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幾天前,《財富》(中文版)的一名員工認為,他受到了來自抖音的傷害。(為了保護當事人隱私,我們隱去姓名,用Andy代替)
事件大概是這樣,6月30日晚間,Andy看到一條在抖音上關于自己的視頻,發布者用惡毒的語言攻擊了Andy和他的家人。
雖然抖音在事后刪除了這條視頻,但刪除前,該視頻在抖音獲得23萬條點贊,以及5萬條評論。Andy預計,這條視頻的播放量可能達到千萬級別。(具體事件見鏈接《對普通人造成傷害之后,技術是否還可以“中立”?》)
Andy的案例引發一個值得探討的機制問題:如果在平臺將相關侵害用戶權利的內容下架前,已經對當事人及家人造成了傷害,是否該向平臺問責?
此問題引起了廣泛關注,這是一篇來自和昶律師事務所王亮亮的解讀。
先講一個非虛構案例:某天下班回家后,你和往常一樣打開抖音,看著別人的美好生活消遣時間,習慣性地屏幕往上一劃,發現視頻是你的作品,問題是你從未授權別人發布,顯然你被侵權了。
在抖音上更常見的侵權是影視、音樂作品侵權,但也存在個人作品被盜用甚至二次加工、低俗處理的情形,遇到侵權該怎么辦?你馬上聯系抖音,抖音核對事實后,大概率會刪掉這個爭議視頻。
那么,你可能會問:除了向發布侵權視頻的用戶事后追責,抖音要承擔責任嗎?答案一般是否定的,因為抖音這艘大船可能躲在“避風港”。
一、“避風港”中的“紅旗”
“避風港”原則發源于美國,在1996年《通訊端正法》中初見雛形,成形于1998年《數字千年版權法案》,包括“通知-刪除”規則與“紅旗”規則。
“通知-刪除”規則是指,當事人發現侵權行為,通知平臺,平臺及時刪除,就不關平臺的事。“紅旗”規則是指,如果平臺“裝瞎”,對于像“紅旗”一樣醒目明顯的侵權行為視而不見,不及時采取措施,即使當事人沒有通知平臺,也推定平臺知道侵權行為的存在,應及時刪除侵權內容,否則就要共同承擔責任。
也就是說,如果在“避風港”里看見“紅旗”,就不能躲在“避風港”里,而是要主動出擊,消滅侵權。“避風港”原則是利益平衡的產物,既保護了權利人的利益,又免除了在滿足一定條件下網絡服務提供者的主動審查義務。
2006年,國務院頒布了《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在知識產權領域吸納了“避風港”原則。2009年,《侵權責任法》通過,將“避風港”原則擴展到了更廣闊的侵權范圍內,表現為三種情形:一是網絡服務提供者,直接利用網絡侵權,理應承擔侵權責任;二是“通知-刪除”規則,即網絡服務提供者接到侵權通知后,應及時刪除侵權內容,否則應該對通知后、刪除前的損害承擔連帶責任;三是“紅旗”規則,網絡服務提供者知道侵權行為存在,就應及時采取必要措施,否則承擔侵權責任。
再回頭看抖音,它的免責邏輯是避風港原則下屬“通知-刪除”規則的體現,面對海量的用戶上傳視頻,抖音沒有事前審查義務,因為主動篩查內容,加重了企業負擔,在技術上也難以實現,對用戶自由與個人信息也可能帶來侵害。抖音對通知后的侵權事實,采取及時刪除等必要措施,消除侵權即可,不承擔其他責任。
但是,適用“通知-刪除”規則免責的前提是,抖音對于短視頻的侵權必須處于毫無察覺的狀態,如果抖音明知或存在應當知道的事實,則不能適用“通知-刪除”規則免責,而應該依據“紅旗”規則承擔侵權責任。
二、抖音能否看到“紅旗”?
“紅旗”規則應從主觀、客觀兩個方面考察:在主觀方面,要看抖音是否明確知道或有證據推定其知道侵權事實;在客觀方面,看侵權行為是否像紅旗一樣明顯時,只需要借助“常人常識”,即一個具有辨別能力的成年人,在看到某個視頻時,是否能夠依據常識判斷侵權行為的存在。
如果說上面的標準過于抽象,《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第22條則提供了更為具體的判斷規則,平臺(抖音)同時滿足以下4個條件,才能適用“通知-刪除”規則免責:一是,明確標示平臺屬性,公開網絡服務提供者的名稱、聯系人、網絡地址;二是,不改變用戶提供的作品、表演、錄音錄像制品;三是,不知道也沒有合理的理由應當知道用戶提供的作品、表演、錄音錄像制品侵權;四是,未從用戶提供作品、表演、錄音錄像制品中直接獲得經濟利益。
如果不滿足前兩個條件,可以直接認定平臺構成侵權,幾乎沒有爭議。爭議主要集中在后兩個條件,即平臺是否知道侵權事實,是否從侵權中直接獲利。
1、抖音是否知道侵權事實?
一般而言,短視頻平臺會對用戶上傳的視頻進行內容識別及算法推薦。一方面,平臺會對上傳視頻的內容、質量進行審核和判斷,并對其進行精準分類,實現“標簽化”。另一方面,平臺根據用戶的個人信息、瀏覽記錄等對用戶畫像,并將標簽化的視頻“推薦”給可能喜歡這個視頻的用戶,這樣平臺可以獲得更高的點擊量和用戶數量,也使得用戶更加容易沉浸其中。
抖音同樣采用類似的個性化推薦機制,存在“推薦”就必然存在內容識別,否則個性化推薦就不成立。雖然我們不知道,抖音采用什么原理和技術進行內容識別,以及在何種程度上能夠辨別視頻內容。但是,它的存在本身就加大了抖音知道視頻侵權可能性的概率。
我們使用抖音時對其視頻推薦精確性的感嘆,也能直接感受到抖音“算法技術”的強大。既然正向推薦時,抖音具有強大的內容識別能力,那么反向侵權時,抖音無疑也應承擔更大的義務。不能只在面對商業利益時嗅覺敏銳,在反侵權時裝聾作啞。
2、抖音是否從侵權行為中直接獲利?
互聯網社會是一個信息豐富甚至泛濫的社會,信息不是稀缺資源,相對于過剩的信息,只有一種資源是稀缺的,就是人們的注意力。
抖音深得“注意力經濟”的妙處,通過算法推薦投喂用戶需求,進而獲取流量紅利和經濟利益,抖音能夠輕松涉足電商領域,依靠的就是其巨大的流量。
與其問抖音是否從侵權視頻中直接獲取經濟利益?還不如問抖音是否通過侵權視頻獲取流量?
一個具體的例子是,如果抖音在侵權視頻頁提供了其電商鏈接,是否可以說,抖音在侵權行為中獲利?抖音產品的邏輯不是向用戶收費,一般用戶繳納的只是自己的“時間”并提供“流量”,如果只通過抖音是否從侵權中直接獲得金錢,判斷其是否獲利,而不考慮流量隱藏的價值,似乎沒有抓住抖音經濟的精髓。當然,對這些問題的回答,仁者見仁。
三、技術中立之上的價值選擇
“避風港”原則是“技術中立”這一母題的體現,但是在互聯網時代早期誕生的技術中立原則,隨著互聯網的迅猛發展遭遇越來越多的質疑。
在快播王欣案中,“技術本身不可恥”的辯解并未得到法院認可;扎克伯格的“臉書”對技術中立的堅持,最終也在“刪除Facebook”運動與廣告商集體撤離的打擊下,敗下陣來。
2016年,今日頭條的創始人張一鳴,曾高調宣稱今日頭條不是媒體,不輸出價值觀,不教育用戶。兩年后,今日頭條因色情內容等被約談,張一鳴最終低頭道歉,認為產品走錯了路,沒有貫徹好輿論導向。
現代信息社會,技術已經超越了滿足物質資料生產的初級階段,與人類的生活方式密切相關。不管承認與否,技術載體之上的產品,引導著人們的價值選擇,商業邏輯之下,用來營利的技術,也就不能全然以“技術中立”的旗號應付一切批判,利用技術做生意必然存在價值選擇。
“殺人的不是槍,而是人”,這句話放在在技術時代,就是狡辯。因為人只能操縱有形的槍支,但無法掌控無形的技術,大多數人是被技術所塑造、“挾持”。
當人用槍去殺人時,個人應當為其所操縱的行為承擔責任;當人利用技術作惡時,掌控技術的平臺就不能置身事外,而應承擔阻止或切斷惡的發生的責任。
否則,還按照個人對個人的方式維權,就會陷入一場龐大而低效的維權運動中。針對信息傳播方式的改變,社會、法律、企業、個人的應變是不可避免的。
還值得特別強調的是,作為鏈接成萬上億用戶的平臺,必須承擔其社會責任。某種程度上,平臺讓用戶看到什么,用戶就以為世界是什么的“信息繭房”已然織就,技術必須承擔人們“向上看”的責任,也必須傳遞真、善、美的價值觀,這不僅是“抖音”們的責任,也是時代的使命。
如果技術只向“錢”看,而不低頭擔負社會的責任,那么,下一個“快播”會是誰呢?(財富中文網)
本文作者王亮亮供職于北京和昶律師事務所