中國科技進步,如今終于引發眾怒》一文中引用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教授陳力的觀點:“如今996的反對呼聲高漲,是因為過去十年飛速增長的中國互聯網行業如今感受到了經濟增速放緩的壓力。”
對加班文化的討論從未停止,該現象也一直存在。如今人們在找工作時,選擇的不僅僅是一個行業或是一家公司而已,更重要的是,在做出決定的那一刻,也選擇了一種生活方式。(財富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